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了解地区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此时,印度的气候特点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凉爽干燥 D.高温多雨
2.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犹太人 B.阿拉伯人 C.埃及人 D.波斯人
3.欧洲西部突出的特点是( )
①国家众多,人口稠密
②经济发达
③语言相同
④气候炎热
⑤大多信仰佛教
⑥畜牧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⑥
4.下列有关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两部分
B.许多人在基督教堂做礼拜
C.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D.马六甲海峡位于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重要的咽喉要道
5.东南亚被称为“十字路口”,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沟通的两大洋是 ( )
A.地中海和红海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印度洋和太平洋
6.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以热带作物为主。
B.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C.居民主要是黄种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
D.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7.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所在地是非洲
b.②地是中国的长城站
c.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酷寒、湿润、烈风
d.①地位于③地的东北方向
A.abc B.bcd C.abd D.acd
8.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取近路至大西洋,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英吉利海峡
9.东南亚物产丰富,下列物产与其最大生产国对应正确的是( )
A.天然橡胶—泰国 B.椰子—马来西亚
C.蕉麻纤维—印度尼西亚 D.棕榈油—菲律宾
10.马六甲海峡位于( )
A.菲律宾与马来西亚之间 B.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C.新加坡与爪哇岛之间 D.马来西亚与泰国之间
11.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A.温和、湿润、大风 B.严寒、干燥、大风
C.温和、干燥、微风 D.严寒、干燥、微风
下图示意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中东的石油资源外运的主要运输方式( )
A.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3.该地区的石油主要运往( )
A.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B.东亚、欧洲西部和南美洲
C.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亚 D.欧洲西部、北美洲和非洲
邮轮是国家工业和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被誉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据此读世界主要邮轮建造国家和邮轮运营公司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世界邮轮运营公司主要集中分布在( )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15.欧洲发展邮轮建造业的优势有( )
①工业基础好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劳动力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加勒比海航线约占邮轮旅游市场份额的35.8%,是开发最早、市场最成熟、客源最多的航线,主要原因有( )
①地处温带,景色优美②邻近发达地区客源地③热带海岛,风光秀丽④邻近亚洲客源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图“东南亚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17-21小题。
17.图中所示海峡J被誉为东南亚海上航线的咽喉通道,位于A和B之间组成,A、B分别是
A.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岛 B.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
C.马来半岛、马来群岛 D.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18.一艘货轮在马来西亚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不可能是
A.椰子 B.橡胶 C.长绒棉 D.蕉麻
19.“澜湄合作机制”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沿岸六个国家参与合作机制。在合作展上,看到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李克强高兴地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以下自然条件有利澜-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粮仓”的是
A.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B.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C.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 D.年温差大,生长期长
20.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F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C.居民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
D.旅游资源丰富,下龙湾是其著名的景点一
21.根据图中资料,在户外,该地区的人们平时常穿
A.毛衣 B.棉袄 C.夹克衫 D.短袖衫
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开幕。本次博览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面向全世界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平合作用,聚焦经贸合作,突出务实成效。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图中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3.下列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宗教文化多元,矛盾冲突不断
B.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C.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D.全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24.下列关于图中石油运输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路线③只能到达地中海沿岸 B.路线①必经马六甲海峡
C.路线②完全没必要,太绕远了 D.三条路线运输石油均可到达中国
葡萄耐旱忌湿。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的种植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北纬52°附近,气候湿润。据此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该地采用顺坡垄的方式种植葡萄有利于( )
A.提高排水效果 B.扩大销售市场
C.减小降雨强度 D.防止水土流失
26.该地位于( )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拉丁美洲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B为我国的两个科考站,完成下面27-28小题。
27.下列现象与图中所示时间不相符的是( )
A.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半球的冬至 D.从上海到达A站比到B站近
28.飞机从A站沿所画线路飞往B站,方向的变化是( )
A.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B.先向南再向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多样的自然环境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读图完成下面29-31小题。
29.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 )
A.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B.根植于多样的的自然环境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30.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江大河的冲击平原,图中( )
A.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B.河流均向南注入印度洋
C.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 D.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31.西亚的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下列有关西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宗教文化多元,矛盾冲突不断
