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七)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七)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1 11: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师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七)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著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有举世无双的大穿洞景观。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在晴天早晨会出现阳光穿过穿洞投射出光柱的景象,被当地人称为“格凸神光”(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格凸神光”景观
1.穿洞所处的山体走向最可能是“格凸神光”景观
A.南北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东西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2.在晴天早晨,随着时间推移,从穿洞中投射出来的光柱位置
A.由江面移到穿洞对面的山腰 B.由穿洞对面的山腰移到江面
C.一直位于江面 D.一直位于穿洞对面的山腰
藏东南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流域泥石流频发,极端泥石流事件输送巨量泥沙进入河道,常形成堰塞体。堰塞体稳定后,河床即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形态。下图示意帕隆藏布干流纵剖面。据此完成3~5题。
向下游距离/km
3.堰塞体稳定后对帕隆藏布下游的影响是
A.调节作用增强,流量相对稳定 B.整体落差增大,河流下蚀增强
C.带来大量泥沙,河床淤积抬高 D.河流水量增加,流域面积扩大
4.图中稳定的堰塞体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帕隆藏布河道由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藕节状”形态的过程是
A.河道侵蚀—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
B.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河道侵蚀—湖面变宽
C.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
D.湖面变宽—湖区泥沙沉积—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
顶级群落是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发展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群落。这是一种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成熟的生物群落。人类不同程度的干扰会对群落演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正向干扰或小强度范围内的逆向干扰下可以保持进展演替,一旦逆向干扰强度超过阈值,演替就会停滞,甚至出现逆行演替的情形。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山地植物群落在人类不同干扰程度下的演替过程,由于环境差异,生长不同的植被。据此完成6~8题。
6.该研究区的顶级群落是
A.灌草群落 B.蒙古栎林群落 C.白桦林群落 D.阔叶红松林群落
7.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旱生系列、中生系列、湿生系列分别出现的地形是
A.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
B.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山地中下部和缓坡
C.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
D.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地势较高的岗脊
8.同一系列中,类型三植被与类型二植被相比
A.更耐贫瘠 B.更耐干旱 C.更喜光照 D.更喜湿润
亏水灌溉是指在农作物可承受范围内,适度减少灌溉水量的灌溉方式,在作物生长前期进行适度亏水灌溉,后期复水可实现补偿性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019年,某实验团队在青海省进行亏水灌溉实验,牧草于5月18日播种,9月15日收获。下表为牧草拔节期不同灌溉方式与土壤平均温度实验数据表,下图示意牧草种植期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充足灌溉 轻度亏水灌溉 中度亏水灌溉 重度亏水灌溉
土壤表层 13.7℃ 14.6℃ 15℃ 15.4℃
30cm土层深度 13.6℃ 14.3℃ 14.6℃ 14.9℃
9.灌溉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关联性是
A.灌溉水量和土壤温度两者呈正相关 B.亏水灌溉增大土壤垂直方向温差
C.土壤表层温度受灌溉水量影响较小 D.亏水灌溉总体上降低了土壤温度
10.与充足灌溉相比,亏水灌溉
A.增大土壤的昼夜温差 B.显著加大土壤蒸发量
C.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 D.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11.该实验牧场最适宜进行充足灌溉的时间段是
A.5月下旬 B.6月中旬 C.7月下旬 D.8月中旬
