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31 19:1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国际秩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及日德兰海战的概况,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识记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分析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秩序的影响,认识全人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
难点: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课前导读部分,导入本课内容。
1898 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美国胜利。根据和约,西班牙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割让给美国,将菲律宾的主权以2000 万美元转让给美国。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新课讲授】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总结出有关于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原因、措施和影响。
材料一: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少数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企业。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得了迅猛发展世界工业生产在1850——1870年的20年间只增长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间却增加了近两倍,20世纪初的13年又增长了59%。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时间: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
(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产生。
(3)措施: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4)影响: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
2.欧洲列强矛盾尖锐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总结出有关于欧洲列强之间矛盾尖锐的内容。
材料一: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周一良、吴于座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1900年,英国占有3271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和3.67亿人口;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殖民地和5000多万人口,俄国吞并了邻国17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500多万人口;就连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小国也占有674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和6500万人口,远远超过德、美、日三国殖民地的总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表现
①英德矛盾:争夺在欧洲甚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②法德矛盾: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和争夺北非殖民地。
③德俄矛盾:因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④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
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总结出有关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相关内容。
材料一:列强为了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在复杂的竞争角逐中都极力拉拢同伙,削弱对手。德国的崛起改变了欧洲大陆外交格局,它企图进一步削弱法国,保持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材料二:在列强们互相猜忌、互相提防且互相仇恨的背景下,英国、法国和沙俄形成了三国协约,而德国和奥匈帝国、意大利,形成了三国同盟。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时间:20世纪初
(3)表现: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协约国。
(4)影响: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4.“一战”爆发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总结出有关于“一战”爆发的相关内容。
材料一: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皇储与妻子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枪杀。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材料二: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苏]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2)战争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教师活动】知识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什么。
德国 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 控制巴尔干地区
英国 维持世界霸权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奥斯曼帝国
俄国 摧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等地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些地区的统治
日本 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 企图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国 保证自身经济利益及参与战后分赃和夺取世界霸权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史料进行思考:为什么说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其中350万人终身残疾)。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其实力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列强之间的矛盾也变得更加繁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从战争的进程看,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瓜分殖民地的要求,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质。
(3)从战争的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的协约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总结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三条战线,并完成表格。
材料一:一战时候发生在西线战场上的著名战役。德国同英法联军在马恩河流域20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会战,双方共150万人参加战斗,是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决战,稳定了西线局势。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分布在三条战线上,分别是:西线英法同德国作战;东线德奥同俄国作战;南线奥匈对塞尔维亚和俄国。其中西线是一战的主要战场。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史料,完成表格
三条战线:
战线 作战双方 作战方式
西线 英法军队——德军(决定性战场) 阵地战
东线 俄军——德奥联军
南线 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奥军
2.战争进程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总结出有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并且完成下面表格。
材料一: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西线的交战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材料二:1915-1916年,此时战争处于胶着状态。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两次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材料三: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战争进程:
时间 重大事件
1914年 德军进攻法国,9月发生马恩河战役,德军战败,“速决战”破产
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1915-1916年 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1916年,西线发生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惨重,两大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
1916年发生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1917年 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918年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教师活动】知识拓展:中国参加一战。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常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总结出有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关内容。
材料一: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战败国媾和的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官召开。3月下旬起,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四巨头”控制了会议。4月下句,奥兰多因为和会未满足意大利的领土要求而回国,和会的决策就由“三巨头”掌握。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美、英、法的政府首脑操纵了和会。
材料二: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材料三: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瑞士的日内瓦。《国际联盟盟约》宣称,国联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但实际上它是英法等国家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建立: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内容
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③限制美、英、日等国海军军备。
④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⑤成立国际联盟
A.性质: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B.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C.原则:全体一致。
D.评价:国联成为英法维护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无法有效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
【教师活动】知识拓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1)《凡尔赛条约》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战胜国强迫德国签署的条约,战胜国列强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严惩德国。
(2)凡尔赛会议上列强不顾中国战胜国的地位,将德国在中国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强制的和平”。
2.“一战”的影响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总结出有关于“一战”的影响的相关内容。
材料一: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其战前领土的13%,而其殖民地则变成了协约国中此国或彼国的新属地。这些领土的分配并不尽如人意,多数国家都对业已设定的国界线心存不满,这给后来的争端种下了祸根。
材料二: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如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一战”的影响
(1)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课后总结
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出现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疯狂扩军备战,终于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板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欧洲列强矛盾尖锐
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4.“一战”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
2.战争进程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一战”的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