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一、基础·积累(42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膑 蜻蜒 三抓两挠 半夜三更
B.玷污 天赋 情不自禁 一饮耳尽
C.徘徊 山寨 草船借箭 日精月华
D.湖泊 戒指 神机妙算 兴至勃勃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 (商贩)
B.现在,国内的许多旅游景点旁边都还能看到驿站的身影。(寄信的地方)
C.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非常高兴)
D.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打猎捕户,擒捉发落。(捕捉回来处置)
3.下列最能体现“爸爸迷恋足球”的典型事例,归类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爸爸为了看足球比赛把米饭烧煳了。 ②爸爸经常出去踢足球。
③爸爸早上4点起来看世界杯足球赛。 ④晚饭后爸爸看足球新闻。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 ①④
4、“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2分)
A. 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 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班的男同学爱踢足球和篮球。
B.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C.没有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D.芳芳的语文成绩不但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6.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6分)
(1)大家站在高处tiào wàng( ),只见一匹白色的jùn mǎ( )从远处奔腾而来,脖子上挂着的líng dang( )的响声也越来越清晰。
(2)年轻人shěn shì( )着眼前这个令人尊敬的老人,老人脸上露出cíxiáng( )的神情,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yóu zhōng( )的笑声。
7.将下列关联词语填写到相应的句子里。(4分)
无论……都…… 既……又…… 如果……就…… 虽然……但是……
(1)( )竹节人被老师收去了,( )我们并没有难受。
(2)《中国诗词大会》( )激发了人们学习诗词的热情,(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3)( )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 )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4)( )如何,我们( )不能破坏环境。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下苦功夫。(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队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高兴兴地走进华丽的少年宫。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纷纷说:“我们很荣幸能来到深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未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歇后语填空。 (10分)
(1)外甥打灯笼 ---- 。
(2)梁山伯军师 ---- 。
(3)隔着门缝吹喇叭---- 。
(4)咸菜烧豆腐 ---- 。
(5)四月的冰河---- 。
10.语文实践。(4分)
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经常在以下方面遇到问题:①选择书籍;②阅读方法;③提高阅读速度。针对以上三个问题,任选一个向大家介绍你的经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38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奖赏—( ) 接受—( )
12.这文段选自课文 。(2分)
1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2分)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
14.填空。(4分)
(1)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 。
(2)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 。
(二)哑巴渡度(节选)(15分)
①我的童年,是用竹子和河水编织起来的。 我的家掩藏在一片毛竹林中,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干干瘦瘦的哑巴老人,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②没有人知道哑巴老人有多老,在这儿摆渡有多少年。在每一个过河人最初的记忆里,哑巴老人就是这个样子:爬满皱纹的脸,深沉的眼睛,一条跛腿,一双粗大且布满了老茧的手不知摆过了多少岁月。但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儿也不像他皱巴巴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稳稳当当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 )。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③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 )的。
④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因生病住进了医院。接替他的后生摆的船又慢又不稳,大家才想起了他摆船的稳当,才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才想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
⑤好几个月过去了,正当人们快要把哑巴老人淡忘时,乡里突然来了个当官的。乡长说,他是-位老将军。老将军手里捧着个盒子,那是哑巴老人的骨灰盒。哑巴老人得了肝癌,已到晚期,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 )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中,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桥。班长冒死炸桥。身负重伤不仅成了跛子还不会说话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再上战场了,就请求留下来。后来,他找了条渡船,默默地开始了哑巴摆渡的日子,直到走向生命的终点。
⑥这一刻,乡亲们哑了,渡河哑了,天和地都哑了。
⑦风中扬起骨灰,漫天飞舞着一位红军战士的忠魂,缓缓地落入了这条他摆渡了四十多年,记载他一生( )的母亲河。
⑧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字:哑巴渡。悠悠的河水在向你诉说着一个永恒的故事,有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了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15.联系上下文,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4分)
