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2023七下简约课堂(精品课件+背记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2023七下简约课堂(精品课件+背记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30 21:07:4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背记与检测
一、2022版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思维导学:
三、背记要点:
1.科技发明
造纸术 概况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且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活字印刷术 概况 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木活字、铜活字
传播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影响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指南针 发展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罗盘)
应用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传播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 发明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应用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时发明了火铳。 关键信息元代、火药、武器、火铳
传播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中外交通
(1)陆路: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海路:宋代的海路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解释】
1.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四个角度回答)
提示:①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③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④对外交往:对外交往增多,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丰富本民族文化。
2.宋代海路交通发达的原因
(1)西北陆路交通的不畅,促进了海路交通的发展。
(2)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展。
(3)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发展海路交通提供了技术保证。
(4)两宋政府实行积极的开放性航海贸易政策。
(5)宋代中国人地理知识的扩充也是海上交通繁荣的条件之一。
四、课堂检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选择题
1. (2022年四川南充)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航行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是用于航行,B项正确;火药用于军事,排除A项;印刷术利于文化的传播,排除C项;造纸术用于书写,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年四川雅安)美国学者卡特说:“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他的表述主要体现了中国四大发明的
A.发明过程B.传播途径C.先进程度D.世界贡献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发展的影响,D项正确;发明过程、 传播途径、 先进程度题干未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3.(2022年北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表①处应为
科技成就 传播及影响
造纸术 8世纪传播到阿拉伯地区,新型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纸草纸
① 14世纪初传到欧洲,对其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
《本草纲目》 17世纪被翻译为拉丁文等文字,促进了欧洲植物学的发展
A.《齐民要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农政全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后来传到欧洲,对其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B项正确;《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所著农业著作,排除A项;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排除C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农学作品,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年四川乐山)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材料中作者讨论的是中国古代的
A.文学成就 B.军事力量 C.科学技术 D.政治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科学技术的发明对世界学术、战争、航海事业的影响,C项正确;“火药和磁石”与文学成就无关 ,排除A项;印刷术与军事力量关联不大,排除B项;“印刷术、火药”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
①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②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
③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④远洋航海能力大为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远洋航海能力大为增强,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是衰落的原因,而不是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展的表现,排除包含②的ABD项。故选C项。
材料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泉州城是世界闻名的古城,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泉州城市布局的变化。概述泉州在宋元时期的贸易地位。
材料二 下面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展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泉州申遗文本(2020版)》
(2)根据材料二的遗产展示,选择至少一处遗产分析泉州成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原因。
【示例】我选②⑥。原因:市舶司、南外宗正司等的设置,体现了政府重视与鼓励海洋商贸,加强对海洋商贸的管理;政府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
【答案】(1)变化:泉州城市布局由布局严整到布局比较随意;商业区明显增多且分布广泛;出现专供外国人居住的区域和与其相关的宗教建筑;出现多个特定的国内和国外货物集散点。地位:泉州是宋元时期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2)【示例一】我选 。原因:泉州周边手工业发达,为海洋商贸提供了丰富的商品;泉州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货物的运输。
【示例二】我选⑦ 。原因:泉州拥有各类文化及宗教场所,展现了泉州包容的文化心态和宏大的国际视野。
7.(2022年辽宁营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礼德文化 育人铸魂】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根据材料一,这两则名言体现的是哪个学派的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一中任选一位人物简述他的思想主张。
【科技创新 共同发展】
材料二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瑰宝 健康固本】
材料三 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中医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请根据材料三,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的体操名称。
(4)丰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1)儒家(儒家学派);孔子:仁(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或孟子: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得民心者得天下)(选择材料中一位思想家,答出他的任意一点主张,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 火药(火器;火药武器;图四);(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造纸术(图一)或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图二) 指南针(罗盘;图三)
(3)五禽戏
(4)保护、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解析】
(1)根据“孔子、孟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得民心者得天下。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发明是火药,图四反映的是火药武器。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发明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图一反映的是造纸术。图二反映的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指南针,图三反映的是指南针。
(3)根据材料三“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的体操是五禽戏。
(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保护、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背记与检测
一、2022版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思维导学:
三、背记要点:
1.科技发明
造纸术 概况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且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活字印刷术 概况 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木活字、铜活字
传播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影响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指南针 发展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罗盘)
应用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传播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 发明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应用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时发明了火铳。 关键信息元代、火药、武器、火铳
传播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中外交通
(1)陆路: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海路:宋代的海路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解释】
1.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四个角度回答)
提示:①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③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④对外交往:对外交往增多,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丰富本民族文化。
2.宋代海路交通发达的原因
(1)西北陆路交通的不畅,促进了海路交通的发展。
(2)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展。
