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09:49: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
第一组: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4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⑤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捧。⑥馀甘:即橄榄。
1、下列加点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鸣佩环,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B、山八九折 斗折蛇行
C、书以付过 以其境过清 D、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喜可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
②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答:
3、下列对【甲】【乙】两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出了水声悦耳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B.“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C.“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绘出了潭水之深;“雪溅雷怒”写出了水急、声响如雷的特点。
D.《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游白水书付过》是北宋苏轼的作品,两人都“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员,除此外还有韩愈、欧阳修、曾巩、杜甫等也是。
4、【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第二组:阅读[甲] [乙] 两段选文,完成1-4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2分)
(1)不可名状 ( )   (2)悉皆怪石 ( )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 (4) 往来翕忽(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甲文: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的特点,用了侧面描写 的方法
B. 乙文:写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C.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D.乙文元结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4.【甲】文和【乙】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2分)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游黄溪记(节选) 柳宗元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①。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②,与山升降。其缺者③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④,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⑤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⑥。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选自《柳河东集》有删节)
注解:①黄神祠:黄溪居民为黄神立的祠堂。②丹碧之华叶骈植:丹碧,形容两座山的红花绿叶。骈植,并行种植。③其缺者:指缺花叶之处。④黄神之上:从黄神祠沿溪水溯源而上。⑤其略:指初潭的大概轮廓。⑥黛蓄膏渟: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颜料。膏,油脂。渟(tíng),水停止不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水尤清冽 尤:格外 B. 溪水积焉 焉:兼词,于此,在这里C.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状:形状。 D.悄怆幽邃 邃 :深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石潭记》作者按游览观察的顺序,非常自然: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B.《小石潭记》抓住景物特征,精细生动地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被贬后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C.《游黄溪记》用四幅画面描摹黄溪初潭的美景:写高山如剖瓮,二写潭水似黛膏,三写日影若白虹,四写石下有鱼儿,全用比喻,手法神奇,蔚为壮观
D.《游黄溪记》作者探幽赏奇,欣然自适,似无发挥,而兴会心得,夷然自信。其艺术老到,浅而深,奇而实,得心应手,触处适源,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4. 【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游历山水时,作者的内心情感往往会受到外界景物的触发。你觉得甲乙两文中柳宗元的心境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组: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跋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节选自《上方山记》)
【注释】①跋: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北斗星)
C.方叹峰之奇(正当) D.余不能悉记也(全部)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2)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2分)
3.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甲】文描写小石潭的周围事物,表达了被贬后的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
B.【乙】文描写上方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C.【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甲】【乙】两文都是山水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美景。
4.【甲】【乙】两文虽然同为山水游记,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试分析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答案

第一组:答案: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鼓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
1、(2分)B
2、(4分)①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3、(3分)D
4、(2分)《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游白水书付过》文中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表达了东坡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组:答案
译文: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
1、(1)说出 悉:都
2、答案 :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3 C【点拨】此句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情态。
4.①借景抒情。【甲】借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②动静结合。【甲】文中“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突出了潭水的清澈【乙】文中“清流触石,洄悬激注”,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流湍急、水势浩大的特点。
第三组:答案
译文:黄溪距离永州城约七十里,由东屯向南行走六百步,就到达黄神祠。黄神祠后面的高山陡峭险峻,犹如两面站立的高墙,山上并排生长着红花绿草,这些花花草草顺着山势蜿蜒起伏,或升或降,或沉或浮。那些没有花草的地方,则是悬崖峭壁和各种岩洞。黄溪水底铺满了小石头。过了黄神祠,提起裤脚涉水八十步,来到初潭,(这里的景致)新奇美丽,美得几乎让人无法形容。初潭的大概轮廓像一个剖开的大瓮,侧壁高达千尺。溪水汇聚在这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水流疾速,像一道白虹,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有数百尾鱼儿游来游去,相聚在石头底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状:形容。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8分)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有几百尾鱼儿正游来会聚在石头下。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解析】“日影若白虹”概要有误,细读原文,应是溪水与日光相互作用的结果:“全用比喻”是以偏概全,“石下有鱼儿”未用比喻。
4.同:两篇文章都是山水游记,都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时所作,内心抑郁苦闷,融情入景,把自身遭际和主观情感融入山水之间。
异:《小石潭记》中作者有心借山水美景排遣心中郁闷,所以,初发现小石潭美景时感到愉快,但后来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一经寂寥凄清的环境激发,遭贬谪后内心的忧伤凄苦就再无法排遣;《游黄溪记》侧重写初谭的奇丽,“山舒水缓”,山水的幽静,表现他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寄托,内心渐趋平静的思想感情。
第四组:答案
译文:三步一弯五步一折,抬头看太阳,一会在东边一会在西边。脚跟一会高一会低,才感叹这座山峰的奇异,另一座又跳了出来。走一会歇一会,到达了欢喜台。回头看看,好像螃蟹在谭底爬行,从井中汲水,以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它的山峰变幻多姿,有的像城楼,高低城墙栏杆都具备。有的像洁白的莲花,下面承接黄色的基座。我不能一一详细记录。
1. B
2.(1)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2)用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
3. D
4. 【甲】文通过写景,表达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乙】文通过写景,表达了对上方山景物的赞叹、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