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冲刺”分类题型训练(三):实验探究(3)【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冲刺”分类题型训练(三):实验探究(3)【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01 10: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检测范围:1.1-3.2)
1.小宁用图(a)(b)(c)所示装置研究电与磁的关系。
(1)由图(a)(b)(c)实验现象可知: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    有关。
(2)小宁推理:若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上方,如图(d)所示,小磁针也会发生偏转,偏转方向和    图[填“(b)”或“(c)”]中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同。
2.某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导体AB、灵敏电流表、开关、导线组成闭合回路。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实验中,该组同学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摆动的角度不同,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有同学猜想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使导体ab沿直线    (填“水平”或“竖直”)运动(导体运动区域的磁场强弱相同)。下表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速度/(cm:s﹣1) 1 2 3 4 5 6
电流/mA 2.0 3.8 6.0 8.3 10.5 12.1
(3)如果将灵敏电流表换成直流电源,当闭合开关时,可以看到磁场中原来静止的导体ab将    。
3.某同学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棉花的着火点是210℃,大烧杯里分别装有15℃的冷水和80℃的热水。实验操作如下表:
步骤 操作 现象
① 将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开K1,关闭K2 无现象
② 打开K2,关闭K1 ?
③ 将U型管放入热水中 同步骤②现象
④ ? 裹入白磷的棉花燃烧
⑤ 打开K2,关闭K1 裹入白磷的棉花熄灭
(1)步骤②的现象是:  。
(2)步骤④的操作是:   。
(3)比较分析步骤①、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颖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
(1)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 __________。图________可支持你的结论。
(2)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5.小宇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______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_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6.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相同的漆包线和铁钉绕制成电磁铁A和B,电磁铁A的线圈匝数为200匝,电磁铁B的线圈匝数为50匝,并连接成1所示的电路。
(1)将电磁铁A,B串联,是为了控制两个电磁铁的________相同。
(2)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形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两个都有铁芯的电磁铁,________
(3)若要让B铁钉再多吸一些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7.小红在学习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当电流与磁场垂直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磁场强度、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以及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有关。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初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1,导体静止时,观察悬线与竖直方向偏转的角度为α1;
③_______________, 导体静止时,观察悬线与竖直方向偏转的角度为α2;
④比较α1、α2的大小,发现α2>α1,即可初步验证其它条件一定,通电导体的电流越大,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越大。
(1)运用本题实验涉及的原理,可以制作______________(选填“发电机” 或 “电动机”)
请将第③步的步骤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想继续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是否有关,于是她将图中的导体棒换成了一根较长的导体棒,其它条件不变,此时她发现悬线与竖直方向偏转的角度变小了,于是她得出结论,“其它条件一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越长,受到的磁场作用力越小”。但她查阅一些资料后发现,理论上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越长,受到的磁场作用力越大,这与她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相反。请你说明小红得出的结论与资料不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它由电源、滑动变阻 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针式刻度板组成。通过观察指针B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 铁磁性的强弱。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闭合开关后,指针B发生偏转。
(1)指针下方的物体A应由_________质材料制成。
A.铜 B.铝 C.塑料 D.铁
(2)实验发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指针B的偏转角度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将导线a改接到接线柱1,闭合开关后,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 并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可发现指针B的偏转角度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经过对电磁铁的探究,可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有关。
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液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 以免剧烈反应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C2H2)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如图G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 (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
(3)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4)对照图I、Ⅱ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有何优点?(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
(1)闭合开关,让导体AB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若让导体AB由 图示位置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2)利用此装置,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记录在表中:
在上述四次实验中,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比较________两 次实验,可知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方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3)在探究中还发现导体AB水平向左(或向右)缓慢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导体AB水平向左(或向右)快速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大。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有同学还想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与磁场强弱有关。请写出简要做法: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
(5)如图乙所示是实验室用到的手摇发电机模型,将小电灯换成灵敏电流计,慢慢摇动手柄,观察 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选填“左右摆动”或“向一侧摆动”)。这表明该发电机模型发出的电是 ________(选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12.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________(选填“电源”或“电流表”)。
(2)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小王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不相同,于是他对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作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二: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猜想三:与导体的匝数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三,实验时应控制磁场强弱及________相同。