(3)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发展海路交通提供了技术保证。
(4)两宋政府实行积极的开放性航海贸易政策。
(5)宋代中国人地理知识的扩充也是海上交通繁荣的条件之一。
四、课堂检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选择题
1. (2022年四川南充)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2.(2022年四川雅安)美国学者卡特说:“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他的表述主要体现了中国四大发明的
A.发明过程B.传播途径C.先进程度D.世界贡献
3.(2022年北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表①处应为
科技成就 传播及影响
造纸术 8世纪传播到阿拉伯地区,新型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纸草纸
① 14世纪初传到欧洲,对其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
《本草纲目》 17世纪被翻译为拉丁文等文字,促进了欧洲植物学的发展
A.《齐民要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农政全书》
4.(2022年四川乐山)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材料中作者讨论的是中国古代的
A.文学成就 B.军事力量 C.科学技术 D.政治制度
5.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
①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②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
③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④远洋航海能力大为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材料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泉州城是世界闻名的古城,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泉州城市布局的变化。概述泉州在宋元时期的贸易地位。
材料二 下面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展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泉州申遗文本(2020版)》
(2)根据材料二的遗产展示,选择至少一处遗产分析泉州成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原因。
【示例】我选②⑥。原因:市舶司、南外宗正司等的设置,体现了政府重视与鼓励海洋商贸,加强对海洋商贸的管理;政府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
7.(2022年辽宁营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礼德文化 育人铸魂】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根据材料一,这两则名言体现的是哪个学派的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一中任选一位人物简述他的思想主张。
【科技创新 共同发展】
材料二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瑰宝 健康固本】
材料三 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中医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请根据材料三,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的体操名称。
(4)丰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简约课堂
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
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学会运用泥活字板、南宋持罗盘陶俑等史料,了解和认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形成证据意识。(史料实证)
(2)通过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元朝对外贸易路线,感受元朝发达的中外交通。(时空观念)
(3)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初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核心素养
隋唐时期
雕版印刷的不足之处
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什么技术?
时代
雕版印刷术——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局部)
【唐】《金刚经》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
雕版印刷品
费工费时,费力, 不容易修改,需要大量木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
新知讲解
发明者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说说上图中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流程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北宋 毕昇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2.活字印刷术
隋 唐
宋 代
元 代
元朝 中期
雕版印刷术
(泥)活字印刷术

木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法
铜活字印刷术
梳理 印刷术的发展史
转轮排字法(元代 王祯)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传播者:
阿拉伯人
经过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13世纪,传入朝鲜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对人类的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活字印刷术的影响(贡献)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当代毕昇”。他应用自己的发明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形成产业,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
印刷术在今天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北宋末年,运用到航海领域
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
司南(模型)
舟师(掌舵者)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朱彧《萍州可谈》
为什么在宋代指南针被迅速应用于航海领域?
宋代有发达的造船业,而且海外贸易繁荣
目标导学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
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指南针的传播与影响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
南宋时期,发明了突火枪。(枪炮始祖)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宋代火器(模型)
元代火铳
3.火药的发展历程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美国学者德克·海德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火药的传播与影响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科技繁荣的宋代
议一议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
  
 
毕昇
王祯
(1)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
(2)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3)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
(5)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
高铁: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移动支付:轻轻一扫,交易完成
共享单车:第三大城市出行方式
网购:动动手指买遍全世界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最爱的中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在国外青年“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的采访中,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②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目的),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③元代陆路交通的路线: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元朝建立遍布全国的驿站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目标导学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交通
①宋代海路形成多条航线: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③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
④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这一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的条件是什么?
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发展;(使用指南针、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统治者的重视。
2.海上交通
外国
中国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农业生产技术
天文历法
手工业生产技术
天文
药物
数学
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来。
历法
……
特点?
双向交往 互通有无
3.发达交通的影响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发展的进程。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
科技
交通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火药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三大发明撼世界
两条丝路连西东
四通八达的驿站
应用军事
应用航海
应用文教,提高效率
频繁的海上贸易
板书设计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北京2022年8月18日电 (记者邱海峰)记者16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一批实打实、沉甸甸的发展成果。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
2023年, “一带一路”发展蓝图起笔有力,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一带一路”的发展暖流从太平洋涌向世界,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课堂检测
1.(2022年江苏连云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用胶泥制坯,一坯刻一字,成为字印……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A. 拓印刻石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雕版印刷术 D. 双色套印法
2.(2022年四川南充)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B
B
3.(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出现于某一朝代。该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宋朝
D
课堂检测
4.(2022年河南)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发明 B.印刷术的改进
C.科举制的确立 D.宋词的繁荣
5. (2021·山西)《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