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枚金币》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9 21: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独家】驷马桥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案
一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思路,质疑,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父亲,儿子,母亲三个人物的形象。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感受儿子态度的变化,展开联想,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3、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让学生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要知道珍惜,树立学生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感受儿子态度的变化,展开联想,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疑问:
1、直接进入课文
师:童话是智慧老人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今天我们再进走进这篇童话故事—
2、结合表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3、再次强调课题,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金币 母亲的做法 父亲的做法 儿子的反应 父亲的反应
第一枚 给 扔进火炉 笑了笑走开了 不相信
第二枚 给 扔进火炉 笑了笑走开了 不相信
第三枚 自己挣 扔进火炉 受不了 相信
课文提到三枚金币,而我们的课题是一枚?这是哪一枚(第三枚)引出上节课留下的疑问:父亲为什么坚持要让儿子挣到这一枚金币?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学生完成了表格的填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根据表格提出了基于课本内容的很多自己的疑问,例如为什么父亲三次都要把金币扔进火炉,儿子为什么前两次都是笑了笑,第三次却受不了了,父亲为什么前两次不相信,第三次却相信、、、、、也通过初读,能够在文本中找到答案,但留下了一个需要经过深入思考的问题,所以通过复习旧知,对比课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深入文本,感悟文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深入浅出,细化问题
(一)探究最初原因,感受父亲的“受不了”
1、带着问题齐读,思考父亲坚持让儿子挣一枚金币最初的原因。(生谈)
【设计意图:回到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认知,把问题分解为第一个细问题,故事的开头是父亲坚持让儿子挣一枚金币的最初原因】21教育网
2、感受父亲的“受不了”
师:父亲受不了了,决定把财产留给别人时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他会如何的对她的妻子说呢?
师:指导朗读,语言训练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 )地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性实践性要求,应该重视孩子语言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文本,进行朗读,更有利于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文本】21cnjy.com
(二)问题推进,感悟文本,突破难点
过渡:儿子到底是如何转变的呢?
1、自学
ppt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9到28自然段,感受儿子为了挣这一枚金币,是如何转变的?
(2)注意儿子的神态、动作、语言,在发现的关键字词下面加 ,仔细体会做好批注。
(3)小组交流填写任务单,汇报。
2、小组讨论填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由引到放,把握儿子前两次和第三次的态度对比,重点体会第三次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A、前两次的反应:
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
儿子又笑了起,走开了。
B. 感受儿子第三次“受不了”的心情,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重点句子解析交流
25自然段: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26自然段: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21·cn·jy·com
a\\师:整整一个星期,他究竟都干了些什么?(生谈)ppt适时地出示画面拓展学生思维:
生:根据提示补充句子,还做了什么苦差事,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设计意图:在训练孩子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既使学生既形象的理解“当牛做马,苦差事”的意思,又能深刻感悟到儿子挣钱的艰辛,从而体会儿子发生转变,“受不了”的心情,为下面和儿子产生共鸣做铺垫。】
b\\根据孩子的想象,引导体验辛勤劳动后的儿子的感受。(学生谈)
【设计意图:感同身受的谈自己的体会,深刻感受儿子体验劳动艰辛后的转变。】
c\\总结渲染气氛:
师:老师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已经转变的儿子坐在我的面前,这一个星期对这个儿子来说确实难熬。
师:从儿子的声音里,你听出了儿子此时是怎样的心情?(抽读)
d//分角色读课文23-28自然段
三、回到疑问,揭示主题
1、回到开课疑问:父亲为什么要坚持让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生谈)
2、对比:
父亲的财产和儿子的一枚金币,想象父亲的财产如何来的?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父亲和母亲的对比,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总结,升华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设计意图:母亲并不是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的主要人物,但是很重要,通过初读孩子对这个人物形象比较熟悉,再次认识这个人物,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也突显父亲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的用心良苦,为后面孩子有话可写打下基础】www.21-cn-jy.com
四、拓展延伸,激情导行:
1、拓展延伸:
师:如果你是此时的儿子,想对自己的父亲,母亲,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与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人物对话,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文章的中心也会凸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金钱”这个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培养了学生从读学写的能力,同时,老师还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1·c·n·j·y
2、激情导航
附: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劳 动
父亲 挣 儿子
珍 惜
受不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