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黄渠桥九年制学校
马 惠 玲《和时间赛跑》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特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记叙文。在这篇课文里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作者慧眼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现象,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这样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了。” 这一句话让学生在阅读时获得这一启示,并能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
本册第六单元的教材,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写的就是童年生活里的一个动人故事。这单元教材是继第三组安排的“以读为本,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训练后,进行“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训练。《和时间赛跑》是本册本单元的第三篇讲读教学教材,就是将第六单元学到的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时加以尝试和运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情朗读课文。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能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一去就不复返,要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 、授之以渔,教给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方法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质疑学文;收集并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资料;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含义深刻句段的学习方法。
2、注重朗读,感悟内容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 想感 情的主要方法。叶圣陶先生指出: “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 与 题 解 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课文中语句内涵深刻,对于三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更是需要反复朗读、细细品味,这样才会理解与意会课文内容。
3、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众所周知: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如写字、读书、习惯等,是需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叶老曾说:“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练的。”中国的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都阐明了训练的重要性。课堂上,应抓住一切可选用的机会进行训练,如朗读训练、说话训练、思维训练等等。 (二)、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本篇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叶老说过;“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程序
1、我先由谜语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生猜出后,让学生自由谈一谈自己对时间的认识,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我随机出示课题,让学生质疑,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景中去。我这样导课的依据是新课标对三、四年级阅读能力所要求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
思考,那么学生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同时,为了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带着质疑探究课文内容,进而品读课文内容,完成教学思路中的“会文”。接下来由整体插入到部分进行解读。 2、品读重点句段
过渡语:都说读林清玄的散文有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那就让我们开始品吧,看看哪个同学从中品出了甘美的味道。设计这样的过渡语,是为了将学生带入文本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指明方向。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品读时候,老师参与其中,和他们一道思考、交流和分享。在学生品读较为充分的情况下,老师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出:同学们,你们品出其中的味道来了吗?接下来,就把你们品出的味道告诉给大家。这样处理,是为了呈现出完全开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积极思维而不受约束,也兼顾了好中差三层次学生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品读过程,是充足、深刻的。交流时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将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如下三个内容:课件出示内容:
昨天过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是个孩子,现在回到童年却办不到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你将来也会长的像爸爸一样大,像外祖母一样老。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去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 小鸟飞到空中归窠,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可能沿着同样的路线飞过,可时间已经不是今天,小鸟也不是今天的样子,他们一定也变了。 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再读,充分地并多形式地朗读(指名读,自邀伙伴读,),再谈自己的感受。联系生活经历启发引导。
师: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心中真是羡慕。于是老师就想呀,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就也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了。可是——不可能了。因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因为时间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同学们,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以此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在切实理解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失望,无奈,伤心等等)小结:是呀,我们从中感受到时间是多么——(板书:宝贵),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复返。(板书:一去不复返) 这3个自然段,是围绕“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写的。语言虽平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所以,设计了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学重点。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过渡语:正因为作者心里感觉到时间是这么宝贵,所以充满着不尽的着急、悲伤。那他为何这般着急和悲伤呢?过后,作者的心情又为何突然变得高兴、快乐了呢?课件出示内容: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自由读,说说高兴和快乐的理由。(努力,勤奋,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等等)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能品味词语是能谴词造句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品味词语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通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这里抓住“着急、悲伤”“高兴、快乐”两组词语,通过训练,以引导学生注意词语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同学们,他这么珍惜时间,这么努力奋斗,那他会成功吗?课件出示内容: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自幼立志成为作家,青年时期获遍重要文学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小结:一位作家,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我们不得不停下放飞的思绪,寻找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正因为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所以他才更加珍惜,才更加努力,最终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板书:珍惜时间??? 努力奋斗 )
对文本中进行深入地解读,加上真实材料辅佐验证,学生的心里定能泛起不平静的涟漪。不仅达到教育的功用,同时为下面内容的解读奠定基础。 过渡语: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孩子,我们会大声地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引读)
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或周围人的身上用具体的事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感情朗读。将这句话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选择一句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3、教师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渗透了德育,渗透了学习文章的方法,达到了情感目标的实现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同时,又引导学生由部分回归整体再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新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设计如下作业: 1、从报刊、电视、网站上搜集更多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并知道他们的动人事迹。
2、谈谈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五、说板书设计:
本篇板书我是依照作者思路设计的板书。它体现出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明了时间是因为一去不复返而显得宝贵;是因为宝贵,而要珍惜时间,要努力奋斗,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脉络清晰,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附板书设计】?
?
23.时间赛跑
?
宝贵???????? 珍惜时间??
?????
??????????????????????????? ?成? 功
? 一去不复返?????? 努力奋斗 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