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运动和力(3.1-3.3)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运动和力(3.1-3.3)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02 21: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3.3复习题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改变叫运动
B.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
C.研究某个物体的运动时,可同时选择几个物体做参照物
D.某同学站着感到没风,他快跑时,感到有风迎面吹来,是以他做参照物的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机械运动的是(  )
A.汽车过后,尘土飞扬
B.煮饭时米粒上下翻滚
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全变红了
D.苹果从树上落下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在下列v-t图像中,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符合的是(  )
A. B.
C. D.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青山 青山 B.竹排 青山
C.竹排 竹排 D.青山 竹排
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和桌面均不发生形变
B.杯子对桌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杯子发生了形变
C.杯子和桌面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D.杯子对桌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桌面发生了形变
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1C.F1>F2 D.无法判断F1、F2的大小关系
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F1=F3=F4>F2)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形变。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关系,应比较的两组实验是(  )
A.甲和丙 B.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丁
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大于4N B.一定小于4N
C.一定等于4N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C.使用时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摩擦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其最大测量值
小科利用量角器、重锤和细线自制水平仪,放置于桌面上(如图),则该桌面(  )
A.左面低,右面高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填空题
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0.1 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
(2)如图是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3)照片上B与A的间距所对应的小球的实际运动路程为66 cm,则小球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如图所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
2021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一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
(1)裹粽子时会加入菜豆,菜豆种子的营养主要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   ;
(2)能看到五色线中的红色,是因为红线    了红光进入人眼(填“吸收”或“反射”);
(3)赛龙舟时,众人齐划浆使龙舟快速前进,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    。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判断重力的方向,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 ,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变”);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铅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总是   这一自然规律制成的。
、实验题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   。
、解答题
近年来,某市街道与周边乡(镇、街道)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城乡的交通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却大量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穿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穿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离岔路口120米处以15米/秒的速度驶来。如果公路宽13米,该同学的正常步行速度为】.3米/秒,那么他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7
(2)为了尽可能减少岔路口发生的人车相撞事故,请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 车司机及过路行人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鸡蛋受力的示意图.
3.1-3.3复习题答案解析
、选择题
C
【解析】(1)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物体发生运动;(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时,不能同时选择几个物体做参照物;(3)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解:A、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改变叫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研究某个物体的运动时,不能同时选择几个物体做参照物,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某同学站着感到没风,他快跑时,风相对于该同学位置不断变化,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他感到有风迎面吹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C
【解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解答】解:A、尘土飞扬,尘土的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B、米粒上下翻滚,米粒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清水变红,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D、苹果从树上落下,苹果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C.
C
【解析】根据公式分析甲和乙的速度变化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也相等,根据可知,甲的速度保持不变。而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逐渐增大,根据可知,乙车的速度不断增大,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C
【解析】根据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竹排江中游”可知,前一句描述的运动物体是竹排。根据“青山两岸走”可知,描述的是青山在运动,因为它相对竹排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选择的参照物是竹排。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D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对桌面产生压力,则桌面会发生形变;桌面对杯子产生支持力,则杯子发生形变,故A错误;
BD.杯子对桌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桌子发生形变,故B错误,D正确;
C.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桌子的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故C错误。
故选D。
D
【解析】在力的图示中,有标度,将线段的长度与标度比较,可以知道力的大小。但是图中没有标度,即无法比较两个力的大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C
【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关系时,必须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而改变力的作用点,则对照实验选择甲和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B
【解析】【解答】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时,弹簧同时受到物体与测力计外壳的拉力,所以物体实际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的示数,选B。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考虑到测力计自身的重量,本题考查的是重力。
A
【解析】根据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弹簧测力计可以在任何方向进行使用,不一定沿竖直方向,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否则无法正常使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使用时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使测量示数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其最大测量值,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B
【解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分析判断。
当地面水平时,水平仪上的细线会对准量角器中间的刻度。当地面不水平时,细线偏向哪侧,说明哪侧更低一些。根据图片可知,细线偏向中线的右侧,即左侧高右侧低,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填空题
8;0.7;变慢
(1)据题目中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2)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
【解答】解:(1)反应时间是0.4s,此时的速度是72km/h,即20m/s,
所以此时运动的距离是:S=vt=20m/s×0.4s=8m,
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2)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s=33m-8m=25m,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S1=39m-25m=14m,故据v= 得,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t= = =0.7s;
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故答案为:8;0.7;变慢.
(1)变速;在相同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距离不同
(2)C
(3)2.2
【解析】(1)根据公式可知,当时间相同时,如果路程相同,那么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路程不同,那么物体做变速运动。
(2)根据小球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判断;
(3)根据图片确定AB对应的时间,然后根据计算出平均速度。
【解答】(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在相同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距离不同。
(2)根据图片可知,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逐渐增大,即小球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大,故选C。
(3)根据图片可知,AB之间的时间t=0.3s,则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水;相互的
【解析】【解答】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运动.此时水是施力物体。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子叶
(2)反射
(3)运动状态
【解析】(1)菜豆的种子有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种皮。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1)菜豆种子的子叶,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五色线是不透明的红色物体,红色的能反射红光,因此红线反射了红光进入人眼。
(3)赛龙舟时,众人齐划浆使龙舟快速前进,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子叶(2)反射(3)运动状态
不变;竖直向下
【解析】深入理解重力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1)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α,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2)铅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这一自然规律制成的。
故答案为:(1)不变;(2)竖直向下。
、实验题
(1)400
(2)2N
(3)
(4)成正比
【解析】(1)根据前三组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
(2)首先弄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
(3)表格中,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重力,将对应的点描出后,再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即可;
(4)如果关于两个物理量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那么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1)根据公式得到:;
解得:m'=400g;
(2)根据甲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那么它的示数为2N;
(3)将表格中每组数据在对应位置描点,然后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如下图:
(4)因为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解答题
(1)t车=8秒,t人=10秒,由于t人>t车,他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交通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设置交通信号灯。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过路行人。行人: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解析】(1)由公式v=s/t,计算出车以15米/秒的速度行驶120米所需的时间与学生以1.3米/秒的速度通过13米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判断能否完全通过公路;
(2)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的建议是从设置减速带和信号灯方面考虑。对汽车司机的建议从车速及注意观察方面考虑。对行人从观察有无车辆方面考虑。
【解答】(1)由题意可知,车以15米/秒行驶120米所需的时间为:t车=s/v=120米/15米/秒=8秒。人以1.3米/秒的速度通过13米宽的马路所需的时间为:t人=s/v=13米/1.3米/秒=10秒,t人>t车,他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合理建议有:交通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设置交通信号灯。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过路行人。行人: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故答案为:(1)t车=8秒,t人=10秒,由于t人>t车,他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2)交通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设置交通信号灯。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过路行人。行人: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解析】根据鸡蛋悬浮在盐水杯中,则可判断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在鸡蛋重心上作图即可.
【解答】解: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
物体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等,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