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能力提升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肝脏(gān) 麦秆(gǎn) B.俏丽(qiào) 陡峭(qiào)
C.哺育(pǔ) 黄浦江(pǔ) D.英俊(jùn) 严峻(jù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三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母亲是默默无闻的老黄牛,从不叫苦。
B.他很有能力,是纸老虎,我们都佩服他。
C.他跳进河里,却忘了自己是旱鸭子,结果溺水了。
D.在家里,妈妈总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净、整洁,我们称她为小蜜蜂。
3.下列词语与其比喻意思不一致的是( )
A.老黄牛——老实肯干的人;千里马——有才干的人。
B.百灵鸟——歌声清脆的人;铁公鸡——小气、吝啬的人。
C.纸老虎——外表柔弱的人;小蜜蜂——勤快的人。
D.领头羊——做事走在前面的人;变色龙——见风使舵的人。
4.下列有关本单元所学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鸡》全文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自然流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B.《猫》的作者是老舍,《母鸡》和《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这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C.《猫》中的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什么都怕却又非常勇敢,因此作者说它有些“古怪”。
D.《白鹅》一文开篇点明了白鹅的来历,并简要介绍了白鹅给人的初步印象一高傲,然后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写鹅的“高傲”。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有什么东西响了一声,母鸡就立刻警戒起来。
B.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C.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D.不但是在院里,而且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笑着说:“一只猫就把你吓成这样,你胆子也太大了吧!”
B.对于知识,他真是贪得无厌。
C.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D.妈妈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tǎo yàn jǐng jiè wā jué fū dàn chéng jì
( ) ( ) ( ) ( ) ( )
tāng yuán kě wù tí jiào lóng rén qī cǎn
( ) ( ) ( ) ( ) ( )
8.照样子,变新字,再组词。
请( 请客 )—— 清 ( 清水 ) 情 ( 事情 ) 晴 ( 晴天 )
杆( )—— ___ ( ) _____( ) _____( )
消( )—— ___ ( ) _____( ) _____( )
辅( )—— ___ ( ) ____( ) _____( )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尽职——( ) 欺侮——( ) 淘气——( )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鸭子 ( )的滋味 ( )的大鸟
( )的动物 ( )的人 ( )的地方
11.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替换画线的部分。
左( )右( ) 扬长( )( ) ( )( )不迫 ( )( )多端
( )( )不安 一丝( )( ) 空空( )( ) ( )( )凝视
(1)他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津津有味地朗读课文。 ( )
(2)说完,他鞠了一躬后大模大样地离开。( )
12.日积月累。
(1)《猫》和《母鸡》的作者都是______,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_________”,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等。
(2)《蜂》这首古诗中描写蜜蜂勤劳无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鹅》一文采用_____(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的结构方式。从鹅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展现了鹅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猫还会__________地叫唤,____________,粗细各异,_________。
(5)《蜂》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这首诗通过对____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美与同情,对那些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满。
三、现代文阅读
对比阅读。
片段一:①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片段二: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②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13.片段一中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片段二中画“ ”的句子,从鸡雏“_________________”和母鸡“____________”的样子对比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片段一和片段二的理解,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都通过对生活中小事的描写,表现母鸡的形象。( )
(2)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敬佩之情。( )
16.读画“﹏﹏﹏”的句①和句②,这样写前后矛盾吗?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天鹅
