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目
录
CONTENTS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01
02
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渐形成。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各国文化随同其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
新课导入
世界主要海港和航线示意图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01
(一)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
这是一张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当时,在欧洲人看来,世界就是欧洲、北非及亚洲的一些地方。他们不知道太平洋,不知道美洲,不知道大洋洲,更不清楚南极大陆,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
(一)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
15世纪以前,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通过丝绸之路,欧洲人认识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但是和中国的直接往来非常少。
地理环境阻隔,15世纪之前的海运尚不具备大规模、远距离和安全廉价的运输能力;
一些以海上贸易为基础的地区性市场网络建立起来,但是这种连接相当松散,尚未将世界主要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受到很大的限制。
思考: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为何
不具有全球化的意义?
(二)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西欧各国殖民扩张使各洲之间的贸易得到扩展,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二)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思考:根据材料及图片概括新航路开辟之后,国际贸易发展有哪些表现?
材料一 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葡萄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色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二)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地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500—1800年期间跨文明的互动把全世界人民的命运与未来连为一个整体。在这一时代有三个大的历史进程相互交织推动历史的发展:首先是连接了世界各个地区的全球性海上交通网的建立;其次是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深深影响的全球的物种交流……正是这些特征使“近代早期世界”有别于其他历史阶段。 ——杰里 本特利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荷兰的殖民扩张
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三)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根据以上图片和材料,概述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有什么特点。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
——摘自《世界经济史》
工业革命后,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逐渐形成。
(三)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时 间 状 况
1870-1910年 全球船舶的总吨位由1600万吨上升到3460万吨
1870-1913年 世界铁路总长度由21万千米增加到110万千米
1870-1913年 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3倍以上
年 份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
1900年 68 118.2
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探究: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逐渐密切,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说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四)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贸易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1913--1929 0.7
1929--1938 -1.2
1938--1948 0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现象:世界市场受到冲击;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贸易
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年-2000年,10亿美元)
现象:二战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问题1:上面图表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取得巨大成就,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崛起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进程。
冷战的结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因素也在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大 事 年 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78年 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政策
199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①
②
③
④
问题2:结合图表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
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500年前后,
新航路开辟
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殖民扩张)
初步发展: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
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
进一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输出)
困境阶段:一战到二战结束
争夺世界市场,贸易保护泛滥,使全球化陷入困境
制度化阶段:二战后
出现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相互隔绝,阻碍了全球化。
开始多极化阶段:20世纪70年开始到80年代末
20世纪70年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加速全球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实质:资本在全球范围新一轮扩张)
