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部编版五年级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同步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pò zhàn lián xī fēnɡ sāo
zhí zi shōu liǎn ɡū dōnɡ
【答案】破绽;怜惜;风骚;侄子;收敛;咕咚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破绽”的“绽”不要写成形近字“锭”,“怜惜”的“惜”不要写成形近字“腊”,“侄子”的“侄”不要写成形近字“致”。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破绽、怜惜、风骚、侄子、收敛、咕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部编版五年级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同步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穿梭 (jùn suō) 扳动 (bǎn bān)
嫡亲 (dí zhāi) 携手 (xié jié)
【答案】suō;bān;dí;xié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穿梭”的“梭”读suō,不要读成形近字“俊jùn”。“扳动”的“扳”读bān,不要读成形近字“板bǎn”。“嫡亲”的“嫡”读dí,不要读成形近字“摘zhāi”。“ 携手”的“ 携”读二声xié,不要读成形近字“捷jié”。
故答案为:suō、bān、dí、xié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
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部编版五年级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同步练习)比一比,组一组
监 梭 喉 郎
蓝 棱 猴 朗
【答案】监控;梭子;喉咙;新郎;蓝天;棱角;猴子;朗读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监:jiān,督察。部首:皿,组词:监控。蓝:lán,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晴天天空的颜色。部首:艹,组词:蓝天。
喉:,颈的前部和气管相通的部分,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部首:口,组词:喉咙。猴:,猴子是一个总称。部首:犭,组词:猴子。
故答案为:监控、梭子、喉咙、新郎、蓝天、棱角、猴子、朗读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练)把词语和词语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诸亲六眷
泛指许多亲戚。
一声不倒一声
一声连着一声。
登时
互相关连或牵涉。
相干
立刻。
【答案】泛指许多亲戚。;一声连着一声。;立刻。;互相关连或牵涉。
【知识点】词形;词义;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此题是给词语找出相应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1、泛指许多亲戚。2、一声连着一声。3、立刻。4、互相关连或牵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与词义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理解、积累和识记。
5.(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3 人物描写一组同步练习题)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
手 眼 精神 拽顶
膀 腰 仰面 淘气
【答案】疾;快;抖;擞;推;拉;大;圆;朝;天;天;真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疾、快、抖、擞、推、拉、大、圆、朝、天、天、真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6.(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3 人物描写一组同步练习题)照样子,写词语。
①红扑扑(ABB式):
②转悲为喜(含反义词):
③手疾眼快(含近义词):
④三抓两挠(含数字):
【答案】黑漆漆;金灿灿;绿油油;亮晶晶;贪生怕死;口是心非;头重脚轻;奇花异草;惊天动地;移风易俗;四通八达;十全十美;七嘴八舌
【知识点】ABB式词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认清题目的要求,比如 ①红扑扑(ABB式,即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是相同的。)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黑漆漆、金灿灿、绿油油、亮晶晶、贪生怕死、口是心非、头重脚轻、奇花异草、惊天动地、移风易俗、四通八达、十全十美、七嘴八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7.(统编版五下 13《人物描写一组》课时测评卷)给加下划线的词语写出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①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②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答案】结实;立刻
【知识点】词义;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再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挺脱:方言。 强劲结实;挺括舒展。登时:立即;立刻。
故答案为:结实、立刻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8.(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练)想一想,填一填。
“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摔跤这个片段通过对人物 、 、 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 、 、 、 的个性特点,表现了胖墩儿 的特点。
【答案】徐光耀;小兵张嘎;语言;动作;心理;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沉稳、憨厚老实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徐光耀、小兵张嘎、语言、动作、心理、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沉稳、憨厚老实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9.(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3 人物描写一组同步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摔跤》写的是 的情景,选自 的儿童小说 。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 ,作者是 。小说讲述了 。展示了 的世态图。文中的“他”指的是 。
(3)《临死前的严监生》描写的是 的情形,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作者 。
【答案】(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小兵张嘎》
(2)《骆驼祥子》;老舍;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祥子
(3)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而不断气;《儒林外史》;吴敬梓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 ;《小兵张嘎》
(2)《骆驼祥子》;老舍;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祥子
(3)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而不断气;《儒林外史》;吴敬梓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二、语段阅读
10.(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练)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自 的作品《 》,片段中的“他”是指 。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的意思是 。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是 。
(4)这一段人物描写,从 、 、 ,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为豪的体力以及 都写得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答案】(1)老舍;骆驼祥子;祥子
(2)把他的腰部勒得细一些。
(3)脚很大。
(4)装束;体态;身段;品性人格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老舍、骆驼祥子、祥子;
(2)把他的腰部勒得细一些。
(3)脚很大。
(4)装束、体态、身段、品性人格
