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1 16:1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溪/泛尽/却/山行 B. 小溪/泛尽/却山/行
C. 小溪/泛尽/却山行 D. 小溪泛尽/却/山行
2、下面词语中的“处”与“处罚”中的“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处处 B. 处理 C. 处所 D. 好处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写的《绝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喜爱之情。
B.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C. 《池子与河流》《狮子和报恩的老鼠》都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D. 《海底世界》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本诗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A. 思念家乡 B. 热爱祖国山河 C. 思念亲人 D. 孤独寂寞
二、客观填空题
5、请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假装(jiǎ jià)______  宿舍(shě shè)______  窗明几净(jǐ jī)______
胸脯(pú pǔ)______  答应(dā dá)______  参天大树(cān shēn)______
6、下面这幅图画跟第二单元的哪一首古诗最匹配?请把它默写下来。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诗意写诗。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根据给出的条件写出相应的诗句。
春天来了,小明一家到郊外游玩,闻到田里花草的香气,看到忙着筑巢的小燕子小明不由得想起了杜甫那句著名的《绝句》( ),( )。( ),( )。
三、主观填空题
9、这个学期,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几首古诗,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写下来,
可别忘了写上题目和作者的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填空。
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喊
( )地打
( )地走
12、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他们做了几顶圆帽子,像____________________,很舒服。
(2)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____________________跑了。
(3)方帽子店的主人气得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古诗补充完整,做题。
采莲曲
[唐]王昌龄
______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______。
乱入池中______,闻歌始觉______。
诗人看到了:______
诗人听到了:______
1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①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②。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③。
注释:①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②莺:即黄莺。流,谓其鸣声婉转。③洛城:洛阳,诗人家乡在洛阳附近。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
四、排序题
15、给下面的句子进行正确排序后,把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五、连线题
16、读一读,连一连。
打 驴
赶 犁
扶 柴
17、读一读,连一连。
一年好景君须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时强弱在于力 霜叶红于二月花
萧萧梧叶送寒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六、选择填空题
1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召开________ 喷香______ 答应______
凌乱________ 假期______ 处罚______
A. zhāo B. zhào C. pēn D. pèn
E. dā F. dá G. lín H. líng
I. jiǎ J. jià K. chǔ L. chù
19、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涨:①zhǎng ②zhàng
涨潮( ) 脸涨得通红( ) 水涨船高( )
折:①zhē ②zhé ③shé
折磨( )折腾( )折本( )
A. zhǎng B. zhàng C. zhē D. zhé
E. shé
20、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急性子顾客挺( ):“为什么?”
(2)裁缝答应了顾客的要求,顾客( )地走了。
(3)顾客( )极了:“那太谢谢啦。您真的不用接袖子?”
(4)得知裁缝居然还没开始裁布料,急性子顾客( )地瞪大了眼睛。
A. 纳闷 B. 恼怒 C. 满意 D. 感动
2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以下小题。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宋)姜夔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划线诗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卧看湖中云影的神态,也写出了此时作者的心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A. 比喻 B. 舒适、悠闲 C. 拟人 D. 紧张、担忧
七、作文题
22、习作。
根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故事,以下面的内容为开头续写故事。
终于有一天,风雨交加,老屋轰的一声倒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是古诗词的停顿。划分节奏时应联系句意,根据主,谓,宾来划分;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划好之后再仔细地读一读,看是否顺口,顺畅,意义是否相对完整。
【解题过程】
“小溪泛尽却山行”出自曾几《三衢道中》,意思是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断句为:小溪/泛尽/却山行。故此题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同时注意平翘舌音及声调的不同,结合具体语境,这样才能选择到正确的读音。我们可以根据它不同的字音组成的词语进行区分。
【解题过程】
处罚chǔ,(动)惩罚犯错误或犯罪的人。
处处,chù chù,意思为在各个地方,在各个方面,在所有地方。
处理chǔ,意思是处置、安排、加工,快速的解决问题,也泛指低价出售。
好处 hǎo chù:①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②美好的地方。③使人感到满意的事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文和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分析古诗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做出选择。
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中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句子含义,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本题考查的是克雷洛夫及《克雷洛夫寓言》和《伊索寓言》相关的文学常识,日常要多加积累,解答问题时要关注题干和选项的对应关系。
