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阅读提升训练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边 城
沈从文
两年日子过去了。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
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与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很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头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皆为这事情十分兴奋。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脚绑着的大筒烟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的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玩灯的兵士,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有人扛凳子从身边过去,翠翠认得那人正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就告给祖父:
“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像喽啰!”
祖父当时不作声,等到那人回头又走过面前时,就一把抓住那个人,笑嘻嘻说:
“嗨嗨,你这个喽啰!要你到我家喝一杯也不成,还怕酒里有毒,把你这个真命天子毒死!”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
这一次虽在这喽啰长年口中听到个“二老”名字,却不曾见及这个人。从祖父与那长年谈话里,翠翠听明白了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青浪滩过端午的。但这次不见二老却认识了大老,且见着了那个一地出名的顺顺。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三角粽。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不有人家。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脚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
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快快的走去了。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不高兴,便唱起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声音虽然哑沙沙的,字眼儿却稳稳当当毫不含糊。翠翠一面听着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
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皆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祖孙二人便沉默的一直走还家中。到了渡口,那代理看船的,正把船泊在岸边等候他们。几人渡过溪到了家中,剥粽子吃。到后那人要进城去,翠翠赶即为那人点上火把,让他有火把照路。人过了小溪上小山时,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着,翠翠说:
“爷爷,看喽啰上山了啊!”
祖父把手攀引着横缆,注目溪面升起的薄雾,仿佛看到了什么东西,轻轻的吁了一口气。祖父静静的拉船过对岸家边时,要翠翠先上岸去,自己却守在船边,因为过节,明白一定有乡下人从城里看龙船,还得乘黑赶回家乡。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有删改)
文本二:
鲁迅、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文学艺术大师,他们先后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亮丽旗帜,以丰厚的创作实绩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开辟、拓展了乡土文学的领域。鲁迅重在“揭丑”,使得阿Q的性格成为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阿Q正传》也成为20年代中国形象的代名词。沈从文则重在“显美”,注重发掘、凸现边域山民的传统美德和自然人性,寄托了作者重造民族精神的理想,也使得《边城》继《阿Q正传》之后,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
(节选自历彦军《中国形象的文化隐寓》)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年来的两个中秋节让翠翠感到极其平淡无奇是因为唱歌等活动没能如期举行以及傩送不在场。
B. 祖父遇到去年打火把的人先不做声,然后“闪不知一把抓住”,敏捷的动作表现出他粗鲁冒失的性格。
C. 顺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假装眺望河中景色,实际却听得很仔细,表现出她矜持羞涩的性格。
D. 爷孙俩“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反映出爷孙间虽然感情真挚但还是有隔膜。
2. 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对边城新年迎春活动进行了详细描写,既反衬出翠翠内心的失落,也从侧面写出她对傩送的思念。
B. 小说以打火把的人为线索衔接起了两个端午,让翠翠先邂逅大老又巧遇二老,使得故事情节摇曳生姿。
C. 小说第二段开头“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既写出翠翠对傩送的难忘,又引出对上一个端午节的回忆。
D. 小说语言简约朴实却又生动形象,主要以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尤其是擅于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3. 文中“鸭子”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4. 文本二中所说的“《边城》继《阿Q正传》之后,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一和课本中学过的《阿Q正传》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边 城(节选)
河中划船的决了最后胜负后,城里军官已派人驾小船在潭中放了一群鸭子,祖父还不见来。翠翠恐怕祖父也正在什么地方等着她,因此带了黄狗向各处人丛中挤着去找寻祖父,结果还是不得祖父的踪迹。后来看看天快要黑了,军人扛了长凳出城看热闹的,皆已陆续扛了那凳子回家。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她记起祖父嘱咐她不要离开原来地方那一句话,便又为自己解释这想头的错误,以为祖父不来,必是进城去或到什么熟人处去,被人拉着喝酒,故一时不能脱身。正因为这也是可能的事,她又不愿在天未断黑以前,同黄狗赶回家去,只好站在那石码头边等候祖父。
再过一会,对河那两只长船已泊到对河小溪里去不见了,看龙船的人也差不多全散了。吊脚楼有娼妓的人家,已上了灯,且有人敲小鞶鼓弹月琴唱曲子。另外一些人家,又有划拳行酒的吵嚷声音。同时停泊在吊脚楼下的一些船只,上面也有人在摆酒炒菜,把青菜萝卜之类,倒进滚热油锅里去时发出沙沙的声音。河面已朦朦胧胧,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
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总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吊脚楼上唱曲子声音热闹了一些,只听到下面船上有人说话,……使用了不少粗鄙字眼,翠翠很不习惯把这种话听下去,但又不能走开。且听水手之一说楼上妇人的爸爸是七年前在棉花坡被人杀死的,一共杀了十七刀,翠翠心中那个古怪的想头“爷爷死了呢?”便仍然占据到心里有一会儿。
两个水手还正在谈话,潭中那只白鸭慢慢的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翠翠想:“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于是静静地等着。但那鸭子将近岸边三丈远近时,却有个人笑着,喊那船上水手。原来水中还有个人,那人已把鸭子捉到手,却慢慢的“踹水”游近岸边的。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那水上人说:“这家伙狡猾得很,现在可归我了。”“你这时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的本领。”水上那一个不再说什么,手脚并用的拍着水傍了码头。湿淋淋的爬上岸时,翠翠身旁的黄狗,仿佛警告水中人似的,汪汪的叫了几声,那人才注意到翠翠。码头上已无别的人,那人问:
“是谁人?”
