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后两句诗。
2、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透过诗句感受后两句诗所体现出的精神品格。
教学难点
从古诗后两句的临别寄语感受诗人高洁正直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王昌龄送别好友辛渐,从江宁送到润州,送了一百都里,他们依依不舍,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千言万语只能化作一句道别,如果你是王昌龄,你会怎么说?
预设:
生:后会有期
生:一路平安
生:保重,多给我来信
师:然而王昌龄不是这么说的,他是怎么说的呢?
预设: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他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来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
二、品诗——品诗人志向,悟诗人胸臆
1、知人论世(借助多媒体)
1)(出示王昌龄坎坷的仕途)(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的诋毁诬陷,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五年,他为贬职宰相张九龄打抱不平而被贬岭南,在岭南一呆就是三年。回到 长安后,又降职到江宁任县丞,面对别人的诽谤和闲言碎语,他不做辩解。)
这次,他借送别好友辛渐,表明自己的心迹)
师:看了写作背景,你了解了什么?
预设:
王昌龄屡次遭贬,诽谤谣言满天飞。
2)当不了解王昌龄的人看到他屡次遭贬,会怎样议论他?
预设:不好的官,嘲笑他的无能,贪官,不能担任重任。
师:那传播开来,大家会误以为他是一个贪得无厌,没有能力的官。
3)王昌龄远在洛阳的亲友听到这样的流言蜚语,他们又会怎样议论?
预设:王昌龄现在过得好吗?他到底怎么样了?他怎么会变成怎样?是不是遭到了别人的诬陷?
师: 面对外人的闲言碎语,诽谤谣言和亲朋好友的疑惑重重,王昌龄只用一句诗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师:当白发苍苍的老父亲问:你现在处境艰难,你会放弃心中的志向吗?他坚定地回答——
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当翘首以盼的妻子问:你现在遭受诋毁和诬陷,会改变做人的节操吗?他深情地回答——
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当昔日的好友问他:你一再被贬,会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吗?他豪迈地回答——
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课件出示诗句:
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冰心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
生:纯洁、纯净、透亮、一尘不染
师:玉壶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
生:高贵、高洁、晶莹透亮
师:玉代表君子的品格,君子如玉,我们很多人为什么挂玉呢,因为玉是温润的,高洁的。
4)(利用微课)我们来看看视频,帮助我们更好读懂王昌龄的心声。
运用微课,让学生感知“冰心”和“玉壶”的意象。
2、深研尾句赞真志。
师:为什么王昌龄在送别时提到冰心、玉壶吗?
预设:
生:诗人借冰心、玉壶表达自己的高洁的志向。
师:诗人借冰心、玉壶两种事物,来表达自己高洁的人格。古人也常用它来形容高洁正直的品格。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多媒体出示诗句):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离心何所赠,自有玉壶冰。---【初唐】骆宾王《送别》
3、冰心玉壶赞真人
师:送别寄语让我们读懂了他的心,而他也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
开元二十五年,王昌龄被贬岭南,他没有动摇,而是坚守:一片变心在玉壶;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仍以贬官身份赴江宁任职,他并未灰心,仍然坚守:一片冰心在玉壶;八年后,王昌龄再次被贬,他的官越做越小,然而诗词越写越好,这是因为他始终坚守:一片冰心在玉壶。
4、师小结:中国的古诗就是这样含蓄隽永,回味悠长,写物亦抒情,写物亦明志。课后,同学们可以带着今天的所学,走进更多诗人的心灵世界。
5、(利用希沃软件)知识巩固,完成抢答题。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冰心
高洁
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