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天下为家”的含义是( )
A. 天下为大家所共有
B. 天下为一家所私有
C. 天下一家和睦团结
D. 天下处处可以成家
2. 据《礼记·礼运》记载:夏朝建立后,“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3. 下边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选举制
4.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营丘”位于今天的( )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山东省
5.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6.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外族入侵
B.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C. 奴隶起义
D. 统治者的暴政与昏庸
7. 关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局面,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
②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③争霸过程中,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在商周时期,下列哪一器物逐渐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
A. 青铜器 B. 甲骨文字
C. 美玉器 D. 象牙雕刻
9. 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还没有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B. 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C. 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D.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文字
10. 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这件事发生在(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11. “其一《田论》,立定废井田、开阡陌、田得买卖之法令;其二《赋税论》,抛弃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使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之新法。如此则民富国亦富。”材料说明了商鞅变法着重运用的方式是( )
A. 立法 B. 宣传 C. 教育 D. 强制
12. 下表反映出都江堰( )
时 间 战国 清朝 2019年
灌溉面积/亩 50~60万 300多万 1 000多万
A. 历史悠久 B. 结构精巧
C. 功能综合 D. 造福千秋
13. 老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煮小鱼,要拿捏分寸,掌握火候,不能操之过急。这反映了老子( )
A. 以德治国的思想 B. 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
C. 主张“无为而治” D. 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
14. 下表所列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A. 顺应自然 B. 以德治国 C. 加强法治 D. 以民为本
15.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这种辩证法思想出自( )
A.《孔子》 B.《离骚》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18.下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 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
1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派林立。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主要主张是( )
A.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B.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C.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主张“仁政”治国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0.某校七年级(3)班同学举行了一次“班级管理”的主题班会,李怡同学主张“制定严格的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可能影响李怡同学主张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 )
A.庄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二、非选择题
21.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传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2)材料二反映出首领产生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为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主张是孔子哪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代表人物 治国思想
孟子 实行①________
墨子 “兼爱”“非攻”;②____________
庄子 治国要③____________
韩非 强调④________,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⑤__________专制统治
材料三 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搜寻到诸子百家思想的痕迹。比如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素质教育;依法治国、与时俱进;难得糊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团队精神……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
1-5BBBDB 6-10DAACD 11-15ADCDC 16-20CCDCD
21、(1)禅让制。
(2)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3)西周;分封制。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2、(1)以德治国(或为政以德)。“仁”。
(2)①仁政 ②选贤与能 ③顺应自然和民心 ④以法治国 ⑤中央集权
(3)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