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下15. 驿路梨花 教材教法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下15. 驿路梨花 教材教法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12:00:1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城关中学课时教案
课题 15.驿路梨花 总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备写人   授课时间 第11-12周 
教 材 教 法 备 写 教学 目标 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文章中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难点: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教材分析及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驿路梨花》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题材不新,但文章写得巧妙本文所写的故事,前后延续了十几年,时间跨度大,作者避开一般的叙述,而是把笔墨集中到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我们”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上,细致地表现了小茅屋作为助人为乐的象征所给予人们的方便和温暖。同时,文章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有节奏地穿插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使得有关小茅屋的故事得到全面而细致的表现。这样就使文章结构紧凑而不拖沓,材料丰富而不庞杂,文章浓缩而又疏密有致,文字少而容量大,从而使得悬念的设置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引人人胜。由于对材料的巧妙安排,使得情节常常是出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文章情节富于戏剧性。 本篇以“驿路梨花”为题,一语双关,譬喻恰切,形象鲜明,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体会标题含意,培养鉴赏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师生互动法----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探究,从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素养,感受主动探索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2.迁移反馈法----培养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发现者,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这篇文章是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的,是要表现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从这个认识出发,可把课文的教学思路设计为四个板块,分别为情节、赏析、背景和理解四个板块,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展开进行。 1.情节板块
重点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展开,从而层层深入,理清课文的调理和层次,教给学生三步阅读法的第一步。在曲折的情节中层层深入了解本文的妙处。
2.赏析板块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且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答题的技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赏析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小茅屋的主人是谁?(2)围绕小茅屋的主任是谁写林几次误会,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文章为何用“驿路梨花”为题,而不用“小茅屋的主人”为题?这样的问题由浅入深,逐渐过渡到文章中心,实现教学目标。
3.思考和背景板块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更能加深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和课文主题的挖掘。从而让雷锋精神落到实处。 课外阅读推荐: 彭荆风的《今夜月色好》《当芦笙吹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