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下第五单元19. 一棵小桃树 教材教法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下第五单元19. 一棵小桃树 教材教法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13:5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关中学课时教案
课 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 总课时 2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授课时间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重点 、难点 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的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 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自已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本课继续学习比较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异同点,研究造成异同的原因,加强对文章的深入认识。本课学习中,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两者的成长环境恶劣;两者的成长经历类似,充满磨难;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画表格的方式比较异同,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教学方法建议: 1.文章结构清晰,学生可自主阅读,梳理文章结构层次,概述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梳理文章结构时,关注表示过渡的语句和词语。
2.这篇文章是状物散文,可在《紫藤萝瀑布》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状物”。例如,可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鉴赏语言:也可通过具体的词、句的品析,体会语言的魅力。
3.文章中有些语段含义深刻,如开头段,第10段和结尾段。教学中可联系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
重难点突破方法: 1.学生自主阅读,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读准重点词语的字音,并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 思。
(2)阅读中标示出能够提示结构层次的语句,并初步划分文章 的结构。
2.学生再读第二和第三部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 简要概括。
(2)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3)思考“我”为什么关注和爱护小桃树
3.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随机指导。
(1)讨论小桃树经历了哪些磨难。
(2)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3)思考“我”为什么关注和爱护小桃树,补充作者的经历。 课外阅读推荐: 1.了解贾平凹及其作品。 2.课外阅读贾平凹的《月迹》、《秦腔》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