【点评】(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2)、(3)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课内阅读。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______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______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______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______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12.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揣摩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一声不倒一声的: 不曾:
1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两个侄子和奶妈对这两个手指所作出的种种不同的猜测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4.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1.盏;笔;位;茎
12.上气不接下气;没有
13.动作(细节)描写,烘托作用。
14.严监生是一个爱财胜过命的吝啬鬼。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课内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11.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依次填入的是“盏、笔、位、茎 ”。注意“盏、茎”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盏;笔;位;茎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①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着一声。文中指的是严监生上气不接下气。②不曾:没有。
故答案为:上气不接下气;没有
13.本题考查的是描写方法和作用。从“拿、伸着”等动词可知,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正是通过两个侄子和妈妈对两个手指作出的大量猜测的描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最后揭开谜底,两根手指其实指的是两根灯草,写出了严监生临死前还在斤斤计较,烘托了他吝啬的形象。
故答案为:动作描写;烘托作用
1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过学习本短文,我们了解到严监生病得奄奄一息,话都说不出了,“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在人们的猜测下,终于猜对他的意思,原来是他看到灯盏里有两根草茎,怕点灯费油,所以伸两个指头,意思是要挑掉一根。从这件事可感受到严监生是一个吝啬的守财奴。
故答案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胜过命的吝啬鬼
(部编版五年级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同步练习)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5.给加点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似 的转了三圈
16.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 。
17.文中的“枪”和“鞭”加引号是说明 。
18.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
起初 ,后来 。
19.在这里,作者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20.读画线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的人物什么特点。
【答案】15.shì
16.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而是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方式。
17.不是真正的武器枪与鞭,在这里表示特殊的含义
18.精神抖擞;沉不住气
19.动作;心理
20.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对于多音字,要根据它的读音来确定它的意思,然后组词。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用。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6)感悟人物形象,一般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15.考查了多音字组词,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似:[shì]〔似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似的”。[sì]相类,像:相(xiāng)似。类似。
16.由选段第1、2两句可知,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而是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招式。
17.考查引号的作用:①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 表示突出强调。 ③ 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 表示特定称谓。 ⑤ 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由选段第2句可知,“枪”和“鞭”加引号是说明不是真正的武器,在这里表示特殊的含义。
18.由选段第2句和倒数第2句可知,小嘎子的摔跤仗着手疾眼快和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方式起初精神抖擞,后来见胖墩也不好欺负就沉不住气了。
19.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作者是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展现小嘎子的形象的。
20.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从画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小嘎子的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三、写作题
21. 我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马路上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小区里穿滑冰鞋的孩子,奋战于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选择一个人,运用这两课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人。
【答案】爱唠叨的妈妈 清早,闹钟“丁零零”地在我耳边响起,我睡眼朦胧地睁开眼一看才6点钟,正想翻身再睡一下的时候,妈妈叫起来了:“快点起床,别睡了,再睡上学就要迟到了,快穿好衣服。”我极不情愿地爬起来穿了衣服,刚穿好,妈妈的声音又来了:“先刷牙洗脸,然后快点吃早餐了,多吃点,不然上午会饿,人一饿记忆力会下降的,会影响学习的。”我不愿吃的煮鸡蛋硬让我吃了两个。在我终于可以背起书包准备出门时,妈妈又唠叨起来了:“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 ”
放学回来了,我书包一丢,正想跑出家门找朋友玩弹珠,妈妈又叫了起来:“先写作业,认真一点写,早一点把作业写完,别到很晚还没写完。”我好不容易写完作业,刚打开电视准备“大饱眼福”的时候,妈妈的唠叨又来了:“洗澡睡觉了,早睡早起精神好。”你看,妈妈的唠叨从早到晚都没停过,你说烦不烦。
可是有一次,我彻底改变了对妈妈唠叨的看法。有一个早上,妈妈要我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我看都没看就说带齐了。到了学校,第二节语文课时,我发现我的语文书忘在家里了,整堂课我的心都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发现批评我,那节语文课也没学好,直后悔没听妈妈的话检查好书包。
我现在才明白妈妈的唠叨是为了我好,所以我已经喜欢妈妈的唠叨了,因为那一句句的唠叨也是一句句的爱。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写人作文,要求选择一个人,写出他(她)的特点。想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熟悉的人,他(她)有什么特点,选择你最想介绍的去写。
【立意角度】写作时要注意结合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这位人物的特点,写作时要做到内容具体,过程详实,突出重点;利用“外、语、动、心、神”来充实事件过程的人物表现,最终表达某种情感。注意事件的情节变化,以及自己在事件中的情感、心理变化,结尾有在这件事情中的感悟与启发。
【点评】本文小作者抓住清早、放学时妈妈的“唠叨”,又选择了生活中典型的事例,表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了对妈妈的理解与感恩,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部编版五年级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同步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pò zhàn lián xī fēnɡ sāo
