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那一天”里“我”的心情变化轨迹。
2.通过品读表现心情的关键语段,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入题知“盼”
2022年,新冠疫情反反复复,让大家真切地懂得了“盼”的含义,说说看在这期间你都盼了什么呢?曾经就有一位文学大咖巧妙地避开了“盼”字,却将“盼”表达得酣畅淋漓,猜猜看这位大咖是谁呢?(屏幕徐徐出现史铁生的生平介绍以及莫言对他的评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星期天》,走进史铁生的情感家园,找寻文章的抒情密码吧!(设计意图:用最近的居家生活经历抛出“盼”的话题,再以猜谜活动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快速走进文本。)
二、初读寻“盼”
(一)发现时间变化
1.观察这组词语,然后跳读,迅速找出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并说一说你的新发现。
明媚 沉郁 缥缈 急遽 惆怅 消逝
预设:——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光线的。——这些词语写出了光线从早到晚越来越暗的变化。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时间的变化。
3.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在盼着什么?结果怎样?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二)梳理主要事件
妈妈的承诺在“我”心底播下了盼望的种子,于是我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我都做了哪些事情?
(第 3段)早晨,妈妈正准备出门时,我_________;(第 4段)上午,妈妈出去买菜时,我_________;(第 5段) 妈妈翻箱倒柜时,我_________;(第 6段)下午,妈妈洗衣服时,我_________。
引导明确:“我”看似做了这么多事,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就是盼着妈妈带我出去,就是等待。
(三)梳理心情脉络
在盼望、等待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第 2-7自然段,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我”的心情,并填写在表格里(屏幕显示表格)。
母亲的活动 我的活动 我的心情
答应带我出去 玩起床、刷牙、吃饭、藏在门后 兴奋急切
买菜 跳房子、看云、拨弄蚁穴、翻看画报 焦急无聊
翻箱倒柜 追在腿下念念叨叨 焦急无奈
洗衣服 蹲在一旁看母亲洗衣服 惆怅失落
安慰我 不出声地哭 失望委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时间线索,层层推动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人物的主要事件,进而聚焦心情变化轨迹,为后面品析表达情感的方法做铺垫。)三、细读品“盼”
主问题:在盼望、等待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经历了曲折而细腻的变化,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表现心情呢?请圈划表达心情的词句,简单批注。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我’_______ 的心情藏在________”的句式交流体会。
预设:(一)学习“融情于事”的写法。聚焦第四段
1. 创设情境,合作朗读。问题: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如何?作者是怎样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的?
师:哎!这段时光不好挨啊,妈妈买菜迟迟未归,小男孩——
生: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师:真是跳不下了,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小男孩——
生: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师:嗯,妈妈一定马上就回来了,小男孩——。
生: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师:小蚂蚁来去匆匆地爬,小男孩心烦意乱,他扔下树枝——
生: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想象她们的声音。
明确:通过朗读,我们仿佛就看到了那个一直在耐心地等待,但却又掩饰不住越来越焦急和无聊的小男孩。
2.缩减事例,对比阅读。既然四个事例都是在写“等待”,那么保留“坐在草丛翻看画报”这一静态事例,其余三个动态事例删掉怎么样?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看来,表达真情实感,并不一定要直接写兴奋、焦急、无聊,可以运用这种“罗列具体事例”的方法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
3.改写事例,对比阅读。大屏幕出示更换的事例:
“我迫不及待拿出绘画工具,一会儿工笔细描,一会儿挥笔速写,把观察到的云彩的变化各异以及蚂蚁的勤劳团结画得惟妙惟肖。”
朗读,对比本段的第 2.3事例,哪一个更好?明确:改写后的事例不能表现“小男孩”焦急、百无聊赖等待妈妈的心情。
“融情于事”重在“情”,“事”是为了准确抒情。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师生共读,体会事件中蕴含的人物的心情;通过缩减事例进行对比,发现融情于事的妙处;通过改写事例进行对比,体会“融情于事”重在“情”。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二)学习“融情与人”的写法
1、聚焦“有声语言”“无声语言”,感受声音背后的心情。
(1)浏览课文,找到“我”与母亲的对话,体会心情。交流出示:
第 2段:去,当然去。
第 3段: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第 5段:走吧,您不是说菜买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
第 6段: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
追问一:观察这 4组对话,从对话描写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母亲的一“拖”再“拖”、我焦急地反复“催促”,成了“第一次盼望”时最难忘的经历;简短的语言反复出现,体现了这段等待是多么的无聊、焦急和令人失望。
追问二:再次观察这几组对话,想一想,和常规对话描写的形式有什么不同?
①增加常规对话所用的提示语、称呼、引号,对比朗读。
②改逗号为感叹号,对比感悟。
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 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
去吗?我说:“妈妈,去吗?” 去吧,走吧,“妈妈,去吧!走吧!”
怎么还不走呀? “妈妈,怎么还不走呀?!”
走吧...... “妈妈,走吧!”......