A.默默奉献 B.理所当然 C.从不间断 D. 令人震惊
16.根据短文内容,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
老人坚持摆渡→老人 →老将军 →老人
17.文中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人物的 描写和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老人 。(3分)
18.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了三个“才想起了”,可以感受到 ;第⑥段中连用了三个“ ”,可以感受到 。(3分)
19.有位作家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请你结合一句名人名言或古诗为文中的哑巴老人点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珍惜时间的鲁迅》,回答20至24题。(13分)
珍惜时间的鲁迅
(1)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3)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①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 )地学习,( )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4)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②时间就是生命,( )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20.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然后选词填空。(填序号) (3分)
(1)文中①句第一个空应选( ),第二个空应选( )。
A.夜以继日B.饱食终日 C.如饥似渴D.饥不择食
(2)文中②句括号里应选( )。
A.夜以继日B.如饥似渴 C.无缘无故D.有缘无往
21. “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A.时间就是人的生命。
B.人活的时间越长,表明他的寿命也就越长。
C.人生命的长短虽然是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什么。如果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了许多事情,那么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22.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第3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依次是 、 、 。
23.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2分)
A. 赞扬鲁迅先生一生珍惜时间,并抓紧时间,用笔做武器,同敌人斗争的伟大精神。
B. 说明时间对人非常重要的。
C. 表现鲁迅先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的品质。
24.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笔是书写工具,怎么能是“武器”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40分)
25.我们一天天长大,在父母、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懂得了生活自立,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友情。请以“我懂得了__ _”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词语通顺,内容具体,感悟真挚。45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42分)
1至5选择题。(每小题2分,5小题,共10分)(评分标准:每对1小题得2分。不按要求填涂,不给分。)1.C 2.B 3.C 4.C 5.B
6.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每小题3分,2小题,共6分)(评分标准:每对1个词语1分,错1个字扣0.5分)(1)眺望 骏马 铃铛(2)审视 慈祥 由衷
7.(1)虽然--但是 (2)既--又(3)如果--就(4)无论--都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 分)
(1)小题2分。(评分标准填对“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得不下苦功夫。(符合即可)”得2分,写错1个字扣0.5分。)
(2)小题2分。《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或 《为人民服务》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
(3)小题2分。少先队员走进少年宫。
(4)小题中2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纷纷说,他们很荣幸能来到深圳,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未来。
9.填空。 (5小题,共10分)(评分标准:每写正确1空的句子得2分,写错1个字扣0.5分。)(1)照旧(2)无用(3)名声在外(4)有言在先(5)开动了
10.语文实践。(4分)(评分标准:内容合理即可,介绍不够完整可适当给分,写错1个字扣0.5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11.惩罚 推却 12.《草船借箭》
13.(1) √ (2)
14.(1)周瑜以为自己奸计得逞 (2)对顺利交箭胸有成竹 ((意思符合即可)
(二)哑巴渡度(节选)(15分)
15.(4分)。(评分标准:共4空,每空1分,“C B D A”。)
16.(3分)。(共3空,每空1分)(评分标准:按顺序填“生病去世 诉说老人往事 遗愿实现”等意思相同的短语可各得1分,写错1个字扣0.5分。)
17.(3分)。(评分标准:第一、二两空共1分,填正确“外貌 对比”
各得0.5分;第三个空占2分, 填与“虽然苍老却格外珍视摆渡这件事”意思相同的句子即可,写错1个字扣0.5分。)
18.(3分)。(每空1分,共3分)(评分标准:第一空填“哑巴老人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服务,让人们得到了极大的方便”相同意思的句子得1分;第二空填“ 哑了"才得分;第三空填“哑巴老人的精神感天动地”相同意思的句子也可得分;写错1个字扣0.5分。)
19.(2分)。(评分标准:名言合理即可,写错1个字扣0.5分。)
(三)、20.(1)A C (2)C 21.C 22.到了晚年、有病的时候 、逝世前三天23. C 24. 鲁迅先生一生用自己的笔,写了许多抨击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求荣的文章,揭露了他们杀害共产党有识之士的罪行,敌人很害怕看到他的文章。他的文章在中国革命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文章就像投枪、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要害,使敌人闻风丧胆。因此我们说他的笔是武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