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景物的描写方法,写出自己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孔隙的狭小与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学习重点景物的描写方法,写出自己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前板书课题+写作小妙招)
同学们,我们之前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游览了来到了金华的双龙洞。
刚刚也交流了游双龙洞时让你印象深刻的景点,那么对于作者叶圣陶爷爷,来说,哪一个景点最让他觉得印象深刻呀?(孔隙)因为他在描写孔隙的部分花了更长的篇幅,也就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5)
二、聚焦研读重点
出示第5自然段。(孔隙)
(1)以大家默读课文,说孔隙的特点。
(2)圈画出让你感受到孔隙窄、险、矮特点的词句。
(3)指名答。
·预设1(关键词)
“孔隙”
①孔隙的意思。(小孔,小洞,小缝隙)
·预设2(关键字)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小船。”
“刚合适”“再没办法”
连用“小”字。用船的小来写孔隙的小。
齐读句子。
·预设3(进出方式)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船就出来。”
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方式进出洞?
①没有多余的空间用来划桨或是安装发动机。
③齐读句子。
·预设4(过孔隙的动作)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慢慢移动。”
作者具体是怎样仰卧在小船里的?(聚焦动词:贴)
转换身份,体会孔隙特点。
a. 假如你现在就是一名游客,要躺进小船进入孔隙。你要怎么躺?过孔隙时,你会感觉到?这时候你能动吗 为什么?
体验的同学根据课文说感受。
①“没有一处不贴着”“才”孔隙之小,让人不得不这样做。
②齐读句子。
b.小结:作者即是通过他的见闻以及他丰富的感受写出了孔隙的矮小,让人身临其境。
·预设5(亲身感受)
“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擦伤鼻子。”
①这两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似乎”“挤压”“要是……准会……”
这是通过作者的感觉写出了孔隙的窄小。我们刚刚找到的这些关键词都是围绕着表现孔隙的小来展开的。只能容下两个人的小船,只能靠工人拉进拉出的移动方式是作者的眼睛看到的孔隙的小,那紧贴着船底的身体,和似乎要挤压过来的岩石,则是作者的?感受。
那么我们就能知道,游记不仅是要把你的游踪写清楚,还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将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描写生动,才能让人对你所描写的景色心生向往。
【身临其境写感受】(板书)
三、理解写作方法
1、小结
回到单元导读: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齐读)
回顾写作技巧:
游览顺序写清楚
景物转换要自然
笔下风光有特点
身临其境写感受
(师生合作读)
2、体会写法(PPT出示《七月的天山》第4段),默读选段。
(1)这一段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个景物?
(2)抓住野花哪些特点进行描绘?
(艳、多、高)
3、当堂演练
接下来啊我们又要一同走进另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里又有什么独特的风光。
①观看视频
②哪个景物让你印象深刻?(油菜花)
③看到的这些油菜花有哪些特点?
(油菜花面积大、数量多、花朵密、颜色鲜艳……)
④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⑤看到这片油菜花海,你有什么感受?
请你用“我感觉到……”的开头来回答。
4、当堂练习
接下来请你拿出任务单,选一个刚刚游览过的景点,写一段简短的游记。
理顺写作顺序,通过表达感受写出景物特点。(PPT出示写作要求)
(小练笔时可将《七月的天山》片段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板书设计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孔隙:小
笔下风光有特点
身临其境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