“我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了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心里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老兄,你要怎么!”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又过了一阵,有人从河街拿了一个废缆做成的火炬,一面晃着一面喊叫着翠翠的名字来找寻她,到身边时翠翠却不认识那个人。那人说:老船夫回到家中,不能来接她,故搭了过渡人口信来告诉翠翠,要她即刻就回去。翠翠听说是祖父派来的,就同那人一起回家,让打火把的在前引路,黄狗时前时后,一同沿了城墙向渡口走去。翠翠一面走一面问那拿火把的人,是谁告他就知道她在河边。那人说这是二老告他的,他是二老家里的伙计,送翠翠回家后还得回转河街。
翠翠说:“二老他怎么知道我在河边?”
那人便笑着说:“他从河里捉鸭子回来,在码头上见你,他说好意请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爷爷,你还骂过他!你那只狗不识吕洞宾,只是叫!”
翠翠带了点儿惊讶,轻轻的问;“二老是谁?”
那人也带了点儿惊讶说:“二老你还不知道?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就是岳云!他要我送你回去!”
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文本二:
《边城》(话剧)第一幕
湖畔初会
[五月端阳,翠翠和祖父一同进城,到大河边去看划船。人很多,很拥挤,祖父却挤得不见了。]
翠翠(焦急地):爷爷怎么还不回来啊?他在哪里呢?(张望一阵,无奈地走到码头边,凝视着水中的白鸭)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
[水中的傩送敏捷地捉住了白鸭,湿淋淋地爬上岸,注意到岸上的翠翠]
傩送:你是谁?
翠翠:我叫翠翠!
傩送:翠翠又是谁?
翠翠: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傩送:你在这儿做什么?
翠翠: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傩送(一笑):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醉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翠翠: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傩送(皱眉思忖了一阵):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手指远方)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了傩送的好意,头一甩,生气地):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傩送(笑道);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不要叫喊!
翠翠: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散漫的灯光下,翠翠和傩送四目相对,害羞地低下了头,含笑地走开了]
[不一会儿,有人打着火把走来]
傩送家伙计(晃着火把,大叫着):翠翠,翠翠!
翠翠(娇憨地嚷着):爷爷,爷爷,我在这里!你怎么现在才来,我等了你好久!(当看到举火把的人不是爷爷,不大高兴地)是我爷爷——碧溪岨撑渡船的让你来接我的?
傩送家伙计:不是,是我家二老。
翠翠:二老是谁?
傩送家伙计(吃惊地):二老你不知道?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就是岳云!他要我送你回去!
翠翠:二老他怎么知道我在河边?
傩送家伙计(笑着):他从河边捉鸭子回来,在码头上看到你,他说好意请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爷爷,你还骂过他!
[翠翠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不作声地随着火把走去]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吊脚楼上的人家、楼下船只上的热闹、水手谈话,表现了当地自然祥和的生活状态,为二老出场做了铺垫。
B. “假若爷爷死了?”这一突然间冒出的可怕的念头,看似无来由,实际上是表现翠翠对祖父的依赖、担心。
C. 小说写翠翠与傩送见面,通过她的从吃惊羞涩,再到默然无语,可以看出她的微妙心理:后悔、懊恼、自责。
D. 话剧《湖畔初会》写翠翠与傩送的见面背景,只用了“端阳、划船、人多、拥挤”等,寥寥数语就交代清晰了。
6. 下列对本文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河面、码头渐渐变得冷清,衬托了翠翠越来越焦急的心情,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反差,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B. 文中的黄狗形象忠诚又极富灵性,衬托了翠翠的天真、单纯,表现了人与物的亲密关系,使这里的风土人情充满和谐。
C.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运用环境描写,衬托翠翠想要回家的心理,也暗示了祖父年寿已高,未来暗淡。
D. 话剧“湖畔初会”省却了大量场景与人物心理的描写,只突出展现了原小说里主要人物之间的相见与冲突。
7. “误会”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手法,小说中写了翠翠误会二老、二老误解翠翠,这有何表达效果?请你赏析。
8. 有人说,话剧《边城》“湖畔初会”里的画线句改编得不佳,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福柯特别强调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历史本来只是由一些分散的事件形式呈现出来的东西,是历史学家为了呈现事件的连续性,通过分析可能会回避、抵制、消除某些东西,但却从未意识到他们已经把活生生的、脆弱的、颤抖的“历史”漏过去了。当我们进一步去审视沈从文的“乡愁”以及“乡愁乌托邦”,我们同样发现了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
《边城》在沈从文回湘西前已创作了前6小节,后15小节是他回北京后续写的。毫无疑问,回到湘西世界的行为,对他本身的创作经验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和影响。尽管沈从文愿意以一枝诗意的笔去穷尽和表现湘西世界的所有美好,然去乡十八年,在他的真实视野下,在当时清醒的理智认识中,真正的湘西世界却是丑陋黑暗穷困堕落的。这个创作间的断裂和创作体验上的变化是我们要正视的。
关于乡愁,关于故乡的回忆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虚构。王德威指出,关于故乡的创作实际上存在一个两难境地,那就是“再现故乡本来的面貌,重组往日生活的情境,却总无奈地带出想象与原欲、文字与世界、回忆与‘往事’间的罅隙”。因此,在对“乡愁”的抒写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原原本本地再现故乡的原貌已经是不可能的,过去与现在、当下与未来相互交织,所以他们实际上在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既看到故乡的美好又无法忽视它当下的“失落”。
清楚了沈从文创作《边城》时在创作经验上的撕裂和矛盾的二重性后,我们就更清楚沈从文的《边城》并不单单是呈现了一个纯粹的田园视景,而是一种寓言式的悲剧性写作。关于寓言,本雅明概括为面对现代废墟而陷于震惊的人们的一种言说方式,詹姆逊则将所有第三世界的文本概括为“民族寓言”。在他看来,第三世界文本中总存在一个大写的异己读者,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以个人命运来投射整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所以在评价鲁迅的《狂人日记》时,詹姆逊认为,如果我们体会不到文本中寓言式的共振,我们就很难恰当地欣赏鲁迅文本的表达力量。套用他的话,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
