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09: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铁杵成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卒”,会写“逢、卒”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节奏,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1)师引导生回顾李白的诗: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老师和你们来比赛,看看是你们背得多,还是老师背得多,好不好?《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将进酒》、《行路难》。
(2)导入新课。
①师:李白是不是从小就博学多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位大诗人小时候的故事。
②学生跟老师书写、读课题:铁杵成针
解释:铁杵,出示图片。一头粗一头细的棒子,捣粮食或洗衣服的东西。
(3)指导朗读课题。
(4)介绍《方舆胜览》是一本编纂地理类的书,眉州是其中一个地名。
师引导:铁杵,要把它磨成一根针,真是不容易啊。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多样读文,理解文意
(一)读
A(1)出示无标点文本第一节
课件出示: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比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文字有什么不一样?(没有标点、竖着排版、从右往左)
(2)点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3)互纠互辅。
(4)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5)师领读,生齐读,读整齐,读响亮。
B(1)出示无标点文本第二节
课件出示: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师指名朗读,重点纠正断句。
(3)学生质疑,对自己不理解的提出来,其他学生帮助解答,解答不了的老师点拨。(都知道了那老师来考一考大家)
弃:放弃
是:这
老媪:看部首,猜字义。看“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媪”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学业。
C(加大难度)合在一起出示文本,第二次读。
D(我们的断句正确吗)出示原文,有标点的文章,第三次读。
E(老师将文字再进行变化,学生观察不同)分段落出示文本,第四次读。
F(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填空形式出示文本,第五次读。
G(谁能够超过前面的同学)水到渠成背诵文本。第六次读。
(二)悟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节的意思——(谁干什么?)
提取“弃”,质疑李白为什么放弃学业?(板书:弃)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节的意思——提取“卒”,质疑为什么李白完成学业?
3.理解"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听了,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于是他重新回到山中,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学业。(板书:卒)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持之以恒(板书:持之以恒)
连李白这样有着极高天分的人学习都需要勤奋与毅力,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加倍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三)说
1.师引导:课文学完了,谁能看插图,根据老师的板书,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
2.生自由讲故事,全班交流。
(四)拓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刻苦学习的成语或者故事呢?
愚公移山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每个成语读两遍)
(谁听过这些故事)李密牛角挂书 匡衡凿壁偷光 孔子韦编三绝
三、点拨总结,领悟道理
不管是李密牛角挂书,还是匡衡凿壁偷光,亦或是孔子韦编三绝,都是我们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复沓)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勉励自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大声告诉自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当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要坚定地告诫自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持之以恒
弃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