南极机场要靠冰面来承重承压,南极冰盖又处于不断变化与运动之中,极不稳定,修建难度极大,尤其是永久机场。蓝冰是一种特殊的冰,其形成主要经历降雪、粒雪化、成冰等漫长过程,冰层内部气泡不断减少,在光线的散射作用下形成视觉上的蓝色冰层。蓝冰上适宜修建永久机场。2018年11月,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千米的蓝冰上,论证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这里处于南极冰盖边缘,下降风盛行。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南极航空运输相比,南极海运
A.运行时间短 B.运输效率高 C.覆盖范围广 D.港口基础设施完善
13.建设我国首个蓝冰机场,要求选址地
①海拔高气温低,冰层较厚②冰盖运动较均一,流速较大③对冰面进行平整,达到起降要求④增大冰面摩擦,保证起降安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推动衢州在杭州建设“创新飞地”。浙江省着眼于山区与沿海优势共同发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区、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等共建平台,成效显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国家选择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共同富裕上的探路先锋。据此完成14~16题。
14.与江苏省对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为浙江省
A.经济区域差异小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地域单元更复杂 D.气候差异更显著
15.相对于山区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的主要优势是
A.利用沿海的生态优势 B.便于引进优质产业和人才
C.利用便利的海运优势 D.便于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
16.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
A.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B.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C.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D.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岭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主峰太白山具有典型的植被带谱、第四纪冰川遗迹等独特地理景观,成为理想的研学实践基地。2021年夏天,某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太白山开展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观察到了山脊线南北的林线差异及壮丽的云海景观。
材料二 在研学实践中,学生发现山脊线A侧有云海,B侧无云海(图1)。为探究云海形成原因,实践小组实地测量了经纬度(33°59'43"N,107°48'14"E)、风向(在鞍部测得的风向是东南风)、风速(2m/s)等数据,并绘制了“秦岭南北650hPa风场和云中液态水含量分布图”(图2)。其中,“云中液态水含量比例”是指每千克湿空气总质量中云液态水的质量比。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夹角,范围为0°~360°。
图1 太白高海拔地区植被与地貌景观图
图2秦岭南北650hPa风场和云中液态水分量分布图
(1)判断图1中云海相对于山脊的方位,并结合图2分析云海形成的原因。(7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①处石海的成因。(2分)
(3)描述山脊两侧林线的高低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海洋热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极端高温事件。北部湾是一个半封闭边缘海湾,拥有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2019年1月至4月,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东方海洋站通过监测,判定附近海域发生了自198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海洋热浪事件。据研究,此次海洋热浪事件主要与中国近海加速增暖、东亚冬季风减弱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有关。右图示意北部湾位置。
(1)分析有利于北部湾渔场形成的自然条件。(2分)
(2)分析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对北部湾海洋热浪事件的影响。(6分)
(3)提出北部湾地区为减少海洋热浪对当地海产养殖业的影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2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老虎是大型山地林栖食肉动物,活动范围较大,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河岸森林是重要栖息地。20世纪以前,我国大部分的森林里都生活着老虎,其中华南虎数量最多。而今,老虎成为珍稀濒危物种。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主要类型老虎的分布示意图。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老虎觅食的范围存在差异。为保护野生东北虎,研究者采用红外触发相机等科学技术,通过长期追踪监测准确探明东北虎种群现状与趋势变化,为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东北虎的数量有所增长。
(1)描述我国老虎分布范围的变化特点。(4分)