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及其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等具体内容用一两句确切简洁的话概括地表达出来。
【解题过程】
ABD说法正确。
C有误。《池子与河流》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的进取人生态度。选自《克雷洛夫寓言》。《狮子和报恩的老鼠》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以貌取人,选自《伊索寓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古诗词曲的情感,要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答题。
【解题过程】
考查了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结合内容理解。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故此题答案是:B。
二、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jiǎ; shè; jī; pú; dā; cān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多音字及选择正确的读音,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同时注意平翘舌音及声调的不同,结合具体语境,这样才能选择到正确的读音。
【解题过程】
“假装”中的“假”应读“jiǎ”
“宿舍”中的“舍”应读“shè”
“窗明几净”中的“几”应读“jī”
“胸脯”中的“脯”应读“pú”
“答应”中的“答”应读“dā”
“参天大树”中的“参”应读“cān”
故答案示例为:jiǎ;shè;jī;pú;dā;cā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首先需要对图片的认识来默写古诗,需要对考纲范围内的古诗文熟读成诵,能根据要求进行理解性默写;能联系实际进行恰当运用;准确无误的书写。
【解题过程】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识记与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作答时可以根据题中已经给出的内容提示把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填写时句子要写准确,不要出现多字、漏字及错别字等问题。
【解题过程】
唐代杜牧的《清明》,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正确默写。此题属于运用型默写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选择相应的诗文,不仅考查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更需要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解题过程】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绝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五言绝句,格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画。自然流畅,不露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风神别具。前两句勾画背景,后两句点染出春天大背景下的极富生机的生物,展示出生机盎然的春天图画。花草的幽香,轻盈的燕子交欢的鸳鸯,构成了一幅清丽自然的春图。透出诗人对安适和谐景致的向往。故此题的答案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三、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默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解题过程】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接天莲叶无穷碧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出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故答案为:接天莲叶无穷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示例:惊慌;狠狠;大摇大摆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解题过程】
中间为“地”,后面为动词,前面可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咚咚地响。
(惊慌)地喊
(狠狠)地打
(大摇大摆)地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1)碗一样扣在头上 
(2)一溜烟似的 
(3)几乎昏过去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补充句子,根据课本内容,可知空格的答案,正确填写即可。
【解题过程】
正确答案为:(1)碗一样扣在头上;(2)一溜烟似的;(3)几乎昏过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5题
参考答案: 荷叶;两边开
看不见;有人来
荷叶、荷花、采莲少女
歌声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和理解。完成此类题目平时要多积累,进行理解性识记,注意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题过程】
王昌龄的《采莲曲》原文: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在池中采莲的情景。诗人看到了荷叶、荷花、采莲少女,听到了采莲女的歌声。同学们可以用诗句的词语填空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题
参考答案: 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又采用拟人手法,将无形的春风化为可追逐之物,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古诗词曲的情感,要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答题。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作表达的情感的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是:雨后初晴,细雨冲刷过的柳树苍翠欲滴,残花凋谢落尽,黄莺在枝头啼鸣。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洛阳城。
这首诗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体。前两句述写异乡的春天已经过去,隐含了故乡的春色也必将逝去的感慨。后两句想象春风非常富有感情而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诗人的心情而特意为他殷勤吹送乡梦。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又采用拟人手法,将无形的春风化为可追逐之物,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答案不唯一,结合作者的思乡之情进行分析,意思对即可。
四、排序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关键在于对课文的理解与熟悉。
【解题过程】