B.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C.位于“两洋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D.全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读东南亚图,回答下面32-33小题。
32.关于东南亚和马六甲海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咽喉”
B.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南高北低
C.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D.中南半岛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越南,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B.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注入太平洋
C.③海上航运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D.④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2021年4月1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启动五周年,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间的水资源合作中心、环境合作中心、农业合作中心等纷纷成立并投入运营。图11为中南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34-35小题。
34.中南半岛( )
A.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B.南与我国大陆相邻
C.盛产温带水果 D.城市多沿河流分布
35.澜湄合作可以( )
①促进湄公河生态环境保护②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③消除国家间的地域差异④推广高产水稻增产粮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
36.读“欧洲西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西部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温度带),三面临海,海洋伸入大陆内部,增强了气候的____特征。
(2)分析A、B、C三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三城市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C.全年温和湿润 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A-B-C三城市自西向东( )
A.降水量越来越多 B.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
C.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D.降水越来越集中在冬季
(4)B地气候适合农业部门中____业的发展,而E地气候适合发展____业。
(5)从经济发展程度看,欧洲西部国家多属于____国家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164°E,75°S)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材料二:南极地区图。
(1)图中的海洋名称①______洋,②______洋。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考察站是______(请选择A、B、C),罗斯海新站位于______半球(东、西)。
(3)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为什么选择在北半球的冬季?
(4)为了保护南极以及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要从我做起,我们要怎样做?写出两条具体做法。
3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北临________ 海,A是________ 运河.
(2)B线以北是 ________ 沙漠,B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是________ (人种)的故乡.
(3)从地形上看,非洲有“ ________ 大陆”之称,但图中的E地属________ 地形.
(4)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但好望角属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_ 带.
(5))左图表示 ________ 气候.右图的C、D、E三点中,气候类型与左图相符的是________ .
(6)我国与非洲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假如从F国进口石油,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__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时间为2014年2月,因此此时印度应处于凉季,故选C。
2.B
【详解】中东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这里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因此其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兰教,故选B。
3.D
【详解】欧洲西部语言不相同,有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故③错;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故④错;
欧洲西部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故⑤错;
①②⑥都是欧洲西部突出的特点,故选D。
4.D
【详解】试题分析: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故A错误;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许多人在基督教堂做礼拜,故B正确;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故C错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重要的咽喉要道,故D错误。故选D。
5.D
【详解】试题分析:
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是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马六甲海峡沟通的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故本题选D。
6.A
【详解】东南亚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以热带作物为主;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居民主要是黄种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
7.A
【详解】由图可知,①所在的大洲是离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故a错误;②是位于东半球、印度洋沿岸的中山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且位于南极圈以外,故b错误;图中所示的地区是南极洲,这里由于纬度高、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自然环境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故c错误。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地位于③地的东北方向,故d正确。故选A。
8.A
【详解】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取近路至大西洋,依次经过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故选A。
9.A
【详解】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产品,如泰国是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故A正确。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故B错误。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故C错误。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故D错误。故选A。
10.B
【详解】分析根据地理位置可知,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是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选B。
11.B
【详解】试题分析: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较弱,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因此酷寒、烈风、干燥是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故本题选B。
1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资源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通过海洋运输方式运出。故选B。
13.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主要输往欧洲西部、北美洲、东亚,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14.由图结合图例可看出,邮轮运营公司主要分布在北美洲,B正确。亚洲、欧洲、大洋洲分布较少,A、C、D错误。故选B。