(2)比较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北虎觅食范围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工程机械是指用于各类基础建设工程施工作业的机械和设备。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了三线建设,众多国营大厂流入湖南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生产在此萌芽。如今,工程机械制造已成为湖南的王牌产业。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以优质、全面等特点覆盖全球约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的三一重工企业能实时收集遍布全国的近50万台挖掘机、吊车、混凝土机械等设备的开工数据、油耗、磨损程度等,形成挖掘机指数上报国家,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挖掘机指数是指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一台台机械通过机载控制器、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与一个庞大的网络连接,每挥动一铲、行动一步,都形成数据痕迹。大数据精准描绘出基础建设开工率等情况,成为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上图为湖南长株潭地区简图。
(1)分析20世纪60年代工程机械生产在湖南长株潭地区萌芽的条件。(4分)
(2)说明工程机械制造成为湖南王牌产业的原因。(4分)
(3)推测挖掘机指数对企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A C A D A D B A D A D C B D
1.D 【解析】考查地球运动中太阳视运动相关知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属于无图考图类试题,学生作答此题需要依托太阳视运动规律来确定阳光和山体的位置关系。"格凸神光"出现的时间为"10月底到11月初”的晴天早晨,该时间段日出方位为东南,阳光要穿过穿洞,需要大致与穿洞所在山体的走向垂直,因此可判断山体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故选D。
2.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早晨随着时候推移,太阳高度增加,因此光柱的位置应该由高到低,即“由穿洞对面的山腰移到江面”。故选B。
3.A 【解析】堰塞体稳定之后形成堰塞湖,与修建水库功能相似,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明显,流量季节变化小,更加稳定,A正确;整体落差是指河流发源地到河流下游的落差,堰塞体没有改变整体落差,B错误;堰塞湖受堰塞体的阻挡,流速变缓,混泥沙淤积明显,在堰塞体下游沉积泥沙减少,C错误;堰塞体稳定后,流量和流域面积并无变化,D错误,故选A。
4、C 【解析】材料显示、堰塞体稳定后,河床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为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宽窄相同的“藕节状”,图中显示,有四处明显的的阶地发育,因此稳定的堰塞体应该有四个,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A 【解析】由材料可知,堰塞体稳定后,河床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为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宽窄相同的“藕节状”,说明河道最初是下切侵蚀,阶地状的河岸是由堰塞体形成之后发育的,因此第二步是堰塞体堆积,第三步堰塞湖流速变缓,泥沙大量在湖区堆积,第四步是湖面变宽,形成准阶地、因此形成“藕节状”形态的过程是A,B、C、D错误。故选A。
6.D【解析】由题意可知,人类的过度干扰会导致群落的逆向演替,正向演替的群落等级高,而图中由类型一到类型二到类型三再到类型四的植被不断经过轻度干扰,由此导致的正向更替形成的是阔叶松林群落,故该区域顶级群落是阔叶红松林群落,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7.A【解析】由题意可知,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地势较高的岗脊海拔高,保水条件差,为早生环境;山坡下部和谷地,集水条件好,为湿生环境;山地中下部和缓坡为中生环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D【解析】由上题可知,类型三是类型二的正向演替后期,类型二是类型三的先锋植被,改善了阳光和水分等条件,所以类型二相对类型三更耐贫瘠、更耐干旱、而越干旱的气候,光照越充足,所以类型二相对于类型三更喜光照,A、B、C错误;类型三相对于类型二植被发育程度更好,需要更好的发展件,所以类型三比类型二更喜湿润,D正确。故选D。
9.B 【解析】由图表分析可得,灌溉水量和土壤温度呈负相关,故A选项错误;分析图表可知,因为表层土壤升温较快,底层土壤升温较慢,两者垂直温差加大,故 B选项正确;亏水灌溉时,土壤表层温度比30 cm 土层升温快,说明土壤表层温度受灌溉水量影响较大,C选项错误;亏水灌溉使土壤温度总体升高,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0.A 【解析】亏水灌溉会导致土壤含水量较低,土壤热容量较小,增温速度和降温速度都较快,增大昼夜温差,故 A 选项正确;亏水灌溉温度会外岛,蒸发能力变强,但可蒸发量变少,因而不会显著加大,故B选项错误;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有关,亏水灌溉不一定会加快农作物生长,故C选项错误;在可承受范围内,灌溉也只是时段错开,对荒漠化没有影响,故D选项错误。故选A。
