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随堂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随堂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7 16:48:46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随堂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tú sū mù tóng líng hún jiā bèi fú hé
                   
tān yù jiǔ jiā gū dú hé chù jiā jié
                   
【答案】屠苏;牧童;灵魂;加倍;符合;贪欲;酒家;孤独;何处;佳节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牧童”的“牧”不要写成形近字“枚”,“忧伤”的“忧”不要写成形近字“优”,“灵魂”的“魂”不要写成形近字“魄”,“加倍”的“倍”不要写成形近字“陪”。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屠苏、牧童、灵魂、加倍、符合、贪欲、酒家、孤独、何处、佳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比一比,再组词。
酒    异    佳    唤    付    牡   
洒    导    挂    换    符    牧   
【答案】喝酒;异乡;佳节;呼唤;付出;牡丹;洒水;领导;牵挂;交换;符号;牧童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清明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喝酒 、异乡、佳节、呼唤、付出、牡丹、洒水、领导、牵挂、交换、符号、牧童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根据情景,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1)春节期间,灿烂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大家都在忙着更换桃符。这正像《元日》中诗人王安石描写的那样:   ,   。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这天细雨纷纷,行人心情愁闷、失魂落魄,正如杜牧的诗句:   ,   。
(3)中秋是团圆的节日,这天如果身在外地不能和家人团聚,那么在这月圆之夜,思念亲人的游子总会想起王维的名句:   ,   。
【答案】(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 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全诗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春节期间,灿烂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大家都在忙着更换桃符。 (2)《清明》 作者唐代诗人杜牧,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人地生疏,感到寂寞,每逢佳节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故答案为:(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时要结合名言、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
4.宏华在国外生活多年,每到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真是(  )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B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意思: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意思: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5.《元日》通过描述元旦的有关习俗,表现了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景象。
6.“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牧童摇着手指看着有杏花的村子”。
7.“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思念在山东省的兄弟。
9.“九月九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
【答案】5.错误
6.错误
7.正确
8.错误
9.正确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诗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5.错误 。《元日》通过描述春节的有关习俗,表现了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景象。
6.错误 。“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牧童笑而不答遥遥指着杏花深处的山村。
7.正确。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8.错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思念在家乡的亲人。
9.正确。“九月九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人们用新的桃树换掉旧的纸张。
B.“元日”的意思是原来的日子,在诗句中指农历春节。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D.《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惆怅的心情。
【答案】D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A: “总把新桃换旧符” 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桃,桃符。故错误。
B:王安石的《元日》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故错误。
C: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唐代诗人王维,题目中的“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故错误。
D: 《清明》 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惆怅的心情。故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分析时要结合名言、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
11.课文内容巩固。
(1)《元日》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写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描绘了古人过年时的活动   、   、   ,文中的诗眼“暖”字寄托了作者希望   的美好心愿。
(2)《清明》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   时节,独自一人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   那一天,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之情。
【答案】(1)宋;王安石;春节;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桃符;新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的百姓家
(2)唐;杜牧;清明
(3)唐;王维;重阳节;强烈思念家人和朋友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这首诗写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描绘了古人过年时的活动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桃符,文中的诗眼“暖”字寄托了作者希望新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的百姓家 的美好心愿。
(2)《清明》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独自一人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这首诗描写的是在重阳节那一天,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强烈思念家人和朋友之情。
故答案为:(1)宋、王安石、春节、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桃符、新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的百姓家
(2)唐、杜牧、清明
(3)唐、王维、重阳节、强烈思念家人和朋友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根据诗意写诗句。
12.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13.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14.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温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15.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答案】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时要结合名言、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
12.《清明》 作者唐代诗人杜牧,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故答案为: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人地生疏,感到寂寞,每逢佳节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故答案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 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全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故答案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意思是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故答案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诗歌鉴赏
16.默写《九月九月忆山东兄弟》并回答问题
(1)默写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   。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独”的意思是   ,“倍”的意思是   。
(4)“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   ,是农历   这天。诗中指到的习俗有   和   。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答案】(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王维
(3)独自;更加
(4)重阳节;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
(5)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诗
【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2)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3)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4)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及选项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王维 (3)独自、更加 (4)重阳节、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 (5)B
【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①霜鬓:白色的鬓发。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除夕 C.大年初一 D.元宵节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
A.异乡家里 B.故乡家里 C.异乡旅馆 D.故乡旅馆
(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
A.对新一年的希望
B.对岁月流逝的伤感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D.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答案】(1)B
(2)C
(3)D
(4)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知识点】诗;元日
【解析】【分析】(1)—(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诗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1)由课题“除夜作”可知,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除夕 。(2)由“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可知,诗人所在的地点是异乡旅馆。 (3)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由“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可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4)理解诗句意思,抓住关键词。霜鬓:白色的鬓发。明朝:明天。
故答案为:(1)B;(2)C;(3)D;
(4)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点评】(1)—(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译文】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
客心:自己的心事。转:变得。凄然:凄凉悲伤。
霜鬓:白色的鬓发。明朝(zhāo):明天。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随堂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tú sū mù tóng líng hún jiā bèi fú hé
                   