15.由图可知,邮轮建造业主要分布在欧洲,欧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基础较好,适宜发展邮轮建造业,①④正确。邮轮建造业与矿产资源数量关系较小,②错误。欧洲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③错误。①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由图可知,加勒比海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海岛,风光秀美,①错误,③正确。临近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客源多,②正确。离亚洲较远,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读图可知,海峡J是马六甲海峡,位于A马来半岛和B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最近海上通道。故选B。
18.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焦麻的最大产地,长绒棉主要产自埃及和中亚,所以根据题意选C。
19.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区气候湿热,一年三熟,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人口稠密,热带气候,年温差小。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选A。
20.读图可知,A岛是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这里气候湿热,居民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便于通风散热,巴厘岛是该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下龙湾位于越南。故ABD不正确,C正确。根据题意选C。
21.读图可知,该地区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全年高温,所以这里的居民常年穿短袖衫就可以了。故选D。
22.该区域是中东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多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很多国家是“无流国”,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中东地区宗教文化多元,矛盾冲突不断,比较动荡不安,A叙述正确。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B叙述正确。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C正确。有些地方例如埃及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不完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答案选D。
24.路线③不止到达地中海沿岸,还可以到达欧洲西部等,A错误。路线①运往中国、日本等,必经马六甲海峡,B正确。超大型油轮苏伊士运河过补了,只能经过路线②,绕道非洲好望角,C错误。三条路线运输石油,只有路线①可到达中国,D错误。故选B。
25.葡萄耐旱忌湿。该地采用顺坡垄的方式种植葡萄有利于提高排水效果,A正确;顺坡垄的方式种植葡萄不能扩大销售市场,也不能减小降雨强度,BC错误;顺坡垄的方式种植葡萄不利于保持水土,D错误。故选A。
26.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北纬52°附近,东南亚大部分位于10°S至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A错误;欧洲西部位于52°N附近,B正确;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C错误;拉丁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D错误。故选B。
27.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南极圈出现了极昼现象,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故A正确。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故B正确。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故C正确。根据经度位置可知,B点位于东半球,A点位于西半球,所以上海到达B站比到A站更近,故D错误。根据题意选择错误的,故选D。
28.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飞机从A站沿所画路线”飞往B站,其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南飞,再向东北飞。故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29.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孕育出不同的民俗风情,A错误;亚洲文明根植于多样的的自然环境,B正确;亚洲复杂的地形并不是由亚洲文明塑造的,C错误;亚洲文明凝练成不同
的地域文化,D错误。故选B。
30.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A错误;黄河、长江向东注入太平洋,尼罗河向北注入地中海(大西洋),B错误;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C正确;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西亚,尼罗河发源于非洲,D错误。故选C。
31.西亚地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文化多元,矛盾冲突不断,A不符合题意;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B不符合题意;西亚地区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两洋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C不符合题意;西亚地区大部分并不是全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还有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D符合题意。故选D。
32.东南亚和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故A叙述正确。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故B叙述错误。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故C叙述正确。中南半岛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故D叙述正确。故选B。
33.读图可得,①是菲律宾,A错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注入太平洋,B正确。③是巽他海峡,不是马六甲海峡,C错误。④是泰国,是临海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
34.中南半岛城市多沿河流分布,D正确。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北与我国大陆相邻、盛产热带水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5.澜湄合作可以①流域内的国家一起合作,促进湄公河生态环境保护②合理分配、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④加强技术合作,推广高产水稻增产粮食,①②④正确。不能消除国家间的地域差异,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6.
(1)读图可知,欧洲西部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南的北温带,三面临海,海洋深入大陆内部,增强了气候的海洋性特征。
(2)读图可知,三城市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项正确。故选C。
(3)读图可知,三城市自西向东,降水量越来越少,A项错误;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项错误,C项正确;降水分配都较均匀,D项错误。故选C。
(4)读图可知,B地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E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
(5)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37.
(1)读图可知,该图是南极俯视图,那么A是我国的长城站,离南美洲最近,由此可知,①是南美洲的西部的太平洋,②是南美洲东部的大西洋。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考察站是A长城站。罗斯海新站位于西经150度,因此是属于西半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的冬季,就是南半球的夏季,夏季是南极洲的暖季,适合进行科考活动,也适合选址奠基仪。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保护环境,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植树种草,多做公共交通出行,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等等。
38.
1)从图中看出,非洲北临地中海,东北隔着A苏伊士运河与亚洲为邻。
(2)B是北回归线,此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以北是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3)从地形上看,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但图中的E地属盆地地形,是世界最大的刚果盆地。
(4)读图可知,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但好望角属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南温带。
(5)从气候类型分布图看出,该地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在图中的C地有分布。
(6)我国假如从F尼日利亚进口石油,合理的运输方式应该是海运。因为海运运量大,运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