〔俄〕列夫 托尔斯泰
一群天鹅排着队从寒冷的北方飞向温暖的南方。它们白天连着黑夜,黑夜连着白天地在汪洋大海上飞呀,飞呀,一刻也不停歇。天空挂着一轮明月,下面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海水。它们都累得精疲力竭了,还是不肯休息,仍然鼓着翅膀,继续飞着。那些身强力壮的老天鹅在前面带路,年小体弱的天鹅跟在后面。
飞在队伍最后面的一只小天鹅,它的体力已经耗尽了,尽管它还想鼓动翅膀,可再也飞不动了。只见它的翅膀一耷拉,就从天空坠落下来。而它的同伴们飞得越来越远,在朦胧的月色中,就像一片片洁白的云朵。小天鹅终于掉在水面上,它收起了翅膀。海水在它身下翻滚着,把它摇来摇去。
天鹅群在皎洁的夜空中变成隐隐约约的一条白线,等天鹅群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小天鹅才把脖子弯回来,闭上了眼睛。它动也不动,任凭波涛翻滚的海水把它抬起来,又抛下去。拂晓前,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阵小风,浪花溅到小天鹅雪白的胸脯上。它睁眼一看,东方已经升起火红的霞光,星星和月亮都黯然失色了。
小天鹅深深吸了一口气,伸出脖子,鼓动起翅膀,擦着水面腾空而起。它飞得越来越高,在它下面的大海渐渐变得模糊了。它一往直前,飞呀,飞呀,向着温暖的地方飞去。它独自在神秘莫测的大海上空飞着,飞向同伴们所去的地方。
17.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黯然失色:______
神秘莫测:______
18.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一望无际——( ) 精疲力竭——( )
19.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了全文,你觉得小天鹅是一只怎样的天鹅?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天鹅能找到它的同伴吗?结合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请你为本文续编一个50字以内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2.习作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瞧!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在本单元中,一个个小动物被描写得灵活灵现。你有喜欢的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在与它们的相处中,是不是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呢?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能力。
C.哺育(pǔ)——(bǔ)。
2.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运用的赏析。
A.“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结合语句“从不叫苦”可知,“老黄牛”可用来形容母亲。
B.“纸老虎”一词是比喻外强中干的人。结合语句“他很有能力”可知,“纸老虎”与其描述不相符,和句子意思表达不一致。
C.“旱鸭子”原指陆地上饲养、不下水的鸭子,后来谐称不会游泳、不识水性者。结合语句“结果溺水了”可知,“旱鸭子”符合语境。
D.“小蜜蜂”比喻辛勤劳动且无私的人。结合语句“妈妈总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净、整洁”可知,“小蜜蜂”可用来形容勤劳的母亲。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C.“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这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母鸡》和《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说法错误。
故选B。
5.D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A.“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和“立刻警戒起来”之间是假设关系,所以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连接。正确。
B.“多么贪睡”和“得起来看看”是条件关系,所以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都……”连接。正确。
C.“谁说多少好话”和“一声不出”是条件关系,“无论……也……”是表示条件的关联词。正确。
D.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用“不管……还是……”连接,“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错误。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反语。
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
A.读句子,一只猫就把你吓成这样可以看出这个人胆子很小,后面句子中说:你胆子也太大了吧,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B.读句子,学知识是好事,贪得无厌是贬义词,说他学知识贪得无厌,句子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C.读句子,说鹅吃饭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架子十足,作者正话反说,表达了对鹅的喜爱之情,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D.读句子,孩子做了什么事惹妈妈生气,妈妈说孩子不懂事,没有运用反语修辞手法。
因此选择D。
7. 讨厌 警戒 挖掘 孵蛋 成绩 汤圆 可恶 啼叫 聋人 凄惨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明确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正确书写。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做到工整规范。
“警戒”的“戒”不要忘了写撇。
“孵蛋”的“孵”注意笔顺,不要忘写点。
“汤圆”的“圆”不要写出“园。
“凄惨”的“凄”左边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8. 木杆 肝 肝脏 秆 麦秆 竿 竹竿 消息 峭 峭壁 悄 悄悄 俏 俏丽 辅导 哺 哺育 捕 捕捉 浦 浦东
【详解】本题考查换偏旁再组词。