所以,在现代性的背景下,“乡愁”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和美好想象,它可以既是一种指向未来的乌托邦表现图景,又是针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维度。我们所要努力探寻的是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在重新的融合中让其真理内容自在地表征出来。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文字充满张力,彰显着“所说”和“所示”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摘编自肖琼《乡愁乌托邦与沈从文<边城>中的悲剧性表达》)
材料二:
在传统的文化语境中,命运常常被看作不可预测、不可把握的存在,实际上,命运无常才是人生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在小说中,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诗意叙事,一是其背后隐含的自然命运。前者为“美”,后者则体现出“真”。“真”推动了悲剧的走向,但其本身并不能构成悲剧,两者的矛盾冲突才能形成文本叙事的内在张力,也是悲剧的根源所在。根据黑格尔的悲剧美学理论,“悲惨”和“悲剧”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存在于表面的、清楚明白的冲突对立,例如正与邪、好与坏;后者则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过错,都是独立自洽的,但由于两者间的道理相互冲突、难以调和,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小说中,沈从文将“美”与“真”的协调和冲突同时表现到了极致,一方面,隔绝俗世的山城、原始淳朴的人性和未被现代文明扭曲的人生形式为命运的天然发展创设了真实、无碍的环境,“真”潜藏在“美”的表象之下,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命运真实而无端的前进破坏了美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冲突,一步步推向必然的“悲剧”。
但必须指出的是,悲剧虽然更体现出“真”的倾向,但也并不与“美”决然对立。实际上,“美”与“悲”是相互交织难舍难分的。结合上述黑格尔的美学理论,“美”是悲剧形成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在小说中,正是翠翠的善良美丽构成了悲剧结局的深刻性。同样的,“悲”也推动着“美”的纵深发展,成为审美中的重要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悲愁是一个重要的情感意识,尤其是对历史变幻、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文辞赋中十分常见,并且与西方不同,中国悲剧意识在形式上“不是如希腊戏剧般的惨烈”,而是“一种沉郁的内在情感的柔性与韧性”。在内容上则不局限于俗世的爱恨困扰,更多地思考人生和命运等哲学意义上的问题。这种悲剧意识形成了独特的悲剧之美,即“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在和谐整饬的古典结构中透露着悲剧意蕴”,在小说中,边城的自然风物是美的,人物全部都是良善的,悲哀潜在美的表象下,没有那么浓重强烈,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忧郁感,正所谓“哀而不伤”,更具有良好的审美体验。可以说,“美”是构成悲剧的重要元素,它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但却使悲剧更具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而以“悲”为内涵的悲剧美也提升了“美”的层次与品格。
(摘录自吴涵《沈从文<边城>中的“美”与“悲”》)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中“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是指在作品叙事中作家无意间遗漏的历史角落。
B. 詹姆逊认为,沈从文的乡愁抒写是民族寓言的表现形式,以此来投射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
C. 作为自然命运的“真”与“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皱褶”往往潜藏在作者的表层叙事之下。
D. 小说《边城》中的“美”“真”彼此冲突形成了文本叙事的内在张力,也成为悲剧的根源。
10.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真”虽然隐藏在“美”的表象之下,但却决定着作品必然的悲剧走向。
B. 由于作者的乡愁本身是虚构的,所以读者无法在逆向的解读中触摸真实的原乡。
C. 体会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就能欣赏到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
D. 天保傩送本没有过错,但两者之间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1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准确反映“美”与“悲”的辩证关系的一项是( )
A.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坚贞,但终究不堪逼迫,双双殉情。
B.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纯美,却落得“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C. 《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却遭受摧残和迫害,被送上了绞刑架。
D. 《玩偶之家》中纯真善良的娜拉在看清海尔茂的本质后毅然离家出走。
12.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如何才能真正读懂《边城》。
13. 材料二中指出《边城》中形成了“独特的悲剧之美”,即“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请以主人公翠翠为例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边城》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摊开小说,读着读着,心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流淌。一种如沈从文写到的淡淡的“美丽的忧愁”溢上心头。
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
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两年前端午节划船、捉鸭竞赛,爷爷因喝酒忘了去接翠翠回家,二佬见天黑就派伙计送她回去,但翠翠却连二佬的模样都没看清。第二次是登门。二佬特地把爷爷的酒葫芦送回家中,翠翠把他当成“陌生人”,认不准是不是心中的“岳云”。第三次是相约。当年端午节,翠翠应二佬邀请到城里看赛事,却因听到“碾坊陪嫁”的事,堵气不理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第四次是路过。二佬沿河六百里寻找哥哥尸体而不得,后从川东押货回来路过渡口,“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跑掉了。”
