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1 16: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学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天空到地面、由远及近观察图上的景物。
2.学会有条理地记叙一项活动,发挥想象,将人物的动作、语言描述具体。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你放过风筝吗?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指名说)
2.导入课题: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群小朋友也在放风筝。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他们的心情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有关放风筝的文章。(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二、确定顺序,观察图画
1.指导看图的方法。
(1)有序观察,把握图意。(由远及近,从天空到地面,从景到人)
(2)从图上可以看出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等。
(3)在仔细观察图画、正确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
2.指导看图。
(1)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出示例文片段:
星期天上午,同学们在人民广场上放风筝。天空中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老鹰风筝、蝴蝶风筝、金鱼风筝……
(2)他们放风筝时的动作是怎样的?(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出示例文片段:
小方也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带来的风筝,请小强帮忙一起放。只见小强双手托举起风筝,小方右手拿着线轴,向前小跑着,等到放出一米来长的线时,小方喊了声“放”。小强立刻松开双手,风筝便迎风而上,慢慢地,小方越跑越快,风筝也越升越高。
(3)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怎么能做到具体、形象。比如,近处两个小男孩的风筝会飞上天吗?如果风筝飞上天,他们会说些什么?如果风筝没能飞上天,他们又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明确:看图作文的重点还应是写看到的,三年级的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这一点,把想象部分写得很多,偏离主题,图画上的内容很少,从而导致习作重点不突出。提醒学生在把观察到的写清楚之后,适当加入一些想到的即可。
(4)想一想,人物的心情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三、明确要求,内容具体
1.讨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板书:明确要求)
(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提示词语。(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心情、语言)结合提示语,把图画里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2)说之前,仔细观察图画(板书:观察图画),想一想:
①这是什么季节?在哪里?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②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2.指名讲述,师生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丰富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2.导语:上节课同学们围绕图画进行了探究交流,并完成了习作构思。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全班交流学习,完成习作。
二、指导写作,落实表达
1.拟定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能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大家想给自己的习作拟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2.确定重点:在写放风筝的过程中,要想一想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以及想些什么。
3.动笔写作:先想好自己的思路,再写下来。
三、独立修改,展示习作
1.自读修改。(自己品读自己的作文,做到语句流畅,标点正确,没有错字)
2.品读欣赏,师生互评。
3.誊抄习作: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也可以一边修改一边誊抄。
4.佳作展示:选出优秀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将其贴在展示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板书]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时间 地点 人物
动作 心情 语言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堂上,我首先通过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接着,我根据图画的内容设计思考性的问题,再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连起来构思成一段话。最后,我组织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并选出典型习作全班评改,分享优秀习作,让学生做自己学习写作的主人。
范文一:
放风筝
春天的阳光是那么明媚,风儿是那么温柔,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呢!
瞧!人们正在那片开阔的广场上放风筝。近处,一个小男孩拉着风筝线向前奔跑,而他的小伙伴将一个“燕子”风筝高高举过头顶。“三,二,一,放!”小伙伴将风筝松开,风筝一下子迎着风飞了起来,一只快乐的“燕子”飞上了蓝蓝的天空。不一会儿,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在一旁观看的妹妹,手里拿着一个“蝴蝶”风筝,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远处是温馨的一家三口。只见那个小男孩开心地放着风筝,爸爸妈妈站在一旁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此时他们的心里一定在想:看,咱家的小宝贝已经能自己放风筝了。他们一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一会儿,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了,有蜈蚣形状的、金鱼形状的、老鹰形状的……各种各样的风筝飞在天空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名师点评:小作者按照从近到远、从下到上的顺序,把图画的内容写得很清楚。同时,小作者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图画上人们放风筝的情景描写得很生动。全文结构紧凑,行文流畅,语言精练,表达生动,详略得当。
范文二:
第一次放风筝
今天真是一个放风筝的好天气,我和小伙伴们约好一起去小区后面的空地上放风筝。这是我们第一次放风筝,我们都感到很兴奋。
来到广场一看,啊,这里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半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美丽的“金鱼”、长长的“蜈蚣”、神气的“老鹰”……
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放起了风筝。我和小希一起拉着一只“燕子”风筝就跑,可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这时,丽丽说:“我们都不会放风筝,不如找人问问怎么放吧!”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对!对!”
这时,我们看到远处有个小弟弟在放一个彩色的三角形风筝,他的爸爸妈妈正站在旁边教他呢。我们赶紧跑过去请教了一番。这次,我们按照叔叔阿姨说的方法,迎风站着,我在前面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拉着风筝线,小希在后面双手向上高高地举着风筝。等到风变大时,小希赶紧松开了手,我迅速跑了起来。“‘燕子’飞起来啦!”小希兴奋地喊着。“赶紧让‘蝴蝶’也飞起来吧!”抱着“蝴蝶”风筝的丽丽对小希说。不一会儿,他俩按照刚才的方法,将“蝴蝶”风筝也放飞了。
今天第一次放风筝,我们不仅玩得很开心,还明白了不懂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的道理。
名师点评:小作者设置了“我们”第一次放风筝,因为不会放而向远处的叔叔阿姨请教如何放风筝的情节,把图画内容非常完美地穿插在故事情节中,想象合理,叙述主次分明。
范文三:
放风筝
今天星期六,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小丽、明明和小华一起来到郊外的一片空地上放风筝。
小丽带来了她心爱的“蝴蝶”风筝,明明和小华则带来了他们一起精心制作的“燕子”风筝。
刚到达目的地,明明和小华就迫不及待地放起了风筝。小丽见状,假装生气地说:“你们也不等等我。”明明兴奋地说:“你不知道我们盼放风筝盼了多久,今天终于可以尽情地放风筝啦!”说完,明明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拉着线,向前跑去,小华则在后面将“燕子”风筝高高举起。一阵风吹来,小华放开了举着风筝的手,风筝迎着风飞起来了。明明越跑越快,“燕子”风筝越飞越高。看到他们玩得那么开心,小丽也急不可待地喊小华帮自己放飞“蝴蝶”风筝。再看看不远处,一个小男孩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也把风筝放得很高很远……
不一会儿,天空中就满是各种各样的风筝了,有可爱的“金鱼”,有长长的“蜈蚣”,还有凶猛的“老鹰”……它们忽上忽下,好像在进行一场飞行比赛!
放风筝的场面热闹极了,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名师点评:小作者不仅全面地描述了图画内容,而且分清了主次,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对画面内容展开的想象也很合理,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