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下第六单元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下第六单元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3 10:18: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第六单元单元测试(A卷)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分)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约客》)(2分)
(4)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1分)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2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tūn shì( )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2)以前每次进行飞船发射与返回实验,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shāo zhuó( ), 舷窗黑乎乎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
(3)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hé lǒnɡ( )起来。
(4)一条突然出现小溪,一阵bù qī ér zhì( )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C.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4.下列句子中,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去掉 “通过”或“使”)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提高”改为“增强”,“基础”改为“前提”)
C.市文明办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更多人研究、了 解国学经典。(将 “了解”和“研究”调换位置)
D.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删去“不是”)
5.阅读所给材料,完成相应习题。(4分)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載。围棋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了汉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被人们形象比喻为黑白世界,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棋戏。由于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逐渐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围棋”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句话。(2分)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阅十余岁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3)转转不已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4分)
(1)众服为确论。(2分)
(2)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2分)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B.在打捞石兽一事上, 庙僧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式“据理臆断”的态度;讲学家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C.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文中体现道理的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D.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9分)
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②,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选自《鸣机夜课图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诗人。②夏楚:这里是责打的意思。
9.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记母教铨时/学而时习之
B.诸姨尝谓母日/尝射于家圃
C.解衣以胸温儿背/自以为大有所益
D.泪方纵横落/方七百里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
11.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10分)
运动提高孩子智力
①家长及教育者认为,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除了能防止肥胖,并无益处,因为运动会分散孩子注意力,于智力无补。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此观点是错误的。
②花一定时间参加运动,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还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动作练习也能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2006年,马修·马哈尔让243名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10-20分钟,测评他们的专注度,训练5周后发现,学生们在听课时保持专注的时间比以前平均增加了8%.最不专心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增加了20%。
③尽管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锻炼为什么会对大脑有好处,但动物实验表明,体育活动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生长,而这些脑区对记忆和执行功能极为重要。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显示,把大鼠放在装满玩具、可攀爬物体等各种东西的较大鼠笼里,这些物体对大鼠的体力和脑力都有刺激,所以这些大鼠的大脑皮层会发育得比较厚,而大脑皮层掌管着高级推理和决策能力。身体活动和智力刺激两种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大鼠的认知能力.但究竟是哪个因素,还是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④神经科学家亨利埃特·范普拉克和同事研究发现,在锻炼后,大鼠脑中一些有助于构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关键蛋白含量有所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就属于上述蛋白,前者能刺激血管生长,后者则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延伸。
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活动可以刺激脑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分。海马区是大脑中分管记忆的“总机”,把各种想法串在一起使之扎根于心灵。2008年,上海体育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娄淑杰和同事,在研究中训练5周大的幼鼠在转轮里跑动(健康大鼠一天能轻松跑上好几千米。一周之后,与没有跑步的大鼠相比,跑步大鼠齿状回脑细胞中的VEGF、BDNF等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要多一些。有证据表明,人类在有氧运动后神经生长因子也会增多。
⑥但是,强度过大的锻炼对智力的刺激作用也许还比不上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2008年,日本流行病学家熊谷秋三与同事研究了12名3年来每周长跑或打网球16小时以上的男性与14名很少运动的男性。对比后发现,前一组男性大脑中的BDNF浓度相对较低。
⑦可见,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多锻炼身体;教育者若想要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就应当保证学生足量的体育课和体活课。
12.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错误的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师生和家长形成关于运动的正确认识,如:孩子们适度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肥胖,还可以提高智力。
B.这篇文章援用了一些实验事例,虽增强了可信度,但例子过多,如③④⑤段中都用有关老鼠作实验的例子,重复赘余,使文章不够简洁。
C.这篇文章中援用了一些科学术语,如第④段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使文章阐述的内容更科学、更准确。
D.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严密,运用词语十分讲究分寸,如“也许”“极为”即属于此。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据文章可知,在课间进行体育运动都有利于延长保持专注的时间。
B.VEGF是一种促进神经生长和兴奋的因子。
C.体育锻炼并非越强烈越好,应该进行强度适中的运动。
D.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平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
14.适量的运动除了可以防止肥胖,使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集中时间更长,还有哪些益处,请依据原文分条概括。(4分)
(四)(17分)
一张船票的温暖
崔 立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码头处的风特别大,我站在长长的码头上的长廊前无助地徘徊着。越过长江的码头的对岸,就是我想回的家。
看着购票大厅上方大红色的显示屏,不停在显示着下一班船的时间和购票金额。而我,却是一脸的茫然和无助。出来时走得急,忘了带钱包,身上的钱根本不够买一张船票。
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蚕食着我那一点点的希望,看着越发变暗的天空和越来越少的购票者,我知道我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接下来,我唯一该做的,就是赶紧去乘上公交车,回到我住的地方。到明天一早,我再赶到码头来。可我的住处离码头太远了,回去得转三辆公交车,花上两个多小时。即便我在想着回去,我的眼光还是不自觉地在购票的人群中穿梭着。
“先生,是不是有难处啊?”一个声音叫住了我。
我看到一个戴着帽子的中年男人正看着我。
我点了点头,告诉了男人没钱买船票的事。男人问我需要多少钱。
我说了个数字,男人二话没说就把钱掏给了我。看着男人给的钱,我反而有些发愣了。我居然问他,你为什么给我钱?
男人笑了,说:“难道你不需要吗?”
我从包里掏出纸、笔,要记下他的地址,好还他钱。
男人制止了我,我有些急了,脸都涨得通红,说:“你不信我?”