tān yù jiǔ jiā gū dú hé chù jiā jié
                   
2.比一比,再组词。
酒    异    佳    唤    付    牡   
洒    导    挂    换    符    牧   
3.根据情景,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1)春节期间,灿烂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大家都在忙着更换桃符。这正像《元日》中诗人王安石描写的那样:   ,   。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这天细雨纷纷,行人心情愁闷、失魂落魄,正如杜牧的诗句:   ,   。
(3)中秋是团圆的节日,这天如果身在外地不能和家人团聚,那么在这月圆之夜,思念亲人的游子总会想起王维的名句:   ,   。
4.宏华在国外生活多年,每到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真是(  )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5.《元日》通过描述元旦的有关习俗,表现了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景象。
6.“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牧童摇着手指看着有杏花的村子”。
7.“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思念在山东省的兄弟。
9.“九月九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人们用新的桃树换掉旧的纸张。
B.“元日”的意思是原来的日子,在诗句中指农历春节。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D.《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惆怅的心情。
11.课文内容巩固。
(1)《元日》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写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描绘了古人过年时的活动   、   、   ,文中的诗眼“暖”字寄托了作者希望   的美好心愿。
(2)《清明》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   时节,独自一人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   那一天,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之情。
根据诗意写诗句。
12.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13.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14.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温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15.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二、诗歌鉴赏
16.默写《九月九月忆山东兄弟》并回答问题
(1)默写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   。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独”的意思是   ,“倍”的意思是   。
(4)“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   ,是农历   这天。诗中指到的习俗有   和   。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①霜鬓:白色的鬓发。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除夕 C.大年初一 D.元宵节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
A.异乡家里 B.故乡家里 C.异乡旅馆 D.故乡旅馆
(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
A.对新一年的希望
B.对岁月流逝的伤感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D.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屠苏;牧童;灵魂;加倍;符合;贪欲;酒家;孤独;何处;佳节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牧童”的“牧”不要写成形近字“枚”,“忧伤”的“忧”不要写成形近字“优”,“灵魂”的“魂”不要写成形近字“魄”,“加倍”的“倍”不要写成形近字“陪”。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屠苏、牧童、灵魂、加倍、符合、贪欲、酒家、孤独、何处、佳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喝酒;异乡;佳节;呼唤;付出;牡丹;洒水;领导;牵挂;交换;符号;牧童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清明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喝酒 、异乡、佳节、呼唤、付出、牡丹、洒水、领导、牵挂、交换、符号、牧童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 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全诗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春节期间,灿烂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大家都在忙着更换桃符。 (2)《清明》 作者唐代诗人杜牧,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人地生疏,感到寂寞,每逢佳节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故答案为:(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时要结合名言、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
4.【答案】B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意思: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意思: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答案】5.错误
6.错误
7.正确
8.错误
9.正确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诗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5.错误 。《元日》通过描述春节的有关习俗,表现了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景象。
6.错误 。“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牧童笑而不答遥遥指着杏花深处的山村。
7.正确。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8.错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思念在家乡的亲人。
9.正确。“九月九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
10.【答案】D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A: “总把新桃换旧符” 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桃,桃符。故错误。
B:王安石的《元日》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故错误。
C: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唐代诗人王维,题目中的“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故错误。
D: 《清明》 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惆怅的心情。故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分析时要结合名言、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
11.【答案】(1)宋;王安石;春节;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桃符;新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的百姓家
(2)唐;杜牧;清明
(3)唐;王维;重阳节;强烈思念家人和朋友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这首诗写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描绘了古人过年时的活动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桃符,文中的诗眼“暖”字寄托了作者希望新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的百姓家 的美好心愿。
(2)《清明》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独自一人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这首诗描写的是在重阳节那一天,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强烈思念家人和朋友之情。
故答案为:(1)宋、王安石、春节、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桃符、新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的百姓家
(2)唐、杜牧、清明
(3)唐、王维、重阳节、强烈思念家人和朋友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答案】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时要结合名言、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
12.《清明》 作者唐代诗人杜牧,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故答案为: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人地生疏,感到寂寞,每逢佳节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故答案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 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全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故答案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意思是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故答案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答案】(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王维
(3)独自;更加
(4)重阳节;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
(5)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诗
【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2)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3)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4)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及选项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王维 (3)独自、更加 (4)重阳节、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 (5)B
【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7.【答案】(1)B
(2)C
(3)D
(4)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知识点】诗;元日
【解析】【分析】(1)—(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诗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1)由课题“除夜作”可知,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除夕 。(2)由“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可知,诗人所在的地点是异乡旅馆。 (3)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由“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可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4)理解诗句意思,抓住关键词。霜鬓:白色的鬓发。明朝:明天。
故答案为:(1)B;(2)C;(3)D;
(4)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点评】(1)—(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译文】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
客心:自己的心事。转:变得。凄然:凄凉悲伤。
霜鬓:白色的鬓发。明朝(zhāo):明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