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一、出示学习目标:
1、 了解陆地、海洋、大洲、半岛、海峡的概念。
2、 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在洲、四大洋,能在世界两半球填充图准确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能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简图。
3、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善于提出的问题、勇于向未知挑战。重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及未解之谜并分析、探讨。媒体:
多媒体电脑、自制多媒体课件。方法:
分组学习、学生讲解、讨论。思路:
这一节的知识比较简单,教学的中心在学生的质疑上。课前先将学习的内容布置下去, 让学生自已去思考,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提出自已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预习:学生以原有的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研究学习,每组选出 1---2 个代表准备在课堂上发言。
教师准备:
教师按照自已的思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作为学习的线索,为学生提供帮助。二、学习指导:
教学过程:
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师: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其实更应该叫“水球”,为什么?我们学习的目标是(展示课件图片)
三、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
这是一张地球卫星图片,蓝色代表……,绿色代表什么……,白色代表什么……,虽然有的地方被云层遮挡住了,但还是能明显地看出海洋的面积远大于陆地。
从海陆的分布比例来看,地球上几分是海洋?几分是陆地?陆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通过观察、读图比较、讨论得出答案:
⑴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⑵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教师总结。(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⑶自主阅读,举例说明
让学生阅读完课本中的“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这段文字,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历史、语文等知识,结合课外自学的知识,列举与本报阅读材料有关的事例。
1、 合作学习、理解概念
让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岛、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教师课件出示列表,学生补充概念。
大洲
大陆
岛屿
半岛
海峡
学生自学: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四、七大洲、四大洋
师: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快速记住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位置后,教师指图上的大洲或大洋的位置,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课件最后给出它们的正确答案。
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面积比较图,让学生比较七大洲的面积大小,并给出如下口诀帮助记忆,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师:让学生注意各个大洲的轮廓,以及它们各个大洲对应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练习它们的形状。
练习:1、用铅笔在课本 31 页的图 2.9 图中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2、让学生在课件上练习七大洲的填图。
师: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我们已经了解了,请同学们读课本图 2.7 图回答,哪些大洲是相连的,找出它们之间分界线。
学生回答:
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ft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ft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
师:在“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上,让学生明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提问:地球表面有哪四大洋?面积谁大谁小?四大洋分布如何呢?
课件:展示“大洲和大洋分布”图,让学生记忆,然后在课件上填出四大洋的名称,并让学生知道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
学生读图回答:
⑴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⑵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⑶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
⑷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⑸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⑺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明白,我们所了解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今后要学习科学家们的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为社会多做贡献。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三分陆地→七大洲→ 名称、分布、洲界海陆分布特点
大洲和大洋 洋、海、海峡
七分海洋→四大洋→
名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