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认识“耀、庆、盼、叠、歉”,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自觉培养诚信的良好品质。
4、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促进学习的效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宋庆龄留在家里的原因,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懂得诚实守信的品质是我们做人的美德。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运用古今中外的诚信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音频资料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释题
课前由课代表领读关于诚信的成语和名句,学生熟练诵读。
同学们,你们刚刚齐读的成语和名句都和什么有关?(诚信)今天,我们来走进一个和诚信有关的故事,齐读课题:21我不能失信。
1、“失信”是什么意思?( 失去信用;不守信;不遵守诺言;说话不算话等)“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诚信,守信,讲信用)我一定要讲信用,“我”是谁呢?这篇课文是讲谁守信?(宋庆龄)
2、了解宋庆龄:(1893年-1981年),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1913年起她致力于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她一直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被国际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学生朗读资料)
(设计意图:课前积累关于“诚信”的成语和名句,让学生有品德上的熏陶。用浅显的语言让学生感知“信”,树立“守信”的感念,这样导入新课,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1.课文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庆龄、爸爸、妈妈、小珍、伯伯。
指名学生说发生的事情,老师再归纳引导全班齐说。
2.根据提示填空。
课文讲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 ,可是二女儿宋庆龄想起(要教小珍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还是坚持(要留下来等小珍)。
我觉得庆龄是一个( 诚实守信)的孩子。(这句话开始没有出示,在学生齐说前面的主要内容时突然出示,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内容,为下面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细读课文,感悟品质
从哪里看出庆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默读课文,边画出相关语句。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2.汇报交流,指名回答。
关键句:
(一) 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 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1)抓住 “特别”、“ 早就盼着”、“ 尖尖的”、“ 红红的”、“ 漂亮极啦”这些词来体会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迫切心情以及鸽子的可爱,进而体会庆龄为守信而做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去掉“特别”、“ 早就盼着”、“ 尖尖的”、“ 红红的”、“ 漂亮极啦”等词语,读句子,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效果。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1)学生抓住两个“不行”、三个“!”和一个“抽”来体会。
感叹号和动词“抽”说明庆龄当时的态度很坚定,不愿意去伯伯家。这里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庆龄为了留下来等小珍的态度很坚定。
(2)请多个学生对比读,体会庆龄的态度的坚定。全班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第2到6自然段,适当配上动作,表演。
(三)“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但我已经想起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1)抓住“但我已经想起了,就不能失信”体会。确实忘记了的失信是无意的,这种错误可以原谅。关键是现在庆龄记起来了,这种记起来的失信叫明知故犯,这种错误是不可以原谅的。庆龄对于自己的明知故犯的错误不能原谅,所以,她留下来的态度更坚定。
(2)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谈谈有没有过这样明知故犯的错误,说说自己当时的心情和事后的处理。
(3)分男女读。
(设计意图:有目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中感悟的重要途径。“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让学生反复地读,多种形式的读,读出人物不同角色的性格。在朗读指导时,引导学生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他们当时的情况,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来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3.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庆龄因为要等小珍而放弃了自己早就盼着想看的鸽子,并且她无聊地等了小珍一个下午,你觉得庆龄这样做值得吗? 你和谁约定经历过这样的事吗?
学生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适当引导正确的人生观。
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诚信待人,并宽容待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讨论和自主交流,能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再者在感悟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真正懂得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后教师小结点拨,升华主题。)
四、角色朗读,体验情感
请出三位同学分别演宋庆龄、爸爸和妈妈,其他同学读旁白。
学生评价角色的扮演情况。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能走进人物心理,走进角色,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积累新知,拓展提升
1、快速阅读“曾子杀猪”等故事,评一评曾子或者曾子的妻子。(评价快速阅读的情况,提醒学生平时要多阅读并注意阅读要注意速度。)
2、再读成语名句,分男女生读。(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一言为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君子一言,驷s ì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丰富学生语言,这是在对课外阅读进行评价时,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课外知识,拓展视野,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自觉培养诚信的良好品质。)
六、布置作业,下课
1、抄写关于诚信的成语和名句,并且进行背诵。
2、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故事。
3、做《学法大视野》。
(设计意图:抄写并背诵是积累的好方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材料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