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跟踪训练--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文献中,最能说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先声的是:
A. B. C. D.
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今天的
A.西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3.下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劫难.这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下表1868年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的未税口岸价和内地市场价格对比(单位:两)
通商口岸 内地市场
名称 价格 名称 价格
牛庄 2.20 吉林长春 2.30
汉口 2.20—2.34 湖南湘潭 2.35—2.55
上海 2.17—2.20 江苏苏州 2.23—2.30
汕头 2.95—3.10 广东潮州 3.10—3.20
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A.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5.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开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先河的是
A.英国 B.法国 C.沙俄 D.美国
6.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7.《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8.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9.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意图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鸦片战争后,魏源从世界历史地理结构中感知到“西夷”对中国边疆的冲击,“鄂(俄)罗斯兼并。西北,英吉利蚕食东南”,面对“西夷”在清王朝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形成的侵略态势,魏源提出“以守为攻,以守为款”的积极防御策略。这表明,魏源( )
A.对鸦片战争失败有了深刻反思 B.摒弃了传统华夷狭隘观念
C.认识到晚清器物改造的重要性 D.意识到民族危机的紧迫性
11.1850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英国领事答复道:“……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这说明中国
A.海关职权逐渐丧失 B.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
C.已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D.外交上处于弱势地位
12.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
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
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
13.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获取战争赔款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控制中国海关
14.《南京条约》中申明:“(中英)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详细列明。西方列强对于“平行之礼”的关注
A.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B.说明了列强渴望得到清政府的平等对待
C.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被彻底打破
D.体现了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根本目的
15.《南京条约》中,“英夷”已改称“大英国”。《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内京外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这说明
A.中英间交往趋向平等化 B.中国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C.传统的夷夏观念被打破 D.中国外交体制日益近代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英国明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
材料二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三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
一、争取广泛的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
——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1845年2月1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材料二中“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应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3)材料三中克勒拉得恩提出的建议是否得以实现,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政府认为深入中国本土风险过多,“暂取沿海各海岛之事”较为可行。外交大臣巴麦尊向义律指示战争部署的信件称:“立刻封锁广州与白河或北京诸河,陛下政府还打算立刻开始捕捉,并扣押海军所能够弄到手的一切中国船只。”战争期间,英军“所至六七省,无不先以舰载重炮轰之,陆军随后冲锋,攻陷城池,如入无人之境。彼深知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其所陷之地,旋据旋弃,不敢远离船舰,深入腹裹”。这种与古代中国历代国内战争迥异的战略战术使英军虽远离本土、兵力有限,仍能反客为主,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摘编自林庆元《论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材料二 下表为清末与民国初年历史教科书有关鸦片战争内容的记录:
清末 民国初年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以林则徐禁毁鸦片“英兵来攻”“宁波之战”等为题来讲述鸦片战争。如写南京议和:“复用伊里布、琦善驰援请和,遂令璞鼎查于江宁为盟书。其略曰:中国焚英鸦片,偿银二千六百万两,以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为英国交易之区,香港永归英国。中英官吏,以同等交接。” 191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新制本国史》,对鸦片之战争写道:“道光时申禁,英商勾结内奸,百计私售。宣宗命林则徐赴粤查办,以兵吓英商。战争爆发,清战败,签订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法美俄等国,皆援例缔约,交涉始多。鸦片之流毒遍于中国矣.”
