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09 13:1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灾难1.文革的历史背景(1).国际背景(2).国内背景 1.国际背景:60年代,我国周边的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美国扩大侵越战争,中国援越抗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党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2.国内背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到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价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林彪、江青、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首先必须声明:修正主义是一个用来指责别人思想的词汇,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修正主义,就像中国说苏联是修正主义、阿尔巴尼亚说中国是修正主义一样。产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其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逐步形成起来的工人贵族阶层以及补充到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 修正主义2.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导火线:
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五·一六”通知·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3.全国动乱的形成“一月风暴”刘少奇被迫害致死二月抗争 一月风暴
1967年1月初,在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下,上海市的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发表《告上海人民书》,宣布夺取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权。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贺电,肯定和支持上海革命造反派的夺权斗争。此后,陕西、青岛等省市“造反派”相继夺权,建立军队、干部和“造反派”群众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全国都卷入文革,党政领导机关陷入瘫痪。夺权狂潮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的社论,提出“革命造反派不仅要在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下联合起来,而且要团结广大革命群众,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才能保证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手里,把党权、政权、财权、文权统统夺过来,取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彻底胜利”。中央明确要求各地造反派联合起来进行夺权斗争。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文化大革命”中被诬陷为中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1966年8月,毛泽东在大字报中首先把矛头错误地指向刘少奇。1967年7月18日,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擅自决定组织批斗刘少奇夫妇的大会,并对刘少奇进行抄家和人身迫害。刘少奇从此被剥夺了一切自由,单独关押,受尽折磨。1968年9月,江青操纵的“专案组”整理并报送中央三批所谓刘少奇的“罪证材料”,诬陷刘少奇是“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大特务、大反革命”。1969年10月17日,刘少奇被押往河南开封,同年11月12日,遭受诬陷和残酷人身摧残的刘少奇在开封病故。终年71岁。
二月抗争
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捍卫党的原则,挺身而出,同林彪,江青等人进行了一场大义凛然的英勇斗争.2月14日和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和稍前召开的军委会议上,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原则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允许纠正某些过火的行为,但不允许否定“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指责他们是在搞复辟,搞翻案。从2月25日,中央文革在怀仁堂召开七次“政治生活会”,以“二月逆流”的罪名批判老革命家。此后中央文革取代中央政治局。
这些老革命家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发表意见的方式也是符合组织原则的.他们的正义行动充分地表现了敢于坚持真理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愿望.问题:
既然党内大多数老干部反对文革,为什么文革的错误做法在当时得不到纠正呢?提示:

1.个人崇拜盛行
2.党内生活背离了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的原则
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四五”运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九·一三事件)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利用其党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和毛泽东对他的信任,同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他们打着拥护毛主席的旗号,煽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残酷迫害干部和群众,安插亲信,培植死党,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发动突然袭击,想当国家主席,阴谋抢班夺权,但未成功。
九·一三事件
1971年8月,毛泽东视察南方,指明批评林彪。林彪得知毛泽东的谈话内容后,下令发动政变,林立果策划。毛泽东觉察到了林彪的阴谋,突然离开上海,提前安全抵京。林彪谋杀失败后,企图南逃广州,但没实现,于是决定外逃,9月13日,林彪、叶群、林立果等乘256号专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破产。
“四五”天安门事件 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全国亿万人民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运动,是一次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它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和反对"左"倾错误的群众运动,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它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快了反革命步伐。华国锋和叶剑英磋商对策,一致认为王、张、江、姚是一伙反革命集团。他们根据政治局委员和老同志间酝酿的意见,决定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的断然处置,以快打慢,提前行动。10月6日晚8时,以华国锋、叶剑英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将四人隔离审查,并由监护人员送往受审查的隔离处所。当晚,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同意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果断行动。18日,中共中央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通知各级党组织,传达到全党全国人民。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根本上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国民经济出现的转机文革给我们什么样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