01
02
03
04
05
06
07
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
根据以上信息思考:影响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次工业革
命的推动;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立。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年份 海外的分支机构总产值 占GDP的比例 海外分支机构销售额 占GDP的比例 海外分支机构出口总额
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
1985年 4.77% 20.02% 30.30%
1990年 6.27% 23.56% 26.41%
1995年 5.99% 27.63% 14.86%
2000年 9.63% 47.70% 44.67%
2005年 9.03% 46.18% 32.31%
2910年 10.24% 39.98% 33.04%
1985—2010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情况统计表
——根据卢进勇、杨国亮、杨立强等编著《中外跨国公司发展史》编制
思考: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
①具有相当的经营规模;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迅猛;
③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④在世界经济中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
商品流动与文化
交流国际化
02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特点:国际贸易过程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
2.原因: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油画)
利玛窦进献给万历皇帝的自鸣钟
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
中国的茶文化: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最初茶主要在中国周边地区传播,比如朝鲜、日本。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俄 国 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最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万里茶道”
日 本 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日本茶道”
英 国 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形成了“下午茶”
荷 兰 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
茶
以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
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枢纽的“海上丝绸之路”
以武夷山为起点,通往俄罗斯的
“万里茶路”
从中国西南地区出发向印度半岛延伸的“茶马古道”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
万里茶香飘古道,一杯佳饮写传奇。
万里茶道又称茶叶之道(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俄罗斯时称之为17世纪时连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盛行于17世纪至20世纪初,从福建武夷山起,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向北延伸,穿越戈壁草原,抵达蒙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再往西到达圣彼得堡和欧洲其他国家,全长1.3万公里。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茶在俄国
日本茶艺源自中国,15至16世纪,经日本僧人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的总结、改革与创新,把茶会、茶汤等仅仅和生活有关的饮茶习俗,发展成为具有深奥哲理、有思想性、可陶冶性情的日本茶道。其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四个字。这表明,日本茶道与中国佛教文化中的禅宗有某种关联,带有一种出世色彩。可以说,日本茶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茶在日本
下午茶起源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直到晚上八时左右オ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其中有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18世纪中期以后,茶才真正进入一般平民的生活。
英国人最喜爱的下午茶时间,多集中在下午3时到5时半之间,在优雅的氛里往往可以让们感受到心灵的和与家庭式的温暖,从而舒解一天的疲劳。
一杯清新的绿茶,一个安静的下午。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茶在英国
17世纪初,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商人凭仗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中国武夷茶到爪哇,再转运到欧洲。这是西方人从东方殖民地转运茶叶的开始,也是中国向欧洲输入茶叶的开始。在当时,因为供需失衡,茶价非常贵,所以,茶很快在整个上层社会流行开来。17世纪下半期,喝茶之风遍及整个社会,到1734年,荷兰茶叶输入量已达885567磅。
喝茶大众化后,不光以茶为主的商业性茶馆、茶座应运而生,一些普通家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习尚,并且茶待客之道非常考究,从迎客、敬茶、问问暖至道,都有一套谨慎有序的礼节,既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富含西方的浪漫风情,交融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茶在荷兰
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身着中国服饰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此后,东方元素被逐渐融入到欧洲服装设计之中。
1700年1月7日,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当巴黎上流社会的显贵们到场后,伴随着音乐声和人们的惊叹声,只见国王竟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全场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声。这场由奥尔良公爵策划的“中国式”舞会,其实只是当时欧洲特殊风尚的一个片段。这种特殊的风尚,就是18世纪前后流行欧洲100年的“中国热”。这火热的场景,恰恰缩影了另一个历史真相:十八世纪欧洲的进步,恰恰来自他们对于中华文明的火热崇拜,以及满怀崇拜之心,不遗余力的学习。
路易十四身穿中国服饰,坐着四人大轿出行。
(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法国服饰
18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本土欧洲丝绸也开始绘制龙、凤、花鸟等中国传统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假冒中国原装进口。为了进行更好的仿制,欧洲丝织厂的丝绸画师们,手里都还有一本《中国图谱》作为模仿的蓝本。西方设计师们从东方的花朵、竹子、孔雀、窗子格等图案上寻找灵感,甚至因此创造出“Chinoiserie”这个词,用来形容当时流行的艺术风格——“中国风”。