——摘编自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军在鸦片战争中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和民国初年对鸦片战争的介绍有什么不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试题分析:学习西方先声指的是学习西方的开始。A项《海国图志》魏源第一次提出了学习西方的主张;B项介绍的是西方的进化论,是为近代变法进行宣传的;C项维新派创办的宣传刊物;D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刊物。因此BCD项都是在A项之后。
考点:西学东渐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西学东渐的内容。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由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的科技到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分别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主张维新改良、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2.D
【详解】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天京就是今天的南京,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3.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图片的识别能力。图片是被毁灭后的圆明园的残迹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并对中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焚烧和洗劫,结合所学本题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4.A
【详解】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价格和内地市场价格差距不大,说明当时对进口棉布征收的内地税较低,这不利于本国棉布销售,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A正确;题干与贸易中心无关,排除B;题干描述对象是进口棉布,未涉及民族工业,排除C;国内统一市场在古代大一统王朝时期就已形成,排除D。
5.A
【详解】根据所学,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关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法国、沙俄、美国都是在之后侵华,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6.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王廷兰的家书虽不一定客观全面地反映现实,但作为第一手历史资料,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故B错误;“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反映了英军的掠夺本性,故C错误。材料对清军军纪败坏的反映是真实的,谈不上丑化,故A错误,所以D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7.D
【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可以得出当时英国选择这些城市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市场,D项正确;A项属于英国侵华战争的借口,与题目中的设问“主要目的”不符,排除A项;传播宗教与开放通商口岸无关,排除B项;C项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争后,晚于《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1842年”,排除。故选D项。
8.B
【详解】据材料“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主张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辱之道,B符合题意;两位先生指的是民主、科学,这一观点产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A错误;“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选自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这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与材料无关,C错误;“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是孙中山的讲话,与材料无关,D错误。
9.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都有利于打开中国市场,③④正确,故选C;割地、赔款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意图,排除①②,故排除A、B、D。
10.D
【详解】结合材料中“对中国边疆的冲击”“清王朝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形成的侵略态势”“积极防御策略”等信息可知,魏源在鸦片战争后,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态势,主张积极的防御,说明他对民族危机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对鸦片战争失败有了深刻反思,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摒弃了传统华夷狭隘观念,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魏源对器物改造重要性的认识,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分析】
【详解】海关职权逐渐丧失,并非材料主旨意思,故A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傀儡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故B项错误;C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中国的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由“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可以看出中国在外交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
12.D
【详解】材料反映了外贸重心从广东转移到了上海,即主要反映了当时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外贸重心转移而非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经济形态的瓦解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外贸重心从广东转移到了上海。
13.B
【详解】根据材料“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可知,反映了英国扩展商业范围的要求,说明英国意在打开中国市场,B项正确;获取战争赔款,不符合史实,此时还未发生中英战争,排除A项;割占中国领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控制中国海关,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南京条约》中作出中英两国属员以平行之礼照会的申明有利于敦促清政府打破传统华夷观,形成近代平等的外交观念,故A项正确;《南京条约》本身具有对中国的不平等性,并非列强寻求政府的平等态度,排除B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根本目的在于将中国变为商品倾销基地与原料产地,题干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 A。
15.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由材料可知,无论是在《南京条约》还是在《天津条约》中,英国都在迫使中国放弃传统的夷夏观念,迫使其放弃对外的偏见,故C项符合题意;中英关系在近代始终是不平等的,A项不符合题意;中国的合法权益确实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受到损害,但是材料中却并未涉及,B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对外闭关锁国;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其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2)《南京条约》;“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
(3)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任选两点)
【详解】(1)原因:关于本题作答可从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外扩张、晚清的落后及禁烟运动等角度进行分析。
(2)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反映了英国对外商品输出的要求,因此材料“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可以反映英国修约的要求。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建议可以实现,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点睛】
17.(1)战术方针:不深入中国内陆作战,占领沿海岛屿;封锁海口,扣留商船;机动灵活;集中兵力;各兵种协同作战。
(2)不同点:清政府只提到到英国获益,民国初期教科书注意到涉及其他列强;清政府只介绍条约内容,民国初期教科书涉及鸦片战争的影响,注意到鸦片战争未能禁止鸦片。
原因:清朝统治被推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有深化的过程;近代教育的发展
【详解】(1)战术方针:根据材料“英国政府认为深入中国本土风险过多,‘暂取沿海各海岛之事’较为可行”可归纳出不深入中国内陆作战,占领沿海岛屿;根据材料“立刻封锁广州与白河或北京诸河,陛下政府还打算立刻开始捕捉,并扣押海军所能够弄到手的一切中国船只”可归纳出封锁海口,扣留商船;根据材料“彼深知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其所陷之地,旋据旋弃,不敢远离船舰,深入腹裹”可归纳出机动灵活和集中兵力;根据材料“所至六七省,无不先以舰载重炮轰之,陆军随后冲锋”可归纳出各兵种协同作战。
(2)不同点:根据材料“如写南京议和”“法美俄等国,皆援例缔约,交涉始多”可归纳出清政府只提到到英国获益,民国初期教科书注意到涉及其他列强;根据材料“中国焚英鸦片,偿银二千六百万两,以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为英国交易之区,香港永归英国”“法美俄等国,皆援例缔约,交涉始多。鸦片之流毒遍于中国矣”可归纳出清政府只介绍条约内容,民国初期教科书涉及鸦片战争的影响,注意到鸦片战争未能禁止鸦片。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需要从民国初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及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深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