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09: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感受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重点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并理解诗文;
2、难点:感受诗人的高尚品格,激发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名楼文化,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名楼图,引入诗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回顾古诗学习方法,提炼信息解诗题;
4.回顾送别诗歌,背诵其中名句,把握情感基调。
二、检测预学,了解诗人
1.学生介绍预习所学;
2.教师相机补充。
三、初读古诗,把握韵律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检查朗读,教师适时点评,并随文识字。
(1)指导读得正确,通顺。
(2)指导读出节奏美,韵律美。
(3)指导生字写法。
①洛: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右部的撇捺要舒展。
②壶:一种盛液体的器具,(观看汉字演变视频)书写时注意:“士”字要窄,“秃宝盖”要写宽,“业”要中正。
(4)练习书写“壶”
3.师生共读。
(1)生读前四字,师接后三字
(2)师读前四字,生接读三字
4. 自学自悟,把握情感基调。
学生默读,边读边批注,思考:王昌龄表达了不舍之外,还说了什么心里话,那是什么情绪?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记录(批注、圈划)
(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5.小组合作,自由讨论交流感受。
四、精读古诗,明晰诗意
1.指名汇报,展示收获,老师评价。
(借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总结。)
2.学习感受秋雨的“寒”与离别的“寒”。(课件出示古诗第一句)
(1)王昌龄送别辛渐时,是怎样的场景?
(预设:下雨、江边、晚上、吴楚交界地带,天刚刚亮。)
(2)理解“寒雨”的意思,为“寒雨”找个近义词,说说秋天的雨会带给人什么感觉?
(预设:有寒气的雨水。冰雨,冷雨,秋雨——凄凉、寒冷……)
(3)理解“连江”一词,学习描写方法及作用。
(预设:就是指秋雨铺天盖地而来,和浩瀚的江水连在一起,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分不清哪里是雨,哪里是江。)
(预设:环境描写,渲染氛围,烘托心情。)
3.感受楚山的“孤”与内心的“孤”。(课件出示古诗第二句)
(1)借助注释理解“平明”。
(2)师指导朗读: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啊,这场雨使作者平添了几份孤独!该怎样读出诗人送别时的那种寒意和孤独呢?
(3)再次指导带情诵读前两句。
4.感受作者的内心。(课件出示古诗第三句)
辛渐这次回去的是哪儿?亲友们可能会问些什么事?
(预设:他为什么不回来?是否吃饱穿暖?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屡遭贬谪?)
5.补充背景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王昌龄为什么特别要说“洛阳亲友如相问”?(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2)介绍写作背景。(第二次遭贬时所作,结合地图。)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情境创设,引导感情吟诵古诗第四句。(课件出示古诗第四句)
王昌龄借辛渐的口向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心迹:你告诉他们我什么毛病也没有。我人品高洁,光明磊落,表里澄澈,就像“冰心玉壶”一样。 (播放冰心玉壶视频——表示纯洁与正直)
2.师生共读
王昌龄借辛渐来捎口信,既不讲自己在江宁的生活,也不讲在江宁的工作,只是表明自己的心迹说:我还是我,光明磊落,表里澄澈。
阴霾的天气,远离的朋友,再加上众口的毁谤,朝廷的贬谪,诗人没有退却,而是勇敢的面对一切。所以临别之时,王昌龄坚强地对辛渐说:洛阳亲友如相问——
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引读:一切的一切,王昌龄没有失望,而是乐观地对辛渐说——
让我们像王昌龄一样,坚强而乐观地说——
现在,你就是王昌龄,面对这一切不公正的待遇,你会坚定地说——
3.再读古诗
4.当堂检测
这首诗首两句写苍茫的_____和孤峙的_____-,烘托送别时的_____之情;后两句自比_____,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表达了对好友远去的_____和自己清廉正直、_____的思想感情。
六、 拓展提升,回顾小结
1.吟诵古诗。
(1)回忆吟诵的规则
(预设:平长仄短 平低仄高 入短韵长)
(2)播放音乐,全班吟诵
2.把握“冰壶”意象。
(1) 引用其他含“冰心玉壶”的诗句。
(2)联系单元导语,把握单元要素。(生齐读: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法国]罗曼罗兰)
3.古典诗歌中“其他意象”。
出示郑燮的配图诗,以及相关“借物喻人”写法的诗句。
4.回顾小结。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相信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形象已铭刻在每个同学的心中,也希望每个同学无论今夕何年,也拥有一颗晶莹澄澈、美好纯洁的心。
七、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寒 孤 (写景) 离情别绪
冰心 玉壶 (言志) 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