男人却摇摇头说:“不用还”。男人想了想,又说:“下次如果你碰到像你今天这样没钱买船票的人,我希望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帮助他,让这张船票的温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男人边说,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如我一样曾经窘迫的他,一次遭遇过的,关于一张船票的温暖的故事。我点了点头,说:“好。”
之后,我还真在码头上碰到了如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那是一个穿着有些时尚的学生,我能在他焦虑的目光中看出他和我以前一样的窘迫。在他的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在他一脸感激时我告诉了他如他一样的我以前的遭遇,并希望他能把这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
那个学生很高兴地点着头,再三答应着。
那次是我第一次帮助别人。
而至今,我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不是他们真的会和我和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个男人一样,去延续那一张船票的温暖,我始终有些怀疑。
直到有一天,在购票排队的人群旁,有一个如我当年一样表情的人在不停徘徊着,满脸都是焦虑。我刚想迈开步要去帮助他时。在我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居然先我一步走上了前。
我很清晰地听到年轻人问清了那人的缘由,并且很快就把那人需要的钱给了他。紧接着,我还听到年轻人和那人讲着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的故事。这很让我震惊。
我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被谁帮助过的,也许正是我帮助过的人帮助过的。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这比什么都重要。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改动)
15.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充下列表格。(4分)
情节发展 “我”忘带钱包 男人给“我”钱 “我”帮助他人 “我”目睹温暖传递
情感变化 ① ② ③ ④
16.文章开头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2分)
(2)在他的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2分)
18.本文以“一张船票的温暖”为题,有何妙处?(5分)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明天,11月5日正午,规定的期限便满期了。中午- -过,法拉古舰长就要行他的诺言,使战舰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
船这时正在北纬31度15分,东经136度42分。日本本土就在高我们不及两百英里左右的下方。黑夜快到了。
船上正敲八点钟。一片片的乌云掩盖了上弦的新月。大海波纹在船后面平静地舒展着。
这时候,我倚在船头右舷围板上。康塞尔站在我的旁边,眼時向前看着。全体船员,爬在素梯绳上面,细心考察漸淅缩小和沉黑了的天边。军官们拿着夜间用的望远镜,向淅次黑暗的各方搜索。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
(选文有删改)
1.这艘船叫________他们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文中“期限”是多久?“诺言”又是指什么?反映了船上人员什么样的心理?(3分)
3.在叙述紧张曲折的故事时融入生动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请从选文中举一两句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一、1.(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赚得行人错喜欢
(3)青草池塘处处蛙; 闲敲棋子落灯花
(4)箫鼓追随春社近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1)吞噬(2)烧灼(3)合拢(4)不期而至
3.C
【解析】A.“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此处用错对象。B.“登峰造极”本义指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成就达到极高的水平,句子用来形容登山队员们攀登顶峰,属望文生义。D.“鳞次栉比”用于形容房屋、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此处适用对象错误。
4.B
【解析】B.语句“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的病因是二面对一面和词语搭配不当。应该在“提高”前加“能否”;再把“基础”改为“前提”。
5.(1) 示例1:围棋是源于中国,以黑白棋子对奔的历史悠久的棋戏。示例2:围棋是以黑白棋子对弈的能体现汉民族智慧的古老文化竞技活动。
(2)示例1:围棋之为物,天圆地方法天地,黑白二色象阴阳。
示例2:围棋如一位智者,从远古走来,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
二、(一)6.(1)经过,经历(2)设馆教书(3)停止
7.(1)大家很信服,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言论。
(2)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
8.D
(二)9.B【解析】 A.时候/按时;B.曾经;C.用/以为;D.才/面积。
10.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
11.①认同。文中母亲不辞辛苦,陪着自己的儿子读书,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和殷切的期待。
②认同。文中母亲虽然对儿子要求严格,但她的出发点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对儿子的爱也是深沉的。
③不认同。母亲对儿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儿子稍有松懈就责打他,夜深了,还把儿子摇醒了学习,这对儿子的身心是一种摧残。
④不认同。母亲对儿子的学习管得太死。不利于儿子的学习,也不利于儿子身心的自由成长。⑤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其良苦用心令人感动,足见其对儿子成才的渴求心理,但是在教育中的方法近于残酷,有损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12.B
13.C
14.①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生长,提高认知能力;②促使一些有助于构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关键蛋白含量有所提高;③还可以刺激脑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分,使神经生长因子增多。
(四)15.①无助②发冷;③怀疑; ④震惊。
16.环境描写。渲染天气的寒冷,烘托出“我”着急和失望的心情,为下文写男人给“我”钱买船票,“我”获得心灵的温暖做铺垫。
17.(1)“眼巴巴”是“急切盼望”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渴望遇到熟人并渴望得到帮助的焦急心情。
(2)“毫不犹豫” 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的意思,写出了“我”给学生买船票的钱时的果断利落。
18.“一张船票的温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②题目中“温暖”一词揭示了文章的主题;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
三、19.略。
【解析】思路点拨: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文章的立意要从材料阅读中获得。材料中儿子的话“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是文章立意的根本——人要静心。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身边的保持内心安静,坚守自己理想的事例来写;也可以搜索自己的积累,找出那些不被世态浮云蒙蔽双眼,遵从自己内心意愿,在宁静中使自己的人生达到一定高度的人物事例来写。从作文的文体上来看,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日记体,书信体等。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自拟题目作文。
四、1.林肯号;他们要去导找一个出现在海洋上的怪物井把它清除掉。
2.期限指的是三天。诺言是指:如果三天期满,怪物还不出现,掌舵的人把舵轮转三次,林肯号就向欧洲海岸进发。心理:几个月的搜寻一无所获,船员们因失望而产生怀疑的心理。
3.示例:“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这句话写出了海上变幻莫测的魂丽景色,也为下文的突变渲染了气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