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组别 高一物理组 审阅(备课组长) 审阅(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教版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第4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高考和小高考要求:Ⅱ级要求。对所列知识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的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3.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求解太阳、地球的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明标自学”:新课导入“请你把你们的望远镜指向黄经3260处宝瓶座内的黄道上的一点,你就将在此点约10的区域内发现一个圆而明亮的新行星。。。。。。”你知道这段话的背景吗? (2)自学内容怎么用地球表面的物体求地球的质量?怎么用环绕法求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科学家是怎么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合作释疑”:实验室里“称量”地球的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1)称量条件: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2)称量原理:地面上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Mm/R2 称量结果:地球的质量M=gR2/G 2、“称”太阳的质量(1) 称量前提条件:有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2)基本思路: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我们可以利用或测量的数据是某个行星的轨道半径r(如地球)和周期T。根据Fn=F万,得到“点拨拓展”:计算天体的质量环绕型天体实际运动是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而我们通常情况可以把它的运动近似处理为圆形轨道,即认为天体在做圆周运动。在研究匀速圆周运动时,为了描述其运动特征。我们引进了线速度v,角速度w,周期T三个物理量。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向心加速度有三种求法:①an=v2/r ②an= ω2r ③ an=4π2r /T2(4)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结合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三种表达方式可得三种形式的方程,即F引=G=Fn=man=m. 即:G ①F引=G=Fn=man=mω2r 即:G=mω2·r ② F引=G=Fn=man=m 即:G=m ③(5)从上述动力学方程的三种表述中,可得到相应的天体的质量的三种表达形式①M=v2r/G. ②M=ω2r3/G. ③M=4π2r3/GT2.上述三种表达式分别对应在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时求解中心天体质量的方法.以上各式中M表示中心天体质量,m表示环绕天体质量,r表示两天体间距离,G表示引力常量.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四 当堂检测 二次备课
“当堂检测”: 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 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距地球的距离
B.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2.若知道太阳的某一颗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径 、周期 、万有引力常量 ,则可求得( )
A.该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该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平均密度3.若已知太阳的一个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可求得( )A.该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C.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D.太阳的平均密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王星和冥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C.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偏离根据万有引力计算的轨道,其原因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5、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是R ( http: / / www.21cnjy.com )1,周期是T1,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周期为T2,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为 。6、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R,公转周期T,万有引力恒量G,则计算太阳质量的表达式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7、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万有引力范围之内以后,在靠近该行星表面的上只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运动周期为T,则这个行星的平均密度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两种求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 ,特别注意环绕型,只能求道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时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课后作业 <训练与测评>>第11页
板书设计 求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两种方法地面型mg=GMm/R22、环绕型F引=G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Fn=man=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 即:G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F引=G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Fn=man=mω2r 即:G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mω2·r F引=G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Fn=man=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即:G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二、发现未知天体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