小结:明确:没有常规对话描写中的人物神态描写,也没有“我说”“母亲说”之类的提示语。去掉了引号和称呼,光剩下“去吧,走吧”这样的短句,使节奏更为紧凑,更突出焦急与期盼。使用逗号代替叹号,使当时强烈的愿望变成了平静的语气,但是,用成年的平静语气叙述儿时强烈的委屈,反而更放大了这种委屈。
追问三:由开始等待时极少的对话,到之后频繁密集的对话,再到最后的零对话,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安排?
(2)观察发现,体会“无声语言”背后的心情。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吗?母亲不是答应过我了吗?
问题一:仔细观察这段文字,除了对话描写,作者还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心情?点拨指导:我们把这种自言自语,默默在心里跟自己说话的心理描写叫内心独白。指名读,读出小男孩焦急的心情。
问题二:将内心独白与语言描写放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明确: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交织在一起,平白如话,“念念叨叨”如儿语,让小男孩焦急的心情表现得更加强烈了。
2、聚焦人物其它细节,感受由“动”到“静”背后的心情。
第 6段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问题链设计:
问题一:“一声不吭”出现了几次?只保留一个可以吗?他未说一句话,可内心真得平静吗?揣摩“我”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问题二:“我”只“看着”“想”“一声不吭”,他一开始就如此安静吗?请说出人物动作的变化。问题三:你能从小男孩由“动”到“静”的变化中感受到什么?3.聚焦儿童视角的细节,感受反复背后的心情。
第 5段“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走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删改比较:“我”当时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出现了几次“它们”?只留下第一个“它们”可以吗?明确:“它们”的背后是“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跟随”。用上四个“它们”,可以看出此刻“我”的眼中只有母亲忙碌的身影。母亲越是忙,越显出“我”的着急。
(通过增删比较的方法品读关键词句,由浅入深地体会融情于人写法的妙处;通过教师追问、点拨,感受反复手法对于加深情感表现力的作用,发现作者以动作变化、语言变化来表现心情变化的方法。)
(三)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
1.出示语段,抓关键词体会心情。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2.变形重组,诗意朗读。我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我看着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渐渐地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明确:对周围衣服、太阳进行描写,是为了表现男孩的怅然落寞,写景是为了抒情。
3.再读文中描写光线的句子,提取关键词,说出“我”的心情变化。
对比发现: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好不容易挨到下午,可母亲还在洗衣服——“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衣服太多了,妈妈还没洗完,“我”的愿望要落空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黄昏来临,我知道不可能再出去了——“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点拨指导: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这样一句话“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同样是描写“阳光”这个景物, 但是不同心情状态下阳光的样子是完全不同的。将情感融入景物中,通过环境侧面表达情感,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融情于景”。
(设计意图:由抓关键词品读到变形重组诗意朗读,初步体会景中有情的写法;通过归纳对比,从关键词中发现光线变化蕴含了心情的变化,进一步认识“融情于景”的妙处。)四、悟读解“情”
等了一天,“我”的盼望终究是落了空,你觉得母亲爱“我”吗?
请在文中找出依据。
1.补充资料一:作者的家庭背景史铁生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毕业于中国林业大学,在十年动乱时期辗转于东北、云南等地;母亲任职于北京林业大学,由于丈夫长年不在家,她一人扛起了所有的生活重担。
2.补充资料二:那时的星期日安排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实行每周休息一天的假日制度。单休制一直延续到 1994年。然而,那时唯一休息的星期天,成了中国人“战斗的星期天”。因为在这仅有的一天休息日中,人们要打扫房间、换煤气、洗衣服、走亲访友,几乎从早忙到晚。读到这里你理解了这位母亲吗?
3.主旨升华:一个母亲,阅读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会歉疚。如果能重来,她一定会放下菜篮子、桌柜子、洗衣盆,放下手上所有沉重的林林总总,为幼小的孩子兑现承诺。哪怕晚上回来,要劳作到天明。一个少年,阅读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会心疼,既心疼母亲的惊惶,又心疼自己的被怠慢——但曾经的委屈会霎那消散,因为他懂得了母亲的无奈。幼时千斤重的不原谅,顷刻云淡风轻。这就是史铁生的力量。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设计意图:通过资料链接,促进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升华主旨。)
五、学习总结:
你发现了吗?文章的抒情密码我们已经找到了:作者把情感不动声色地融入到在我们看来平常的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景物描写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课文只是个例子,我们不仅要学习表达真情的方法,还要学习作家用心感受生活的态度。愿大家采撷生活之浪花,采用生花之妙笔,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六、作业设计
1.阅读:推荐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郁达夫《故都的秋》,将运用融情于景方法的语段积累起来,并与同学交流其妙处。
2.微写作:请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一整天,我玩得很尽兴。疾驰的黄昏到来,妈妈牵着我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开头,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抒情方法(至少一种),给《那个星期天》写一个愿望实现的结尾。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与微写作双管齐下,巩固课堂所学。)
七、板书设计
6.那个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