“杆”可组词为:杆子、旗杆、枪杆;“杆”变“汗”可组词:汗水、汗液、流汗;“杆”变“奸”可组词:汉奸、奸细;“杆”变“旱”可组词:干旱、旱地、旱灾。
“消”可组词为:消防、消灭、消失;“消”变“削”可组词:削皮、剥削、削弱;“消”变“宵”可组词:元宵、夜宵、宵禁;“消”变“哨”可组词:口哨、哨子、放哨。
“辅”可组词为:辅助、辅音、辅佐;“辅”变“铺”可组词:店铺、铺子、铺垫;“辅”变“脯”可组词:果脯、肉脯;“辅”变“圃”可组词:苗圃、花圃。
9. 负责 欺负 调皮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尽职:(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近义词可以是:尽责、负责等。
欺侮:(动)欺负;侮辱。近义词可以是:欺负、侮辱等。
淘气:(形)顽皮。近义词可以是:顽皮、调皮等。
10. 可爱 心酸 白色 有趣 热心 好玩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如:毛茸茸的鸭子、幸福的滋味、展翅高飞的大鸟、机灵的动物、自信的人、遥远的地方。
11. 顾 盼 而 去 从 容 变 化 局 促 不 苟 如 也 屏 息 屏息凝视 扬长而去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词语及选词填空。
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选词填空时要依据意思结合语境来选。
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局促不安: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空空如也:形容一无所知,也用来形容一无所有。
屏息凝视:指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1)结合“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书”选“屏息凝视”。
(2)结合“大模大样地离开”选“扬长而去”。
12. 老舍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茶馆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C 步态 吃相 高傲 丰富多腔 长短不同 变化多端 罗隐 蜜蜂 辛勤劳作的劳动人民 不劳而获的人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母鸡》和《猫》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
(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意思是:不管是平地还是高山,无限风光都被蜜蜂采花酿蜜时独占了。它辛辛苦苦采集百花酿成的蜂蜜,究竟是为谁送去甘甜呢? 蜂这首诗中表扬蜜蜂无私奉献的诗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白鹅》一文的作者丰子恺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特点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此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二两个自然段是总写“我”将白鹅带到了家,认为它是一个高傲的动物。第三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鹅叫声的特点,鹅傲慢的步态以及鹅可笑的吃饭方式。所以这篇文章运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选C。
(4)本题考查默写。
出自课文《猫》,原文: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5)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的劳动人民,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13.母鸡欺软怕硬,不反抗公鸡,却欺侮鸭子和其他母鸡。 14. 肚子都圆圆地下垂 消瘦了许多 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15. √ × 16.不矛盾。作者将母鸡面对公鸡时的前后态度作了对比,突出了母鸡成为一个母亲后,在保护幼子时的勇敢和责任感,体现了作者对母鸡的敬意。
【解析】13.本题考查对片段内容的理解及概括片段内容的能力。
片段一中,“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主要讲了母鸡不欺侮公鸡,而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讲了母鸡还欺侮其它母鸡。它欺软怕硬,因此讨厌母鸡。
1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从片段二中的“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可知,作者把鸡雏“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和母鸡“消瘦了许多”的样子进行对比,说明母鸡把食物都给自己的鸡雏吃,自己却吃得很少,这可看出母鸡对鸡雏的慈爱及母鸡的辛苦。
15.本题考查对两个片段内容的理解。
(1)通读两个片段,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说法可知,两个片段都通过对生活中小事的描写,表现母鸡的形象。说法正确。
(2)“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敬佩之情”说法有误。片段一的事情表现作者对母鸡的厌恶,片段二中的事情体现母鸡对它的儿女的爱,表现了作者的敬佩之情。两个片段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故错误。
16.本题考查对句子的分析能力。
学生需理解这两个句子,并能体会母鸡发生改变的原因及从中体现的精神。句①写了母鸡欺软怕硬,害怕公鸡;句②却写了母鸡反抗公鸡,原因是母鸡要保护它的儿女。是母爱使它变得勇敢,体现了母鸡的勇敢精神和对子女的责任感。故不矛盾。
17. 比喻相比之下有很大差距。 非常神秘,不可推测。多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18. 无边无际 筋疲力尽 19.有一群天鹅往南飞,其中一只最小的天鹅由于力气用尽而落队。它没有因为落队而放弃前行,而是选择了积蓄力量,第二天继续上路,去追赶天鹅群。 20.小天鹅具有勇敢顽强、不服输的精神。从中给我的启示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方向,这样才能够成功。 21.她飞呀飞,眼前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接近,来到一片草原上空,她看见同伴们正在草原上排成对,张开双手,在迎接她.