当然,还有一种接触,是心灵碰触。二佬与天保赛歌,他晚上到碧溪崖上唱了半夜的歌。小说第十四节写到翠翠第二天醒来,跟爷爷说:“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绵,我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这是心灵对心灵的歌唱,是无迹无痕的心神交融,翠翠梦中听歌,平添了小说诗的意趣。
小说的设定,让二位主人公甚至连静静地坐下交换点内心真实念头的机会都没有,它只像一道清澈的溪涧,在生活中细细地从从容容地流来。沈从文为《边城》设下的基调是唯美的,二佬和翠翠的爱就像是一枚沾着晨露,迎着第一缕霞光,在山风中摇曳,欲开未放的花蕾。这也就是“诗化小说”特色所在、美之所在。
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第一次见面,二佬见天已黑,便叫翠翠到他家中去等爷爷来,翠翠以为他欺侮人,就轻轻地说了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二佬笑着说:“要耽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回到渡口,爷爷叫她,她不理爷爷,却轻轻地说:“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爱”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咬”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咬”字用神了!
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但也不是下笔成章、一挥而就的。黄永玉曾问过他,《边城》你改过多少遍?沈从文说,一百多遍吧。其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之甘苦,读者应细加体味。
(摘编自俞兆平《沈从文的<边城>及其美学追求》)
材料二: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
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节选自《名作欣赏》)
14. 下列对《边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
A. 《边城》故事并不复杂,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
B. 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有超越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翠翠与二佬傩送皆为善的化身。
C. 《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与讴歌,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
D.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理解这段话有助于把握《边城》内蕴。
1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正 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把主人公的爱情喻为沾着晨露、欲开未开的花蕾,旨在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
B. 材料一的第七段以“大鱼会咬你”为例,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
C. 材料二中,作者特别以《边城》的结尾为例,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
D. 材料二从作者创作和作品本身的故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内蕴。
1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
A. 《边城》称得上是一部诗化的小说,唯美的基调和悲剧的暗影,让人读来惆怅不已而又回味无穷。
B. 《边城》是沈从文呕心沥血之作,他曾把《边城》改过上百遍,读者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理解作品蕴藏的美。
C. 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湘西边民身上的勤劳、勇敢、纯朴等美德,发掘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
D. 《边城》的内蕴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
17. 文本一结尾提到“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请结合材料谈谈《边城》中“诗意之美”的具体体现。
18. 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背后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对于《边城》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两则材料的作者各持什么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边 城(节选)
河中划船的决了最后胜负后,城里军官已派人驾小船在潭中放了一群鸭子,祖父还不见来。翠翠恐怕祖父也正在什么地方等着她,因此带了黄狗向各处人丛中挤着去找寻祖父,结果还是不得祖父的踪迹。后来看看天快要黑了,军人扛了长凳出城看热闹的,皆已陆续扛了那凳子回家。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她记起祖父嘱咐她不要离开原来地方那一句话,便又为自己解释这想头的错误,以为祖父不来,必是进城去或到什么熟人处去,被人拉着喝酒,故一时不能脱身。正因为这也是可能的事,她又不愿在天未断黑以前,同黄狗赶回家去,只好站在那石码头边等候祖父。
再过一会,对河那两只长船已泊到对河小溪里去不见了,看龙船的人也差不多全散了。吊脚楼有娼妓的人家,已上了灯,且有人敲小鞶鼓弹月琴唱曲子。另外一些人家,又有划拳行酒的吵嚷声音。同时停泊在吊脚楼下的一些船只,上面也有人在摆酒炒菜,把青菜萝卜之类,倒进滚热油锅里去时发出沙沙的声音。河面已朦朦胧胧,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
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总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吊脚楼上唱曲子声音热闹了一些,只听到下面船上有人说话,……使用了不少粗鄙字眼,翠翠很不习惯把这种话听下去,但又不能走开。且听水手之一说楼上妇人的爸爸是七年前在棉花坡被人杀死的,一共杀了十七刀,翠翠心中那个古怪的想头“爷爷死了呢?”便仍然占据到心里有一会儿。
两个水手还正在谈话,潭中那只白鸭慢慢的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翠翠想:“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于是静静地等着。但那鸭子将近岸边三丈远近时,却有个人笑着,喊那船上水手。原来水中还有个人,那人已把鸭子捉到手,却慢慢的“踹水”游近岸边的。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那水上人说:“这家伙狡猾得很,现在可归我了。”“你这时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的本领。”水上那一个不再说什么,手脚并用的拍着水傍了码头。湿淋淋的爬上岸时,翠翠身旁的黄狗,仿佛警告水中人似的,汪汪的叫了几声,那人才注意到翠翠。码头上已无别的人,那人问:
“是谁人?”