zhí zi shōu liǎn ɡū dōnɡ
2.(部编版五年级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同步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穿梭 (jùn suō) 扳动 (bǎn bān)
嫡亲 (dí zhāi) 携手 (xié jié)
3.(部编版五年级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同步练习)比一比,组一组
监 梭 喉 郎
蓝 棱 猴 朗
4.(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练)把词语和词语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诸亲六眷
泛指许多亲戚。
一声不倒一声
一声连着一声。
登时
互相关连或牵涉。
相干
立刻。
5.(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3 人物描写一组同步练习题)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
手 眼 精神 拽顶
膀 腰 仰面 淘气
6.(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3 人物描写一组同步练习题)照样子,写词语。
①红扑扑(ABB式):
②转悲为喜(含反义词):
③手疾眼快(含近义词):
④三抓两挠(含数字):
7.(统编版五下 13《人物描写一组》课时测评卷)给加下划线的词语写出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①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②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8.(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练)想一想,填一填。
“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摔跤这个片段通过对人物 、 、 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 、 、 、 的个性特点,表现了胖墩儿 的特点。
9.(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3 人物描写一组同步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摔跤》写的是 的情景,选自 的儿童小说 。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 ,作者是 。小说讲述了 。展示了 的世态图。文中的“他”指的是 。
(3)《临死前的严监生》描写的是 的情形,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作者 。
二、语段阅读
10.(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3 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练)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自 的作品《 》,片段中的“他”是指 。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的意思是 。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是 。
(4)这一段人物描写,从 、 、 ,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为豪的体力以及 都写得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课内阅读。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______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______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______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______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12.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揣摩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一声不倒一声的: 不曾:
1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两个侄子和奶妈对这两个手指所作出的种种不同的猜测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4.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部编版五年级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同步练习)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5.给加点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似 的转了三圈
16.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 。
17.文中的“枪”和“鞭”加引号是说明 。
18.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
起初 ,后来 。
19.在这里,作者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20.读画线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的人物什么特点。
三、写作题
21. 我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马路上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小区里穿滑冰鞋的孩子,奋战于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选择一个人,运用这两课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破绽;怜惜;风骚;侄子;收敛;咕咚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破绽”的“绽”不要写成形近字“锭”,“怜惜”的“惜”不要写成形近字“腊”,“侄子”的“侄”不要写成形近字“致”。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破绽、怜惜、风骚、侄子、收敛、咕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suō;bān;dí;xié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穿梭”的“梭”读suō,不要读成形近字“俊jùn”。“扳动”的“扳”读bān,不要读成形近字“板bǎn”。“嫡亲”的“嫡”读dí,不要读成形近字“摘zhāi”。“ 携手”的“ 携”读二声xié,不要读成形近字“捷jié”。
故答案为:suō、bān、dí、xié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
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监控;梭子;喉咙;新郎;蓝天;棱角;猴子;朗读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监:jiān,督察。部首:皿,组词:监控。蓝:lán,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晴天天空的颜色。部首:艹,组词:蓝天。
喉:,颈的前部和气管相通的部分,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部首:口,组词:喉咙。猴:,猴子是一个总称。部首:犭,组词:猴子。
故答案为:监控、梭子、喉咙、新郎、蓝天、棱角、猴子、朗读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答案】泛指许多亲戚。;一声连着一声。;立刻。;互相关连或牵涉。
【知识点】词形;词义;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此题是给词语找出相应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1、泛指许多亲戚。2、一声连着一声。3、立刻。4、互相关连或牵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与词义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理解、积累和识记。
5.【答案】疾;快;抖;擞;推;拉;大;圆;朝;天;天;真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疾、快、抖、擞、推、拉、大、圆、朝、天、天、真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6.【答案】黑漆漆;金灿灿;绿油油;亮晶晶;贪生怕死;口是心非;头重脚轻;奇花异草;惊天动地;移风易俗;四通八达;十全十美;七嘴八舌