【解析】17.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第三自然段句子“它睁眼一看,东方已经升起火红的霞光,星星和月亮都黯然失色了。”可知霞光出来,星星和月亮的光芒就显得暗淡了,黯然失色的意思是:相比之下有很大差距。
从第四自然段句子“它独自在神秘莫测的大海上空飞着,飞向同伴们所去的地方。”可知句子说大海十分神秘。神秘莫测的意思是:非常神秘,不可推测。多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18.本题考查近义词。
一望无际意思是: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近义词是无边无际、一望无边、无边无涯、漫无边际。
精疲力竭的意思是:指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精疲力竭的近义词有气无力、心力交瘁。
19.本题考查概括故事内容。
从第一自然段句子“一群天鹅排着队从寒冷的北方飞向温暖的南方。”可知故事发生在冬天,天鹅排着队从北方飞向南方,从第二自然段句子“飞在队伍最后面的一只小天鹅,它的体力已经耗尽了,尽管它还想鼓动翅膀,可再也飞不动了。”可知飞行的过程中一只小天鹅体力耗尽,飞不动了,掉了队。从第四自然段句子“小天鹅深深吸了一口气,伸出脖子,鼓动起翅膀,擦着水面腾空而起。它飞得越来越高,在它下面的大海渐渐变得模糊了。”可知小天鹅鼓起劲,继续追赶天鹅群。故事的内容是:有一群天鹅往南飞,其中一只最小的天鹅由于力气用尽而落队。它没有因为落队而放弃前行,而是选择了积蓄力量,第二天继续上路,去追赶天鹅群。
20.本题考查形象分析。
从第三自然段句子“等天鹅群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小天鹅才把脖子弯回来,闭上了眼睛。”,第四自然段句子“小天鹅深深吸了一口气,伸出脖子,鼓动起翅膀,擦着水面腾空而起。它飞得越来越高,在它下面的大海渐渐变得模糊了。”可知这是一只坚强的小天鹅,它没有放弃,不服输,努力追赶,从中我感受到我们也要像小天鹅一样,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坚持,努力,这样终究会成功。
21.本题考查续编故事。
结合第四自然段句子,想象内容,组织语言,续编故事。如:小天鹅飞啊飞啊,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渐渐地,它的眼前出现了天鹅群,它看到伙伴儿们在前方微笑着等着它到来。
22.范文
可爱的小猫
我家院子里有许多小野猫,其中,一只名叫“咪咪”的猫是我最喜欢的。
咪咪长得非常可爱。浑身穿着雪白的外衣,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两只三角形的小耳朵,耳朵总是翘着,好像在听有什么动静。白天,它的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细缝,到了晚上又把眼睛睁地大大的、圆圆的,一只老鼠也别想逃跑;一张“人字行”的嘴里长着排列整齐的牙齿,又尖又白,显得十分锋利,好像一口就要把老鼠吃到肚子里。嘴巴两旁有六根长长的银白色的胡须,一扇一扇的,神气极了。脚上长着四只分成五瓣的小黑爪子,上面长着尖尖的刺,非常锋利。但走起路来却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原来它脚下长着一块软绵绵的肉垫,只要一看到老鼠它就伸长爪子猛扑过去,老鼠就变成了它口中的美餐。咪咪的尾巴长长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摇,看见我过来就摇着尾巴“喵,喵”的叫着,好像在向我问好。
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玩沙包,咪咪坐在旁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一不小心,我将沙包扔到了它的身边,还没等我过去,只见咪咪跳起来一口就叼住沙包,用爪子挠来挠去。“咪咪,给我”,听到我的喊声,咪咪用嘴叼着沙包跑到我脚边,轻轻的放了下来。我故意将沙包扔的远远的,咪咪一见,立刻跑过去叼了回来,就这样,咪咪和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咪咪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为自命题的状物作文,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是小猫、小狗、小鱼、小鸟等等,尽量选择你喜爱且熟悉的去写。要想写活小动物,先要观察小动物,以便在写作时把握、介绍关于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然后深入了解小动物,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在介绍时可以结合一定的事例,这样能使作文更具趣味性、画面感、亲近感;最后赋予习作情感,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才能让所写之物真正活起来。
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头:根据作文题目确定写作方向,开篇点题。
2.正文:可以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动物的外形,并写出动物的主要外形特点。顺序可以是从头到尾,或从整体到部分。捕捉特别之处,比如猫白天睡觉、晚上捉老鼠等。细致、有条理地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一般指动物的进食特点、睡觉姿势等。通过它们的动作、神态、叫声等特点来表现其生活习性,比如小猫爱吃鱼,它闻到鱼的味道就会喵喵叫;吃鱼的动作很快,干净又利索;吃饱后会心满意足地晒太阳等等。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动物的特点。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
3.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