“我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了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心里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老兄,你要怎么!”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又过了一阵,有人从河街拿了一个废缆做成的火炬,一面晃着一面喊叫着翠翠的名字来找寻她,到身边时翠翠却不认识那个人。那人说:老船夫回到家中,不能来接她,故搭了过渡人口信来告诉翠翠,要她即刻就回去。翠翠听说是祖父派来的,就同那人一起回家,让打火把的在前引路,黄狗时前时后,一同沿了城墙向渡口走去。翠翠一面走一面问那拿火把的人,是谁告他就知道她在河边。那人说这是二老告他的,他是二老家里的伙计,送翠翠回家后还得回转河街。
翠翠说:“二老他怎么知道我在河边?”
那人便笑着说:“他从河里捉鸭子回来,在码头上见你,他说好意请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爷爷,你还骂过他!你那只狗不识吕洞宾,只是叫!”
翠翠带了点儿惊讶,轻轻的问;“二老是谁?”
那人也带了点儿惊讶说:“二老你还不知道?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就是岳云!他要我送你回去!”
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文本二:
《边城》(话剧)第一幕
湖畔初会
[五月端阳,翠翠和祖父一同进城,到大河边去看划船。人很多,很拥挤,祖父却挤得不见了。]
翠翠(焦急地):爷爷怎么还不回来啊?他在哪里呢?(张望一阵,无奈地走到码头边,凝视着水中的白鸭)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
[水中的傩送敏捷地捉住了白鸭,湿淋淋地爬上岸,注意到岸上的翠翠]
傩送:你是谁?
翠翠:我叫翠翠!
傩送:翠翠又是谁?
翠翠: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傩送:你在这儿做什么?
翠翠: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傩送(一笑):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醉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翠翠: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傩送(皱眉思忖了一阵):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手指远方)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了傩送的好意,头一甩,生气地):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傩送(笑道);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不要叫喊!
翠翠: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散漫的灯光下,翠翠和傩送四目相对,害羞地低下了头,含笑地走开了]
[不一会儿,有人打着火把走来]
傩送家伙计(晃着火把,大叫着):翠翠,翠翠!
翠翠(娇憨地嚷着):爷爷,爷爷,我在这里!你怎么现在才来,我等了你好久!(当看到举火把的人不是爷爷,不大高兴地)是我爷爷——碧溪岨撑渡船的让你来接我的?
傩送家伙计:不是,是我家二老。
翠翠:二老是谁?
傩送家伙计(吃惊地):二老你不知道?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就是岳云!他要我送你回去!
翠翠:二老他怎么知道我在河边?
傩送家伙计(笑着):他从河边捉鸭子回来,在码头上看到你,他说好意请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爷爷,你还骂过他!
[翠翠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不作声地随着火把走去]
19.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吊脚楼上的人家、楼下船只上的热闹、水手谈话,表现了当地自然祥和的生活状态,为二老出场做了铺垫。
B. “假若爷爷死了?”这一突然间冒出可怕的念头,看似无来由,实际上是表现翠翠对祖父的依赖、担心。
C. 小说写翠翠与傩送见面,通过她从吃惊羞涩,再到默然无语,可以看出她的微妙心理:后悔、懊恼、自责。
D. 话剧《湖畔初会》写翠翠与傩送的见面背景,只用了“端阳、划船、人多、拥挤”等,寥寥数语就交代清晰了。
20. 下列对本文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河面、码头渐渐变得冷清,衬托了翠翠越来越焦急的心情,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反差,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B. 文中的黄狗形象忠诚又极富灵性,衬托了翠翠的天真、单纯,表现了人与物的亲密关系,使这里的风土人情充满和谐。
C.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运用环境描写,衬托翠翠想要回家的心理,也暗示了祖父年寿已高,未来暗淡。
D. 话剧“湖畔初会”省却了大量场景与人物心理的描写,只突出展现了原小说里主要人物之间的相见与冲突。
21. “误会”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手法,小说中写了翠翠误会二老、二老误解翠翠,这有何表达效果?请你赏析。
22. 有人说,话剧《边城》“湖畔初会”里的画线句改编得不佳,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语言表达
23. 阅读《边城》中的一段文字,以“戍军政府”的名义向茶峒军民发布一则简明的通知。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峒处在三省的交界点上。这里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路整洁风雅,吊脚楼______,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______。《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了脚拇指粗的钢索了。(), 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读过沈从文的《边城》《湘西》《湘行散记》等著作,他一片深情地把湘西一带的民情风俗、老幼贵贱的爱憎哀乐,写得______。沈从文的笔是彩笔,写出来的文章像画出来的画。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了韵味和神韵,轻妙而空灵。我想,是这块神奇的土地哺育了沈从文,使他______。有了沈从文,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2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色古香 明澈如镜 绚丽多姿 名声大噪
B. 古老沧桑 波光粼粼 千姿百态 声名鹊起
C. 古色古香 波光粼粼 绚丽多姿 声名鹊起
D. 古老沧桑 明澈如镜 千姿百态 名声大噪
2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B. 摆渡的还是个老人,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C. 老人还在那里摆渡,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没有的
D. 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没有的
26.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了轻妙空灵的韵味和神韵”。两句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B、B、【参考答案】①鸭子是大老捉回家的,说明大老和二老一样身手矫健;