【知识点】ABB式词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认清题目的要求,比如 ①红扑扑(ABB式,即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是相同的。)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黑漆漆、金灿灿、绿油油、亮晶晶、贪生怕死、口是心非、头重脚轻、奇花异草、惊天动地、移风易俗、四通八达、十全十美、七嘴八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7.【答案】结实;立刻
【知识点】词义;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再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挺脱:方言。 强劲结实;挺括舒展。登时:立即;立刻。
故答案为:结实、立刻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8.【答案】徐光耀;小兵张嘎;语言;动作;心理;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沉稳、憨厚老实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徐光耀、小兵张嘎、语言、动作、心理、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沉稳、憨厚老实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9.【答案】(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小兵张嘎》
(2)《骆驼祥子》;老舍;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祥子
(3)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而不断气;《儒林外史》;吴敬梓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 ;《小兵张嘎》
(2)《骆驼祥子》;老舍;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祥子
(3)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而不断气;《儒林外史》;吴敬梓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10.【答案】(1)老舍;骆驼祥子;祥子
(2)把他的腰部勒得细一些。
(3)脚很大。
(4)装束;体态;身段;品性人格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老舍、骆驼祥子、祥子;
(2)把他的腰部勒得细一些。
(3)脚很大。
(4)装束、体态、身段、品性人格
【点评】(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2)、(3)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答案】11.盏;笔;位;茎
12.上气不接下气;没有
13.动作(细节)描写,烘托作用。
14.严监生是一个爱财胜过命的吝啬鬼。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课内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11.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依次填入的是“盏、笔、位、茎 ”。注意“盏、茎”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盏;笔;位;茎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①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着一声。文中指的是严监生上气不接下气。②不曾:没有。
故答案为:上气不接下气;没有
13.本题考查的是描写方法和作用。从“拿、伸着”等动词可知,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正是通过两个侄子和妈妈对两个手指作出的大量猜测的描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最后揭开谜底,两根手指其实指的是两根灯草,写出了严监生临死前还在斤斤计较,烘托了他吝啬的形象。
故答案为:动作描写;烘托作用
1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过学习本短文,我们了解到严监生病得奄奄一息,话都说不出了,“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在人们的猜测下,终于猜对他的意思,原来是他看到灯盏里有两根草茎,怕点灯费油,所以伸两个指头,意思是要挑掉一根。从这件事可感受到严监生是一个吝啬的守财奴。
故答案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胜过命的吝啬鬼
【答案】15.shì
16.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而是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方式。
17.不是真正的武器枪与鞭,在这里表示特殊的含义
18.精神抖擞;沉不住气
19.动作;心理
20.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对于多音字,要根据它的读音来确定它的意思,然后组词。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用。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6)感悟人物形象,一般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15.考查了多音字组词,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似:[shì]〔似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似的”。[sì]相类,像:相(xiāng)似。类似。
16.由选段第1、2两句可知,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而是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招式。
17.考查引号的作用:①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 表示突出强调。 ③ 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 表示特定称谓。 ⑤ 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由选段第2句可知,“枪”和“鞭”加引号是说明不是真正的武器,在这里表示特殊的含义。
18.由选段第2句和倒数第2句可知,小嘎子的摔跤仗着手疾眼快和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方式起初精神抖擞,后来见胖墩也不好欺负就沉不住气了。
19.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作者是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展现小嘎子的形象的。
20.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从画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小嘎子的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21.【答案】爱唠叨的妈妈 清早,闹钟“丁零零”地在我耳边响起,我睡眼朦胧地睁开眼一看才6点钟,正想翻身再睡一下的时候,妈妈叫起来了:“快点起床,别睡了,再睡上学就要迟到了,快穿好衣服。”我极不情愿地爬起来穿了衣服,刚穿好,妈妈的声音又来了:“先刷牙洗脸,然后快点吃早餐了,多吃点,不然上午会饿,人一饿记忆力会下降的,会影响学习的。”我不愿吃的煮鸡蛋硬让我吃了两个。在我终于可以背起书包准备出门时,妈妈又唠叨起来了:“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 ”
放学回来了,我书包一丢,正想跑出家门找朋友玩弹珠,妈妈又叫了起来:“先写作业,认真一点写,早一点把作业写完,别到很晚还没写完。”我好不容易写完作业,刚打开电视准备“大饱眼福”的时候,妈妈的唠叨又来了:“洗澡睡觉了,早睡早起精神好。”你看,妈妈的唠叨从早到晚都没停过,你说烦不烦。
可是有一次,我彻底改变了对妈妈唠叨的看法。有一个早上,妈妈要我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我看都没看就说带齐了。到了学校,第二节语文课时,我发现我的语文书忘在家里了,整堂课我的心都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发现批评我,那节语文课也没学好,直后悔没听妈妈的话检查好书包。
我现在才明白妈妈的唠叨是为了我好,所以我已经喜欢妈妈的唠叨了,因为那一句句的唠叨也是一句句的爱。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写人作文,要求选择一个人,写出他(她)的特点。想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熟悉的人,他(她)有什么特点,选择你最想介绍的去写。
【立意角度】写作时要注意结合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这位人物的特点,写作时要做到内容具体,过程详实,突出重点;利用“外、语、动、心、神”来充实事件过程的人物表现,最终表达某种情感。注意事件的情节变化,以及自己在事件中的情感、心理变化,结尾有在这件事情中的感悟与启发。
【点评】本文小作者抓住清早、放学时妈妈的“唠叨”,又选择了生活中典型的事例,表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了对妈妈的理解与感恩,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