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09:3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课文的两条线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金华的双龙洞自古就有“山有金华灵动之奇,水自双溪渤水之胜”的美誉。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老先生的脚步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
(出示双龙的图片,让学生对双龙洞的神奇景色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找游踪句子,理清游览顺序
1、默读课文,画出与游览行程相关的句子。
(出示课文的图片,将课文直接呈现给学生。默读完毕后,运用希沃白板,将学生在书上的批注用手机拍照,用希沃投屏投放到屏幕上,引导学生讨论。或者使用展台,将学生的批注展示出来。)
2、根据找到的句子,再结合课后第一题的提示,试着将路线图补充完整。
3、指名说游览路线,并相机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出示游览的简易图,理清游览顺序,教师引读。
(出示游览的简易图,运用图片,是学生对游览顺序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师:看,叶圣陶爷爷就是这样,用表示游踪的句子,把游览顺序写清楚了。
(师在简易图上边引导学生说顺序,读句子,边在简易图上标划出游览顺序。)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写游记的非常重要的方法:游览顺序写清楚。(师在黑板上贴上板书。)
三、学习自然过渡的方法
1、看图片,理顺序。
师:你能将这些图片重新排序,并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吗?
(运用希沃白板,直接拖动图片,将图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2、在句子中标划出这些词语:“出、到、过了、来到”。
(老师直接在白板上进行标划,更加直观,也增强了师生的互动。)
师:我发现,你在介绍的时候这些词语运用得很好,用上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呢?
(写清顺序、让景点之间自然过渡转换。)
是啊,我们在写游记的时候,还要注意景物之间的转换要自然。(贴上板书:景物转换要自然)
3、运用方位词说游览顺序。
请你运用这些词语,说一说从教室到学校门口应该怎样走。
(出示实景图片,学生上台边挑选图片,边说顺序。)
4、找“泉水”线索,学习过渡方法。
师:除了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能把景点之间的转换写的很自然,作者还巧妙地加入了一个景物,它成为了另外一条线索,你能找到吗?
师引读:作者在途中——“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
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口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
(引读时,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
作者的行踪好像紧紧追寻着溪流的“足迹”,在文章中也自然地形成句子,且能串联起来。如果说游览的顺序是一条“顺”的线索,那么溪水的来路则是一条“逆”的线索。
这样就达到了一种“写洞不离水,写水不离洞”的效果。这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晰,而且让读者很容易看出景物的方位、作者观察的顺序及角度,也让人感到作者构思的精巧,叶老真不愧是语言大师!
4、播放视频,再次感受游览顺序。
师: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双龙洞吧!
四、小结
师:大家看,今天我们学到了写游记文章的好方法:游览顺序写清楚,景物转换要自然。
下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课文,去学习语言大师是如何将这么美的景物用文字描绘出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