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巩固练(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巩固练(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30 23:2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选择题
1.按照地理方位,中国位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
A.东亚 B.中亚 C.南亚 D.北亚
2.2020年5月27日我国登山队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它是( )
A.乞力马扎罗山 B.喜马拉雅山
C.珠穆朗玛峰 D.阿尔卑斯山
3.下面关于亚洲中部的气候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 B.气候干旱 C.昼夜温差小 D.气温年较差大
4.观察亚洲主要地形类型、分布及大致的海拔高度,总结出亚洲的地势特征为( )
A.西部高、东部低 B.北部高、南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南北高、中部低
5.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和陆地最低点是( )
A.里海 B.贝加尔湖 C.苏必利尔湖 D.死海
6.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原和山地面积较小
B.图中a、b、c三处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C.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7.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起伏大,中部低,四周高 B.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特征显著 D.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8.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②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③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分布最广④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四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下面亚洲简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9.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及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C.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东邻欧洲
10.下列关于亚洲河流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四大洋 B.北亚河流自北向南流
C.北亚河流一年结冰时间长 D.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平原、山地
如图示意亚洲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面11-14小题。
11.地球五带中,亚洲所跨面积最大的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1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跨经度最广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A海峡是当今世界最为繁忙的海峡之一,全球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船舶从这里通过,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咽喉。该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14.B海峡沟通了( )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太平洋和北冰洋 D.大西洋和北冰洋
水稻喜温喜湿,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读下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下列地区不属于水稻主要分布区的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西亚 D.南亚
16.下列气候类型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的是( )
A.A B.B C.C D.D
“……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用“河·和·合来讲述亚洲文明。读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河”为流经区域提供水源,孕育生机。图中河流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
A.尼罗河 B.恒河 C.长江 D.黄河
18.文明对话大会中提到的“和”“合”是指( )
①“和”是地区间和谐共处②“和”是地区间文明统一
③“合”是地区间环境相同④“合”是地区间互利合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某大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该大洲( )
A.是跨纬度和经度最广的大洲 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C.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D.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单一
20.该大洲地势与河流、气候的关系正确的是( )
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水流平缓
③地势起伏大——季风气候显著
④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部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解答题
21.读下列的亚洲略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洋,B是____洋,C是____洲,D是____洋。
(2)国家:①____,②____,③____。
(3)亚洲的许多大河从中部向周围呈放射状流入四周大洋的原因是____。
(4)亚洲有许多高原,请你写出位于亚洲的任意两个高原的名称:____,____
22.读"亚洲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东西半球位置看,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
(2)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大部分地处____带。
(3)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①亚洲西与A____洲相连;西南与B____洲相邻,东北与C____洲相望。②亚洲东临D____洋,南临E____洋北临F____洋。
23.读下面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北临________洋,西与________洲接壤。
(2)图2中的A、B、C、D四地,其气候类型与图1相符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C、D两地的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地,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北亚和中亚六个地区。与我国同位东亚地区的国家主要有朝鲜、韩国、日本和蒙古。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C
【详解】世界最高峰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被称为“地球之巅”,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处,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特点。亚洲中部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大。
4.C
【详解】由图可知,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结合所给答案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AD
【详解】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和咸水湖是里海,世界上最深的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世界上陆地最低点是死海,故本题选AD。
6.D
【详解】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读图可知, 图中b、c三处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a处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人口稀疏;亚洲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才是;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D正确,故选D。
7.D
【详解】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故选D。
8.B
【详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西邻欧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故①不正确;亚洲面积大,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②正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故③不正确;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四周。故④正确。根据题意选B。
9.由图可得,亚洲主体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所以A错误。亚洲面积约4457.9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所以B正确。亚洲东西跨经度160多度,东西距离最长,而南极洲跨经度36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所以C错误。亚洲西面与欧洲相邻,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所以D错误。故选B。
10.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流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所以A错误。由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北亚河流自南向北流,所以B错误。北亚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所以C正确。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中间,平原分布在四周,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所以D错误。故选C。
11.北回归线、北极圈分别穿过亚洲的南部和北部,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带,C正确。故选C。
1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所以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13.读图可知,图中A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它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也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B正确。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唯一海上通道;土耳其海峡是亚欧分界线之一,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ACD错误。故选B。
14.读图可知,图中B是白令海峡,它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C正确。故选C。
15.读图可知,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是水稻主要分布区,ABD不符合题意;西亚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不适合水稻的种植,不是水稻的产区,C符合题意。故选C。
16.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图中A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D为温带季风气候,蒸发量小的区域可以种植,B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不适合种植水稻。B符合题意,故选B。
17.以上四条河流中,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恒河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黄河主要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8.①“和”是地区间和谐共处,②“和”是地区间统一文明, 说法过于绝对,③“合”是地区间环境相同是错误的,④“合”是地区间互利合作。故B①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19.读图可知,图示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且该大洲穿过30°N,可判定该大洲为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正确;地球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C错误;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地跨寒、温、热三带,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皆很丰富,故D错误。故选B
20.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故①正确;因为亚洲地势起伏大,所以亚洲的河流水流较湍急,故②错误;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大陆性显著,与地势起伏大不具有对应关系,故③错误;亚洲中部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故④正确;综上A、B、D错误,故选C。
21. (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位于亚洲东侧,是太平洋,B位于亚洲南侧,是印度洋,C是位于亚洲西侧的大洲欧洲,D是亚洲北侧的北冰洋。
(2)读图可知,根据地理位置①是中国,②是日本,③是印度。
(3)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其主要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中部多高原和山地,四周多平原和丘陵。
(4)亚洲主要高原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和德干高原等。
22. (1)从东西半球位置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西经20°至东经160°之间的东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A欧洲相连,西南与B非洲相邻,其中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东北隔白令海峡与C北美洲洲相望;亚洲东临D太平洋,北临F北冰洋,南临E印度洋。
23. (1)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23.5°N)与北极圈(66.5°N)之间的北温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接壤。
(2)根据图1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图1表示的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图2中A地为热带沙漠气候,B地位为热带季风气候,C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图2中的A、B、C、D四地,气候类型与图1相符合的是B地。
(3)C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D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濒临太平洋,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丰沛。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D两地的降水较多的是D地,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