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亚洲及欧洲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 亚洲及欧洲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31 20:1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亚洲及欧洲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从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中间高,四周低
2.亚洲东部和南部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 B.与河流众多有关
C.受纬度位置影响 D.与夏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
3.不属于亚洲与欧洲共同点的是( )
A.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B.主要位于北温带
C.三面临海,彼此相连
D.都被赤道穿过
4.亚洲东部、南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对下列各项影响最大的是
A.商业 B.工业 C.农业 D.交通
5.非洲气候在参加“真假辨析”活动的四名同学抽到的题目中,谁抽到的题目是真的
A.张芳: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赵明:亚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
C.鞣泣: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刘慧:亚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6.湄公河被称为“亚洲多瑙河”原因是( )
A.流量大 B.航运价值高 C.流经国家多 D.没有结冰期
7.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跨寒、温、热三带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③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 ④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世界最深和最大的湖泊分别是( )
A.里海和维多利亚湖 B.贝加尔湖和里海
C.贝加尔湖和死海 D.里海和贝加尔湖
9.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在哪个大洲 (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大洋洲
10.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是( )
A.地势起伏大 B.气候类型 C.人口众多 D.自然灾害频繁
11.我们亚洲三面临洋。濒临的大洋包括(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印度洋 ④北冰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B.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C.南临北冰洋 D.东临太平洋
某探险队于某年6月至7月,经下图所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径①、②、③、④读图完成下面13-16小题。
13.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经常会用到雨伞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探险队员们经过的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苔原气候
16.在本次探险过程中,探险队员穿戴衣服最多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17-18小题。
17.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8.从总体上看,不属于亚洲气候显著特征的是( )
A.大陆性特征 B.季风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海洋性特征
下图是“亚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9-23小题。
19.关于亚洲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西临太平洋,北临印度洋 B.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亚洲西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0.图中序号与地形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喜马拉雅山 B.②-伊朗高原 C.③-蒙古高原 D.④-东欧平原
21.关于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山地为主 B.以高原、盆地为主 C.以平原、丘陵为主 D.以高原、山地为主
22.图中A半岛是( )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中南半岛 D.马来半岛
23.为了便于认识亚洲,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东南亚
二、解答题
24.下图为亚欧大陆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甲是____洲。
(2)河流A是____,注入____洋。
(3)亚洲大河呈____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是因为亚洲地势特点是____。
25.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洋,西南以________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2)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特点________,大多河流顺势呈,________状向四周分流,注入大洋,其中亚洲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3)亚洲地跨________带、北温带、北寒带.亚气候复杂多样,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气候,东部和南部________气候显著。
参考答案
1.D
【详解】依据亚洲的地势特征及河流的流向,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因此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故选D。
2.D
【详解】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使得该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故D符合题意。
3.D
【详解】亚洲和欧洲都主要分布在东半球,都主要位于北温带,三面临海,彼此相连,亚洲被赤道穿过,欧洲没有被赤道穿过。所以选D。
4.C
【详解】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而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和南亚最为典型.亚洲东部、南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影响最大的是农业生产.根据题意,故选C.
5.A
【详解】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故A符合题意;
B、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故B不符合题意;
C、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C不符合题意;
D、非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故D不符合题意。
6.C
【详解】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千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五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因而有“亚洲多瑙河”之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C
【详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个热量带,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从发展水平看,除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以外,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故选C。
8.B
【详解】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故答案选B。
9.C
【详解】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低于海平面415米,因盐度高,湖中及沿岸没有生命,被称为“死海”,故选C。
10.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主要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说明。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带、温带、热带,再加上各地距海远近不同,以及地形的差异,使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再加上由于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旱涝灾害频繁,ABD能体现;人口众多是社会经济因素,不能体现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C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能体现的选项,故选C。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C。
12.C
【详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陆上相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ABD正确,C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13.①位于中南半岛,人口密集,排除①;②青藏高原,人口稀疏;③是内陆地区,人口稀疏;④是俄罗斯北部,位于极圈以内,气候寒冷,人口稀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14.读图文资料可知,险队于某年6月至7月去探索。①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A符合题意;②是高原山地气候,夏季气温低降水少,B错误;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C错误;④是苔原气候降水极少,D错误。故选A。
15.读图可知,探险队员们经过的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C。
16.穿戴衣服最多的地点是气候寒冷的地区,①是热带季风气候6、7月份气温高,排除AC;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排除B;②是高原山地气候,海拔上升气温下降,④位于极圈以内,相对寒冷。②④正确,故选D。
17.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选C.
18.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是亚洲气候的显著特征,亚洲气候的海洋性特征不明显。
故选D.
19.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邻印度洋,A错误。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气候类型多样,B正确。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C错误。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D错误。故选B。
20.由图可知,①是喜马拉雅山脉,②是德干高原,③是东北平原,④是蒙古高原。故A正确,故选A。
21.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D。
22.由图可知,A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故选A。
23.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属于东亚。故选A。
24.
(1)由图可知,甲位于亚洲以西,且位于亚欧大陆西部,为欧洲。
(2)河流A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是世界第三长河——长江。
(3)由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大多从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或湖泊,河流呈放射状,因为河流都是从高往低处,因此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5.
(1) 读图可知,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2)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面起伏较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辐射状流入周边海洋。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
(3)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