1、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2、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3、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4、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5、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五、连线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和日常积累作答。
【解题过程】
此题正确搭配为:
扶——犁
打——柴
赶——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谚语俗语。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平时积累,理解背诵学过的古诗词和谚语俗语,并适当作课外延伸拓展。
【解题过程】
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成功。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意思:一时的得失可能靠平常谁更强势,但长期的胜负还是要看谁顺应潮流谁更在理。
六、选择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zhào; pèn; dā; líng; jià; chǔ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多音字及选择正确的读音,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同时注意平翘舌音及声调的不同,结合具体语境,这样才能选择到正确的读音。
【解题过程】
召开zhào kāi
喷香pèn xiāng
答应dā ying
凌乱líng luàn
假期jià qī
处罚chǔ fá
故答案示例为:zhào;pèn;dā;líng;jià;ch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zhǎng; zhàng; zhǎng; zhé; zhē; shé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解题过程】
涨:[ zhǎng ]
(水位)升高;(物价)提高:水~船高。河水暴~。物价上~。
[ zhàng ]
1.固体吸收液体后体积增大:豆子泡~了。
2.(头部)充血:头昏脑~。他的脸~得通红。
3.多出;超出(用于度量衡或货币的数目):钱花~了(超过收入或预计)。把布一量,~出了半尺。
折:[ shé ]
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桌子腿撞~了。
2.亏损:~本儿。~耗。
3.姓。
[ zhé ]
1.断;弄断:骨~。把树枝~断了。
2.损失:损兵~将。
3.弯;弯曲:曲~。百~不挠。
4.回转;转变方向:转~。刚走出大门又~了回来。
5.折服:心~。
6.折合;抵换:~价。~账。~变。
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打九~。
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
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 乙”等。
10.姓。
11.折叠:~扇。~尺。她把信~好,装在信封里。
12.折子:奏~。存~儿。
[ zhē ]
1.翻转:~跟头。
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一~就凉了。
本题答案为:zhǎng;zhàng;zhǎng;zhé;zhē;sh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纳闷; 满意; 感动; 恼怒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根据词义选择与句意相符的词语。作答时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使用排除法,结合上下文,将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解题过程】
纳闷:感到迷惑不解。
满意: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感动:
1.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看到战士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群众深受~。
2.使感动:他的话~了在座的人。
恼怒:
1.生气;发怒:这些恶毒的攻击,使他十分~。
2.使恼怒;触怒:一句话~了他,于是再也不和我说话了。
答案为:纳闷;满意;感动;恼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比喻; 舒适、悠闲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诗词,要结合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等分析诗词的内容、分析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修辞方法。“卧看云影入玻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面比作玻璃镜子。“卧”是躺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卧看湖中云影的神态,也写出了此时作者的心态是舒适、悠闲的。 故此题答案是:比喻;舒适、悠闲。
七、作文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续写
  终于有一天,风雨交加,老屋轰的一声倒下了。
  丝毫没有察觉到天气变化的小蜘蛛被轰隆声吓了一大跳,小蜘蛛急得在倒掉的老屋身边转来转去。“老屋…… 老屋……你怎么了”小蜘蛛焦急地向老屋喊道。奄奄一息的老屋对着小蜘蛛说:“小蜘蛛,你别害怕,我真的是太累了,倒下来也好休息休息!对不起,我不能继续听你讲动听的故事了......"蜘蛛说:”老……老屋……你别睡,我还要给你讲故事呢,老屋……小蜘蛛一边哭一边向倒了的老屋喊道。看到老屋没有回应,小蜘蛛哭得更厉害了,哭声越来越大,惊动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大家纷纷赶到正在哭泣的小蜘蛛身旁,问清楚了小蜘蛛哭得这么厉害的原因,大家便安慰起了小蜘蛛,纷纷说道:“小蜘蛛,小蜘蛛!不要伤心!我们大家一起把老屋再修好就是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屋又重新站了起来。开心的小蜘蛛又开始给老屋讲起了动听的故事。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会来检查老屋并对老屋进行维修,老屋再也倒不了了。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续写故事的能力。完成本题首先要充分阅读故事,了解故事的內容及主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老屋帮助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故事。在续写时要基于原文內容结合题目中所给故事的开头进行想象,要与前文中的内容存在合理的内在联系,同时要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独特的理解续写自己认为合理的结尾,还要做到要语句通顺,结构合理。
【解题过程】
审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续写”。续写就是根据原文的内容,把故事继续编下去。必须顺着故事开头想下去,这是不可动摇的,而且续接故事的主题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构思:结合题干给出的内容,顺着故事开头进行续写。在写之前,可以先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老屋倒下后,发生了什么事?倒下的老屋最后怎么样了?
注意:续写故事也要注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对于事件的过程要详写,重点写出这一过程发生了哪些事?结果怎样?写的时候,可以用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会让你的故事更有意思。
写作思路:先写老屋倒下了,再写老屋曾经帮助的动物们的反应。大家商议着修缮老屋。最后写老屋又活过来了,大家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