②顺顺只因爷爷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便把鸭子给了爷爷,表现出顺顺慷慨仗义的性格特点;
③描写了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凸显人性善良美好的文本主旨;
④翠翠对祖父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表现出她不喜欢大老只喜欢二老的心理。、【参考答案】①农村形象:《阿Q正传》通过赵太爷等对阿Q的欺压,表现出中国农村封建专治、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特点;而《边城》节选部分通过对迎春和端午习俗等的描写,展现出边城军民和睦、官民同乐的社会环境特点。
②国民形象:《阿Q正传》通过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及王胡、假洋鬼子等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表现出欺软怕硬、自轻自贱、忍辱屈从、麻木愚昧等病态人格和心理;而《边城》节选部分通过描写顺顺得慷慨仗义、老船夫的质朴侠义、翠翠纯真善良等,表现出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特点。
③鲁迅重在“揭丑”,主要从“恶”的角度加以摧毁,沈从文重在“显美”,主要从“善”的角度进行诱导,但都是为了“重塑民族精神”。
【解析】1. 【试题分析】本文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表现出他粗鲁冒失的性格”错。原文“祖父当时不作声,等到那人回头又走过面前时,就一把抓住那个人,笑嘻嘻说:‘嗨嗨,你这个喽啰!要你到我家喝一杯也不成,还怕酒里有毒,把你这个真命天子毒死!’”,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个喽啰是帮助过翠翠的人,从爷爷和他说话的内容和“抓”“闪”的动作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是熟悉的人,爷爷这么做是和他开玩笑呢,爷爷是个幽默的人,而不是粗鲁冒失的人。
故选B。
2. 【试题分析】本文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让翠翠先邂逅大老又巧遇二老”错。原文提到了两次端午,第一次端午邂逅了二老,二老好心请翠翠去家里歇歇,并等爷爷来,翠翠不明白,还以为他是坏人;第二年端午碰到下雨,去顺顺家躲雨,邂逅了大老。
故选B。
3. 【试题分析】本文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形象的作用的分析能力。
从“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以及后来二老在端午节捉鸭子来看,大老和二老都是捉鸭子能手,身手矫健。
从“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三角粽”“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中可以看出,顺顺非常的仗义,因为爷爷和翠翠过的日子很清贫,所以便把鸭子送给他们改善生活,外加赠送三角粽,从而也体现湘西淳朴的风土民情,人性美好的社会风气。
从“‘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不高兴,便唱起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声音虽然哑沙沙的,字眼儿却稳稳当当毫不含糊”“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可以看出,翠翠因为爷爷开玩笑的试探她而不高兴,说明她不喜欢大老。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
农村形象:《边城》“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与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很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可以看出,湘西人民对于传统的端午节过的很有仪式感,写到了端午节捉鸭子、赛龙舟、包粽子等,以及当地的驻军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节目的愉快,还赞助鸭子作为比赛项目。
《阿Q正传》,赵太爷应该算是在阿Q所生活的地方,一个最具有权势的人,是所有未庄的居民都崇拜和憧憬的对象。因为有钱、有权利、有大房子、有文化,所以可以有身份、有尊严、有剥削他人的可能。赵太爷是未庄的强权者,能够压迫阿Q,压迫未庄的所有弱者,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封建意识形态的人物。在小说当中,赵太爷表现出了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意识的绝对维护,比如,讨厌假洋鬼子;对假洋鬼子的假辫子表现出了反感;反对革命。但是关于革命,赵太爷在最初的反对过后,又为了赚取自身的利益而反而“投身革命”,这种腐朽的自保观念,也是赵太爷具有强烈封建意识的表现之一。
国民形象:《阿Q正传》中不论是假洋鬼子还是赵秀才,都出身于封建大家庭,是富裕阶级的成员,与底层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彻底对立的。从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的身上,都看不到他们对劳动者的同情和爱护。假洋鬼子虽然接收了外国教育,学习了自由、平等,但是骨子里仍然带有统治阶级的优越感。看不起阿Q,用手里的权杖敲打阿Q,追骂阿Q,并且认为阿Q没有资格参加革命,将阿Q打出门去。
阿Q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阿Q能够自己贬低自己,而且在自轻自贱了之后,还能够认为这种轻贱使自己的“地位”更加向上。比如,在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头的时候,阿Q就自己说自己是“虫豸”,将自己贬低为“虫豸”希望别人放了自己。并且在轻贱自己为“虫豸”之后,又犯了自尊自大的毛病,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所谓的“第一个”就是无上的荣耀,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边城》中,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三角粽。老爷爷摆渡不肯收钱,翠翠天真烂漫,对二老的感情真挚又羞涩,都能体现湘西人民的质朴。
《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主要是“揭丑”。鲁迅不仅从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方面对封建制度加以揭露,而且着重揭露了封建制度用其整个反动思想体系,给劳动人民套上的精神枷锁。
《边城》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
5~8.【答案】C、C、【参考答案】①突出了二老的善良与宽厚:他关心翠翠,笑对误解和狗吠,用好心猜度别人的嗔怒。
②表现了翠翠的纯真,为下文写翠翠害羞做铺垫;
③引发了人物的心理波澜,增强了小说的起伏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参考答案】确实不佳。
①画线句是写人两心相印、含情脉脉的情状。
②前写两人初见,翠翠还在防备着对方,不可能一下就会两心相悦,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③原小说写翠翠警告狗别白费口舌,而傩送放肆地笑着走开,这样情节衔接自然顺畅,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可以看出她的微妙心理:后悔、懊恼、自责”错误,通过小说前面的描述可知,她这时才知道那人是有着岳云美名的二老,通过她的从吃惊羞涩,再到默然无语,这说明傩送在她的心里投下了一道美好的影子,理解为“后悔、懊恼、自责”偏颇。
