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咕咚 说课教案 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咕咚 说课教案 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0 15: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六)19《咕咚》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小朋友们喜爱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响声。兔子听到响声吓了一跳,没看看是什么,拔腿就跑。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也跟着跑起来。狮子被它们吵醒后,和大家一起回到湖边,恰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那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真相大白。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咕”“咚““熟”“熟”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跟”等7个生字,体会汉字的智慧,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通过反复朗读,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文章内容。
3.通过联想想象,初步懂得“遇事不能盲目跟从他人,要独立思考”的道理,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盲目跟从他人,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四、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我就要想尽办法,变着法儿的把他们引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主动一些的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
五、说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活动法、朗读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听过,熟透了的木瓜掉到湖里的声音吗(板书课题:30 咕咚) “咕咚”是一种声音,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由这个声音引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熟”的声母是翘舌音;“闹”的声母是鼻音,“象”的韵母是后鼻音,“拦”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讨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致说正确就行,不要求答得准确完整,也不能照课文读。)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张投影片。
3.提问:
(1)这幅投影片上都画了什么(木瓜树、小兔子和湖)。
(2)从小兔子的表情可以看出什么(从小兔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它很害怕、惊慌。)
(3)小兔子为什么要跑
(4)小兔子是怎样回答小猴子的(指导学生朗读小兔子的话。读出它害怕、紧张的心情。)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5.小结:一个小木瓜掉进湖里,发生“咕咚”的响声。兔子听到响声吓了一跳,它没看个究竟,拔腿就跑,还亳无根据地对小猴说“咕咚”可怕极了。
6.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女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提问:
(1)小猴子为什么跟着跑
(2)它说了什么(出示小猴子说的话)。 指导学生用害怕、惊慌的语气朗读小猴子说的话。
7.出示第二张投影片。
提问:
(1)这幅投影片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有小鹿、山羊、狐狸、小猴和小兔,它们都在惊慌地跑)。
(2)大伙儿是怎么叫的(出示大伙说的话)。
(3)小猴喊叫的话和兔子的话有什么不同大伙儿喊叫的话又和小猴的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相同(小兔只是说“咕咚”非常可怕;小猴认为“咕咚”追来了;大伙儿以为“咕咚”来吃它们,要赶逃命。这样,没有了解情况就随口说,越说越走样)。
8.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9.小结:小猴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许多动物听到小兔和小猴的喊声,也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还一边跑一边跑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10.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小兔说的话,一人读小猴说的话,三个合读大伙说的话)。
1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后,出示第三张投影片。
提问:
(1)这幅投影片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野牛是怎么做的它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野牛听到动物们的喊声,没有盲目地跟着跑,非常沉着冷静,先问大象,再问大伙儿,最后问小兔,追问事情的根由)。
12.小结后分角色朗读。
13.轻声自由读课文第6、7自然段。
讨论:
(1)“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
(2)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后来知道了“咕咚”并不是可怕的东西,都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14.朗读全文。
七、说板书设计
咕咚
兔子 拔腿家跑 叫
小猴子 山羊 狐狸
小鹿 大象 跟着跑 问
野牛 拦住
八、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语文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所谓 大单元教学”,真实情境下的任务活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元教学的目标要表现在每一课中,每一课中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一课一得“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流程时,有充分的预设,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学设计要考虑整个单元、整册书的内容的衔接,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使必要的表达训练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并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成熟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二、说教学目标
1.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2.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会写“吓、怕、跟”等7个字。2.借助插图学习5至7自然段,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四、说学情
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五、说教法学法
连环画的形式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出现,本文四幅图对应故事的四个部分:第一幅图对应第1、2自然段;第二幅图对应第3、4自然段;第三幅图对应第5自然段;第四幅图对应第6、7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先逐一看图说图意,再读文找出相对应的段落,让学生能逐步自主地梳理文本信息,发展思维。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习,学生可以较快地读懂故事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1)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2)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3)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达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4)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
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6.用生字组词,说话。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七、说板书设计
咕 咚
野牛 想、问
肯动脑筋
八、说教学反思
1.猜字、识字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因此,从一开始的导入环节,我就让学生试着猜“咕咚”的字音,并教给学生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的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中猜测字音,大大激发了学生读文识字的兴趣。
2.本文是一篇连环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心理,学生很快就读懂了故事内容,并能够体会到不思考、盲目跟从带来的不良后果,理解课文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