(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法国服饰
18世纪时,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了法国的服装设计之中。在洛可可服饰的图案纹样上,同样也能发现一些中国文化的存在。由于欧洲人自古以来对中国瓷器的喜爱,使得那些瓷器造型以及画在瓷器上的图案纹样,也大量出现在以丝绸为材料的服饰上。他们大多模仿中国风格的田园风光,将瓷器上温文尔雅的图案转移到丝织品之上。
法国画家华托作品中的中国风
法国画家布歇作品中展现的中国风
法国宫廷服饰上的中式花纹
(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法国服饰
保罗·波烈(1879—1944)是法国杰出的服装设计大师,重要贡献是把妇女从紧身胸衣里解放出来,一改曲线统治了几百年的欧洲服装,使直线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现代造型线的雏型。西方服装史学家称他为简化造型的“二十世纪第一人”,奠定了欧洲现代服装的基调。
《法国王后玛丽亚·德·梅迪奇肖像》
(1628年)
(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法国服饰
保罗·波烈对东方文化特别痴迷,他游历过东欧及东亚各国,在1913年设计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袍式外套,将其称为”孔子服”,很快获得巴黎女性的欢迎。
他推出以“自由”命名的两件套装亦是吸收了东方服装的剪裁方法。
午茶便装是吸收日本和服的样式,丝绸面料上饰以刺绣,用大而低垂的和服袖替代传统西方的窄筒袖。
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孔子服”
吸收中国裁剪方法的自由套装
杂糅日本和服的“午茶便装”
(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法国服饰
明治维新时期,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日本人穿洋衣、说洋话、行洋礼。此后,西服在日本流行开来。1887年,时任首相
的伊藤博文在鹿鸣馆举办了约400人参加
的大型化妆舞会,可以说是把欧化之风一
气推向了高潮。
明治维新时期派出的“岩仓使节团”
(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日本服饰
门襟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统一大义
口袋为倒笔架形,寓意是以文治国
衣领为翻领封闭式,寓意是“三省吾身”,严谨治国
思考:试结合材料说说民国中山装哪些地方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哪些地方借鉴了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国家统一大业;
以文治国;“三省吾身”,严谨治国。
西方文化: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中国服饰
作为礼品和商品的西洋钟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18世纪时,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
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装有钟表。
利玛窦献给万历皇帝的自鸣钟(明)
铜镀金葫芦式转花钟(清)
上海法租界大自鸣钟(清)
(三)西洋钟表文化——传入中国
对于钟表,清朝官员们表现出了不亚于皇帝的喜爱之情。很多官员不但会在贸易过程中直接要求中外国商人赠送钟表,还会以向皇帝进贡的名义利用行商的金钱去购买。很多官员早就将西洋钟表变成了日常必需之物,活跃于乾嘉道三朝的文人钱泳就曾总结说,西洋的钟表自康熙时期传入中国,现在的士大夫阶层几乎人人皆有。福建的一名按察使司在因贪污问题倒台后,家中被抄出十几件西洋钟表,也足以可知西洋钟表在官员中的泛滥。而和珅这个级别的巨贪家藏则是更为夸张,据说他被查后,家中被抄出西洋钟表数百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一些清朝高官普遍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出现了“西洋钟表消费热”的奇特现象。
(三)西洋钟表文化——影响中国
探 究:西洋钟表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产 生了哪些影响?
广州本地钟表制作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早年本地技师的技术水平般。不过,富有创新精神的广州钟表匠,努力学习和接受西方钟表制作新技术。到乾隆时代,他们创造了既有浓厚中国色彩又带有西方艺术风格,即融合中西文化、使用珐琅为特色的精致"广钟”,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钟表制造业。广钟工匠技艺超群,在造型、机芯上可与西洋钟表相美,尤其在价格上占有优势,更容易在市场上行销,广州街头还出现了专卖自吗钟的店铺。自吗钟成为清代贵族家庭普遍的陈设,成为达官贵人喜爱的陈设和收藏。
对清朝前期中国人学习和接受西方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推动了国产钟表在中国社会的普及。
探 究:西洋钟表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产 生了哪些影响?
1820年左右出现于广州的一家西式钟表店
宫廷
(三)西洋钟表文化——影响中国
赵翼
像
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之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
——[清]赵翼《檐曝杂记》
(三)西洋钟表文化——影响中国
思 考:上述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念
承认西洋文化的优秀成果,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比较早地表达了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理念。
(四)20世纪文化交流——吃、穿、用
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
八十年代上海大众桑塔纳汽车
九十年代中国的电脑
手拿大哥大,腰跨BP机
七八十年代,穿着牛仔喇叭裤,提着录音机到处蹦迪自娱自乐的青年
1981年,百人围观一台电视机
观看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
(四)20世纪文化交流——电影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LOGO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李安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成龙
1994年,《亡命天涯》拉开了美国电影进军中国的帷幕,《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等新一波大片紧随其后。通过这几部影片,中国观众初次接触和领略了美国电影。自那时以来,美国电影在中国影市日渐打开局面。
(四)20世纪文化交流——音乐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被称为“摇滚之王”,他是世界十大音乐家之一,是50年代的时尚偶像,也是唯一个卖出超过5亿唱片的歌手。猫王不仅通过他的音乐,而且通过他的风格和个性,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和音乐。这位密西西比出生的歌手和演员,也因其独特的舞蹈动作而广受赞誉。
玛利亚·凯莉
凯莉是美国天后级歌手、唱片制作人、词曲作家、演员。因其2亿张的唱片销量和无数的音乐榜单记录,以及5个八度的高亢音域和R&B式的演唱技巧闻名于世。凯莉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命名为“声音最高的歌鸟”,拥有18个冠军单曲,被美国媒体誉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跨世纪天后歌手之一。