故选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暗示了祖父年寿已高,未来暗淡”错误,此处的环境描写一方面写出祖父年事已高,另一方面写出天色已晚,翠翠想要回家,却不见祖父来接,因此担心祖父,“未来暗淡”解读过度。
故选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
人物形象上,由“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翠翠误会了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心里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可知,翠翠误会了二老的好意,因此骂了他;由“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可知,二老虽然挨了骂,但是依然笑着对待误解,对待狗对他吠,从中可见二老是一个善良宽厚之人。
人物和情节上,“心里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通过误会写出了翠翠的纯真,为下文写“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做了铺垫。
人物心理和情节上,翠翠误会了二老,因此骂了他,听到“那人”的解释,明白了二老是个什么样的人,“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这说明误会使翠翠心底生起了波澜,推动了下文翠翠与傩送二老未曾言明的爱情情节的发展。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原文是“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来”“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通过狗、翠翠、傩送的语言、动作,写出了翠翠因为内心对陌生人的防备和其它原因误会二老,二老笑着对待误解的情景,比较符合生活中人物的心理和逻辑。
而“翠翠和傩送四目相对,害羞地低下了头,含笑地走开了”写两人一见钟情,两心相印的情状,不符合当时翠翠防备人、误会人的心理。因此不好。
9~13.【答案】B、D、D、【参考答案】①体会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②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并重新融合;③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参考答案】①翠翠经历种种不幸后,怀着对爷爷的伤悼和对二老的系念守着渡口。(答出翠翠的悲剧经历即可)②边城的自然风物、翠翠的善良美丽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使悲哀潜藏在表象之下,散发着淡淡的忧郁感,哀而不伤。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詹姆逊认为”错误,原文为“在他看来,第三世界文本中总存在一个大写的异己读者,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以个人命运来投射整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詹姆逊是就整体第三世界文本来说的,没有单独提到《边城》。
故选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决定着作品必然的悲剧走向”错误,原文为“‘真’推动了悲剧的走向”“命运真实而无端的前进破坏了美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冲突,一步步推向必然的‘悲剧’”,是“推动”,不是“决定”。
B.“由于作者的乡愁本身是虚构的,所以读者无法在逆向的解读中触摸真实的原乡”错误,文中相关内容为“关于乡愁,关于故乡的回忆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虚构。……在对‘乡愁’的抒写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原原本本地再现故乡的原貌已经是不可能的”,作者乡愁的虚构与作品艺术的真实是不矛盾的,作者乡愁的虚构与读者的阅读感受及收获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读者可能从作品艺术的真实里触摸真实的原乡。选项强加因果,于文无据。
C.“……就能……”错误,原文为“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是“很难”,据此可知“体会《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不是“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的充分条件,选项逻辑错误。
故选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中“美”与“悲”的辩证关系为,“美”与“悲”是相互交织难舍难分的,“美”是悲剧形成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悲”也推动着“美”的纵深发展,成为审美中的重要元素。
D.“纯真善良的娜拉”为“美”,而“毅然离家出走”并不是“悲”,故不能反映“美”与“悲”的辩证关系。
故选D。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可概括出,体会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
结合“我们所要努力探寻的是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在重新的融合中让其真理内容自在地表征出来”可概括出,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并重新融合;
结合“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文字充满张力,彰显着‘所说’和‘所示’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可概括出,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能依据文本进行解读的能力。
《边城》中的悲剧,最主要的是翠翠的悲剧,翠翠是一个遗孤,淳朴善良美丽,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母爱的缺失,对一个少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傩送和天保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却和傩送相爱。天保后来外出闯滩意外死亡,傩送最后也选择孤独地出走,不知道飘泊到什么地方。爷爷最后也离开了人世,翠翠在经历种种不幸后,怀着对爷爷的伤悼和对二老的系念孤独守着渡口。
“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体现在《边城》中即是,“在小说中,边城的自然风物是美的,人物全部都是良善的,悲哀潜在美的表象下,没有那么浓重强烈,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忧郁感,正所谓‘哀而不伤’,更具有良好的审美体验……它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由此可知,边城的自然风物、翠翠的善良美丽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使悲哀潜藏在表象之下,散发着淡淡的忧郁感,哀而不伤。
14~18.【答案】A、D、D、【参考答案】①人物形象:翠翠与二佬是善的化身,身上闪耀着人性之美
②情节特点:小说没有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摒弃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