11.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以5月18日播种开始,5月下旬,6月中旬,一直到7月中旬,即自播种后到第 60天,降水较多,故7月下旬尽管降水减少,但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且处于生长前期,应该适度亏水灌溉。而8月中自,也就是自播种后90天左右,8月中旬前20多天降水量少,土壤需补水,且进入植物生长后期的复水阶段,需要充足灌溉,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
12.A 【解析】海运需要仰仗破冰箱且时间段有限,运输周期的局限性显著,A对t南极陆地边疆没有港口基础设施、海岸导航设施,物资装卸效率低下,B、D错;航空运输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直抵目的地、投送效率高、覆盖范围广,海运覆盖范围较小,C错。故选A。
13.D 【解析】地处南极冰盖边缘,海拔较低,①错误;冰盖运动比较均一且流速较小,更便于飞机的起降,②错;机场跑道要求平坦,需平整冰面,③对;蓝冰表面较光滑,需要对冰盖进行改造,增加摩擦,保证起降安全,④对。③④组合正确。故选D。
14.C 【解析】浙江省较江苏省经济区域差异大,A错误;浙江省和江苏省比较,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B错误;江苏省以平原为主,地域单元简单,而浙江省山地、丘陵、平原错杂,地域单元更复杂,C正确;江苏省南北狭长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而浙江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差异并不显著,D错误。故选C。
15.B 【解析】与山区相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与周围联系密切,作为示范区需要人才和优质产业,B正确;山区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少,生态更有优势,A错误;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主要是给国内做示范,海运优势作用小,C错误;该地发展技术指向型的工业,不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D错误。故选B。
16.D 【解析】浙江省政府推动衢州在杭州建设“创新飞地”是为了利用杭州优越的条件带动较为落后的衢州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D正确;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统筹协调发展不是建设“创新飞地"的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有云海的一侧(A侧)位于山脊的西北方。(1分)山脊的A侧(西北侧)云中液态水含量高,易形成云雾;(2分)B侧(东南侧)为迎风坡,盛行东南风且风力强劲;(2分)受B侧东南风的压制,A侧的云雾无法越过山脊,集聚成云海。(2分)
(2)海拔高,气温低,在水分冻结膨胀作用下岩石崩塌;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温差风化)作用强,导致岩石破碎;经重力和其他营力搬运在原地堆积。(每点1分,任答两点)
(3)差异:南低北高(南草北木) (1分)原因:山脊东南侧为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条件差;东南坡分布大量石河,不利于水分储存且土壤贫瘠。(4分)(或者西北坡为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西北坡土层深厚,利于水分储存且肥力较高。)
18.(1)北部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半封闭海湾,光热条件优越,海水温度较高,注入河流较多,营养盐类较多,适合浮游生物紧殖,鱼类饵料丰富;在近岸浅水区,有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利于鱼类繁衍栖息。(每点1分,任答两点)
(2)北部湾在副高影响下多晴天,海水吸收大阳辐射增多,海水增温;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海水蒸发作及用较弱,海洋表面散热较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会阻碍冬季风南下,使得增温效益显著。(每点2分,共6分)
(3)增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海洋热浪的红天研究,了解其形成机制;加强海洋热浪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养殖生存适应性较强的水产品等。(每点1分,任答商点)
19. (1)面积大幅度缩小;新疆虎已灭绝;栖息地破碎化。(每点2分,任答两点)
(2)范围:孟加拉虎<华南虎<东北虎。(2分)理由:生物多样性越丰富,食物种类越多,小范围即可获得充足的食物。(2分)
(3)选择靠近动物痕迹或路径和水源的位置;相机前不应有叶片大的植物,地面灌草较少,尤其在植物生长季节特别考虑灌草的生长;尽量避开阳光直射;注意隐蔽和伪装;防治相机被盗;预留动物活动通道,保证动物通过相机前的时间长。(每点2分,任答三点)
20.(1)三线建设,国家政策支持;国营大厂流入湖南,奠定了产业基础,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每点2分,任答两点)
(2)产业链完整,产品品种多而全;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优,具有品牌效位;产业集聚,产生规模效应;产业发展历史较长,基础好;产品面向国内外,需求量大。(每点2分,任答两点)
(3)对企业的作用:精准控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对用户的精准服务;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每点2分,任答两点)
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真实地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工情况,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