迈克尔·杰克逊
杰克逊经常被称为流行音乐之王,他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艺人。作为世界十大音乐家之一,杰克逊在1964年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自那以后,他获得了13项格莱美奖,包括“格莱美传奇奖和“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他的13首单曲在美国排行榜上高居榜首。
20世纪以来,现代流行音乐兴起、发展并逐渐遍布世界。其风格多样,形态丰富,可泛指Jazz、Rock、Soul、Blues、Reggae、Rap、Hip-Hop、Disco、New Age、Funk、R&B等。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对文化的国际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20世纪文化交流——电视节目
1986年,中央电视台《赛场纵横》节目播出了1985年NBA总决赛洛杉矶湖人队与凯尔特人队的第六场比赛录像,这是中国球迷第一次在电视上比较完整地看到NBA的比赛。中国篮球迷们惊呼:“原来,篮球可以这样打!”1994年,中央电视台首次直播了NBA总决赛。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也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从此,央视春晚成为电视观众欢度春节的一个重要形式,成为老百姓每年春节的视听盛宴。近年来,中国春晚也逐渐通过转播,走向世界。
1998年赵本山、高秀敏和范伟表演的央视春晚小品《拜年》
(四)20世纪文化交流——动漫
美国动漫
日本动漫
中国动漫
(五)20世纪文化交流——书籍
——摘选自法国《世界报》1999年评选出的20世纪100本最佳书籍
跨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探究: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些影响?
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有利于増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 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
功 能 原 因
文化交流与传播 ①商品凝聚文化:商品从产地运到消费地,往往带来产地的生产技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语言、风土人情等。
②商人传播文化:商人的价值观、所在地区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都会随着商业活动而传播,同时商人也会学习当地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
文化创新 ①就文化本身而言:国际贸易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一方面打破了本地文化的封闭和惰性,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为文化创新提供材料和突破点。
②从实践角度看:国际贸易需要相应文化的支撑,为了适应对外贸易需要,有效实现贸易活动,提高商品争力,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
文化融合 国际贸易把各国、各地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扩宽了人们的视野,有利于加强人类文化的融合,促进全球意识产生,形成共同的认知和责任感。
1.国际贸易的文化功能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国际贸易与文化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国际贸易与文化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原 因 功 能
文化具有强化贸易竞争力的作用 商品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商品的文化价值高可增加商品价值,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偏好,提高其竞争力。
文化具有增强商人凝聚力的作用 国际贸易需要商人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这就需要共同的文化信念和文化精神来凝聚商人行动,塑造商人开拓、进取、诚信等商业精神和商业理念。
2.文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国际贸易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文化也推动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时期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显著特点 主要途径 影响
工场 手工业 时 期 新航路 开 辟 商业资本 通过暴力手段残酷掠夺 殖民扩张和掠夺;西葡以暴力手段为基础,武力征服和野蛮掠夺殖民地;实行贸易贸易垄断;经营奴隶贸易;以掠夺财富、积累资本为目的;英法荷组织殖民公司掠夺财富、积累资本。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自由资本主义时 期 第一次 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进行不平等贸易;英、法、美、俄将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以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为目的。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进一步扩展
垄断资本主义时 期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美、日、德、英、俄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全面认识近代全球贸易网的形成——阶段特征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程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了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
促进了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④摧毁了亚非拉地区传统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 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0年世界各国或各地区
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
积
极
影
响
消
极
影
响
全面认识近代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评价
全球贸易
网的形成
商品流动
与文化交
流国际化
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
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贸易
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
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茶在俄国、日本、英国、荷兰
本课小结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
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服饰的交流与变化——法国服饰、日本服饰、中国服饰
西洋钟表文化——传入中国、影响中国
20世纪文化交流——吃、穿、用、电影、
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