③叙述特色:注重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写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认为是“不凑巧”,使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②材料二认为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没有矛盾冲突”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A。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A.“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错误,目的是表明《边城》“唯美”“诗化”的特点,相关内容在第六段;
B.“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错误,结合该段开头的观点句可知应是分析论证“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
C.“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错误。文章第二自然段开头就提出“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和“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的观点,紧接着就以《边城》结尾为例,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可见作者以《边城》的结尾为例,并不是为了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而是为了论证挖掘文章内蕴,要透过人生视景和人物的性格心理等这个观点。
故选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错,原文为“《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
由“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得出(1)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翠翠与二佬是善的化身,身上闪耀着人性之美。
由“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第二次是登门……第三次是相约。……第四次是路过。……”“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得出(2)情节特点:小说没有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摒弃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
由“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爱”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咬”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咬”字用神了!”得出(3)叙述特色:注重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写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材料探究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材料一第二段“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得出答案。
(2)由材料二结尾段“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得出答案。
19~22.【答案】C、C、①突出了二老的善良与宽厚:他关心翠翠,笑对误解和狗吠,用好心猜度别人的嗔怒。
②表现了翠翠的纯真,为下文写翠翠害羞做铺垫;
③引发了人物的心理波澜,增强了小说的起伏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确实不佳。
①画线句是写人两心相印、含情脉脉的情状。②前写两人初见,翠翠还在防备着对方,不可能一下就会两心相悦,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理。③原小说写翠翠警告狗别白费口舌,而傩送放肆地笑着走开,这样情节衔接自然顺畅,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解析】1. “可以看出她的微妙心理:后悔、懊恼、自责”错误,通过小说前面的描述可知,她这时才知道那人是有着岳云美名的二老,通过她的从吃惊羞涩,再到默然无语,这说明傩送在她的心里投下了一道美好的影子,理解为“后悔、懊恼、自责”偏颇。
2. “暗示了祖父年寿已高,未来暗淡”错误,此处的环境描写一方面写出祖父年事已高,另一方面写出天色已晚,翠翠想要回家,却不见祖父来接,因此担心祖父,“未来暗淡”解读过度。
3. 略
4. 略
23.【答案】答案 (示例)
通知
茶峒军民人等:
为增加端午节的愉快起见,本政府决定,今年端午节龙船赛之后,设水中捉鸭游戏。河中颈脖上缚红布条子的雄鸭,尽军民人等自由泅水捕捉,捉到后归为己有。特此告知。
戍军政府
××年五月初一
【解析】“通知”是一种常用的实用文体,撰写通知时应注意,格式要正确,内容要明确,语言要符合这种文体的用语习惯。解答本题要从语段中筛选有效信息,要把握的关键信息有“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把这些信息整理清楚,然后准确表达即可。
24~26.【答案】A、B、①原句把“轻妙而空灵”抽出,放在句末,强调了沈从文文章的轻妙空灵的特点,改句是普通叙述,没有强调。②原句在“轻妙空灵”中加上“而”,拉长了音调,语气更为舒缓,抒情性更强。③原句把句子分成三个短句,显得活泼灵动,与整段话的风格更和谐。
【解析】1. 第一处,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强调古雅。古老沧桑:指历史悠久,历经沧桑,更强调古旧。结合语境“青石道路整洁风雅”“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可知,此处说的是吊脚楼古雅,故此处选用“古色古香”。第二处,明澈如镜:指某个物件明亮而清澈,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强调河水明亮而清澈。波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强调河水明净。语境说的是河水明亮清澈,故此处选用“明澈如镜”。第三处,绚丽多姿:形容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前者更突出文学形象的鲜明,故此处选用“绚丽多姿”。第四处,名声大噪:指名声广泛地传播开去,重点在广泛。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重点在突然。语境说的是沈从文的名声传播得很广很远,故此处选用“名声大噪”。
2. 第2段文字讲的是茶峒已经不是沈从文《边城》里的茶峒,而是茶峒的现实情况。所以,在茶峒河渡口摆渡的已经不是《边城》中的“爷爷”这一虚构人物,而是另外一个老人,是真实的人物。所以,排除A、D两项,因为这两项中的“爷爷”是指《边城》中的“爷爷”。C项中的“老人还在那里摆渡”中的“老人”也是指《边城》中的“爷爷”。排除C项。
3. 原句跟改句相比,表达有三处不同:一处是把“韵味和神韵,轻妙而空灵”被改成了“轻妙空灵的韵味和神韵”;二是改句把原句“轻妙而空灵”中的“而”改丢了;三是原句是三个短句,改句是两个句子。从强调内容分析:原句在表达时,把“轻妙而空灵”专门抽出,放在句末,起到强调作用,强调沈从文文章具有“轻妙而空灵”的特点。改句把原句的“韵味和神韵,轻妙而空灵”换成了一个偏正短语“轻妙空灵的韵味和神韵”,“轻妙空灵”作定语,修饰“韵味和神韵”,这样一改,句子就成了普通的叙述句,没有突出强调沈从文文章具有“轻妙而空灵”这一特点。从音调和语气分析:原句“轻妙而空灵”中的“轻妙”和“空灵”之间加上“而”字,拉长了音调,语气更为舒缓,抒情性更强。从句式分析:原句是三个短句,显得活泼、灵动,与整段话的风格更和谐;而改句是两个句子,句式没有原句活泼。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