13.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有无铁芯的关系”,小科设计了如图1电路。
(1)强弱判断: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越多,表示其磁性越________。
(2)具体操作:
①将无铁芯的螺线管接入电路,把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少。
②断开开关S,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将变阻器滑片P稍向上移,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多。
(3)评价交流:
①上述实验,没有进行多次实验,且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②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吸引大头针数量反映磁性强弱。图2所示实验采用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现象为:______。
(2)某同学用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3)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15.两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小金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上述实验中氮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
(2)小金在用如图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水大于集气瓶容积的,导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多选,填序号)。
①燃烧匙中的红磷放少了 ②实验前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没有夹紧③集气瓶口上的瓶塞没有塞紧 ④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⑤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3)改进后,小金发现在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即使在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吸入的水也往往小于集气瓶容积的查阅资料可知,拉瓦锡实验测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造成上述实验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1.解:
(1)由图(a)、(b)、(c)可知,导线不通电,小磁针不偏转,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改变电流的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这说明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小宁推理:若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上方,电子是负电荷,其定向移动时会产生电流,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则小磁针也会发生偏转;
电子带负电,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图(d)中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和图(c)中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1)电流方向;(2)(c)。
2.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①根据图片可知,磁感线沿竖直方向分布,只有导体ab沿水平方向运动时才切割磁感线,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②根据表格数据得到: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大;
(3)如果将灵敏电流表换成直流电源,当闭合开关时,通过电流的导体ab会在磁场中受力,则可以看到磁场中原来静止的导体 ab将运动起来。
故答案为:(1)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2)水平;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大;
(3)运动。
3.解:(1)打开K2,关闭K1,通入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气,且冷水的温度低于二者的着火点,所以白磷和裹有白磷的棉花(均为可燃物)都不会燃烧,无现象;故答案为:无现象;
(2)根据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裏有白磷的棉花要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操作是:打开K1,关闭 K2;故答案为:打开K1,关闭K2;
(3)对比实验①④可知,①中是冷水,②中是热水,因此不同的因素是温度,即着火点;③④对比可知,其它条件相同,④中通入的是氧气,而③中通入的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同的是气体。三个实验对比可以得到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4.(1)不对;丙(2)在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3)机械
5.高温可消磁/磁体的磁性强弱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磁性越弱,磁性,吸引
6.电流,当电流相同,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左
7.发电机,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2,长度与电流均不同,未控制变量
8.(1)D(2)变大;变大 (3)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
9.(1)长颈漏斗;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AD 或 AE (3)B;b
10.(1)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2)③①②④ (3)1 (4)减少实验误差(或节省燃料或不污染环境或便于读数)合理即可
11.(1)不偏转 (2)①②或③④;①④或②③ (3)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快慢 (4)保持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不变,改变磁场的强弱;观察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 (5)左右摆动;交流电
12.(1)电流表(2)导体沿着磁感线的方向运动(或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或开关没有闭合)(3)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
13.(1)强 (3)①电流大小没有控制相同 ②AB
14.(1)水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A,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③①②④ 1
【解析】(1)红磷在A瓶中燃烧消耗装置中的氧气,A瓶中的压强减小,A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A,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故填水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A,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2)利用图Ⅱ实验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操作步骤是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故填③①②④。
(3)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红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试管中45mL空气的1/5,即9mL,所以实验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1mL刻度处才停止,故填1。
15.不溶于水 ②⑤ 氧气不能完全反应
【解析】(1)红磷燃烧消耗了装置中空气中的氧气,实验后水进入瓶中且占据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后不再上升,则剩余的气体不溶于水,即剩余的气体中的主要气体---氮气不溶于水,故填不溶于水。
(2)①燃烧匙中的红磷放少了,实验后氧气有剩余,则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得的结果偏小,选项错误;
②实验前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没有夹紧,实验中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逸散到空气中,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最终测得的结果偏大,选项正确;
③集气瓶口上的瓶塞没有塞紧,实验后瓶外的空气进入瓶中,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得的结果偏小,选项错误;
④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受热膨胀的气体导致瓶中的气体压强偏大,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最终测得的结果偏小,选项错误;
⑤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逸散到空气中,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测得的结果偏大,选项正确,故填②⑤。
(3)密闭容器中,可燃物燃烧时,当氧气的浓度低到一定浓度时,可燃物不再燃烧,即实验中氧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测得的结果偏小,故填氧气不能完全反应。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2022-2023下学期“期中冲刺”分类题型训练(三)
实验探究(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