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跟踪训练--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该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双百”方针。有关“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建国后一直得到坚持贯彻
C.由邓小平提出 D.由习近平提出
3.在生产力方面,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体制改革 C.进行三大改造 D.恢复国民经济
4.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一说法的历史依据是
A.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诞生 B.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C.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5.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4月,中国在亚非会议上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新中国进行这些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发挥大国的责任担当 B.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C.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D.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
6.下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空白处应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
7.有学者认为:“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的活动,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因为日内瓦会议
A.解决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8.“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为此,新中国政府(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A.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C.“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D.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10.“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使国际形势进一步缓和,结束了法国在这一地区的长期殖民战争,这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艰苦斗争的结果”。对“这次会议”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
D.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11.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改,修改与增加的条款大多涉及支持与帮助民族自治地方、落实自治权等方面。据此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订
A.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提供保障 B.扩大了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C.突出民族自治体制的长效化 D.提高了少数民族政治地位
12.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宪法的规定,全国有条件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逐步成立民 族区域自治机构。下图中我国最早和最迟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图为1955年的一幅漫画《圆的和扁的》,画中字为单干户的孩子说:“看,人家都是圆的,咱们什么都是扁的!”该漫画意在
A.赞扬“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B.表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 D.批评农业的浮夸现象
14.下图名为《合作社员的喜悦》,刊登在1955年12月《人民画报》的封面。这反映当时( )
A.土地改革赢得了民心 B.农村合作社成果初现
C.公社社员积极性增长 D.大包干改变农村面貌
15.如图是1951年的宣传画《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该宣传画
A.宣传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风貌 B.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肯定了合作化运动取得的成就 D.标志着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的终结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棉布应有产量中机制布与手织布的比重变化(%)
时间项目 1860 1894 1913 1920 1986
手工织布所占比重其中:农村土布 96.82 85.85 65.17 71.45 43.16
96.82 85.85 63.89 65.52 38.77
机器制布所占比重其中:进口布 3.18 14.15 34.83 28.55 56.84
3.18 13.36 32.57 24.20 11.84
——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材料二 1952-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比较表
钢(万吨) 煤(亿吨) 电力(亿千瓦时) 石油(万吨) 粮食(亿吨) 棉花(万担)
1952年 135 0.6649 72.6 44 1.639 130.4
1957年 535 1.3 193.4 146 1.95 164
增长率 396.3% 195.5% 266.3% 331.8% 119% 125.8%
——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1)材料一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进口机制布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2-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对出现这一情况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17.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而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三 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本前提。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的内容。
参考答案:
1.C
【详解】“求同存异”的方针出现于万隆会议上,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尔塔会议周恩来没参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日内瓦会议不涉及“求同存异”的方针,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第26届联合国大会也不涉及“求同存异”的方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A
【详解】“双百方针”的内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项正确;“双百”方针在“文革”时期曾经遭到破坏,B项错误;“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CD两项错误。
3.A
【详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A;经济体制改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B;三大改造不是“一五”计划的内容,排除C;恢复国民经济是在“一五”计划开展以前,排除D。故选A。
4.B
【详解】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为筹建新中国做准备,这时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已经解放,我们成功推翻了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故B项正确;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在新中国成立时诞生的,也就是1949年10月1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还没有建立新中国,只是还在筹备建国的阶段。而且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了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的敌视和孤立,并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故C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确立的。故D项错误。
5.B
【详解】根据材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B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中国发挥大国的责任担当,排除A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兴国际关系,排除C项;我国通过三大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A
【分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故A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92年,中国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最终形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属于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突出成就。故BCD三项排除。
7.D
【详解】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通过这一会议,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大大提升,D正确;日内瓦会议中并未彻底解决朝鲜问题,排除A;B是万隆会议的作用,排除;C是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排除。
8.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满足少数民族管理自己事务的要求,新中国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保证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A项错误;全国普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为了保障基层民主,与民族自决无关,C项错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为了团结民主党派,不是为了实现民族自决,D项错误。
9.D
【详解】试题分析:1957年时,我国农村已经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而从材料看,当时仍有一些地区存在着“包产到户”现象,这一经营方式不被一部分人认可。即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故选D。A不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C不正确,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包产到户”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发展;B不正确,题干信息并未阐述农业合作化运动对生产力的影响。
考点:三大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点评: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实行建立公有制经济,建立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的,从材料看当时并不被所有人认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10.C
【详解】根据材料“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使国际形势进一步缓和,结束了法国在这一地区的长期殖民战争,这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艰苦斗争的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应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所以C正确;1955年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因此,ABD错误。
11.C
【详解】长效化是指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材料表明在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改时,注重帮助少数民族对地方的自治、注重落实少数民族的自主权,使少数民族能够更好地行使自主权,从而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故选择C项;“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提供保障”只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订内容之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落实”自主权,而不是“扩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
12.D
【详解】我国最早建立的自治区是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图中②,最后一个自治区是西藏,位于图中④,选择D符合题意;①是宁夏自治区;③是广西自治区,不符合题意。
13.C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农村推行合作化运动,在1955年合作化运动取得较大成绩,材料中“单干户的孩子说”“人家都是圆的”中的“人家”指参加农业合作化的被称赞,而这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将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显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C项正确;A项,“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农业的浮夸现象是指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
14.B
【详解】根据材料“《合作社员的喜悦》”“1955年”等相关信息可知农村合作社获得了一定成效,农民十分喜悦,B项正确;1955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A项;公社是在1958年,排除C项;大包干是在178年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根据图片配文《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并结合宣传画中农民家庭中悬挂毛主席画像可知,这幅宣传画表发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B正确;1951年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农业合作化开始时间是在1953年,排除C;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终结是在三大改造之后,排除D。
16.变化:自然经济渐趋解体;近代工业兴起。
趋势:1860—1913年间,中国进口机制布比重迅速增加。原因:列强商品输出;中国市场需求扩大。
趋势:1913年后,进口机制布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原因:列强转向资本输出为主;中国民族工业的抵制作用;实业救国;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民主革命的影响。
(2)情况: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增加;工业产品增产速度高于农业产品。
解释:产业均有增加得益于良好的政治环境(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秩序稳定);党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一五计划实施;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等);苏联援助建设。工业产品增产速度快是因为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增幅等。
【详解】(1)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全国棉布应有产量中手织布比重呈下降趋势,机制布比重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自然经济的渐趋解体,近代工业的发展。依据表格数据可知,1860—1913年间全国棉布应有产量中机制布比重迅速增强,结合所学可从列强商品输出的加剧、市场需求扩大等角度分析1860-1913年间进口机制布比重变化的原因;1913年以后进口机制布比重逐渐减少,结合所学从列强转向资本输出为主、中国民族工业的抵制作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民主革命的影响等角度分析1913年后进口机制布比重变化的原因。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1952—195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增加,而工业产品的增产速度高于农业产品。结合所学从良好的政治环境、党的政策和措施、苏联的援助、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优先重点发展重工业、自然灾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
17.(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联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根本前提;五四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详解】(1)1840—1912年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而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农民阶级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事件:根据“1919年北京街头散发的传单”并结合所学可知是五四运动;根据“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可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根据“开国大典”可知是新中国成立。内在联系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根本前提;五四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
(3)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上主要是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