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知识点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 (2022年江苏连云港)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A. 祖冲之 B. 李清照 C. 曹雪芹 D. 林则徐
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中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中学生都应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况茶叶大黄(一种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任凭)尔年年版运出洋,绝不靳惜(吝音),恩莫大.
——摘自林则徐《谕各国夷人呈缴婚土稿》
材料二 林则徐自去岁去粤,日日使人刺探(打听、侦查)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报纸),具如西人极藐水师.
——摘自(魏源集)(上册)
(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一边进行海防的整顿工作,逮捕烟贩,一边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期三天,将所有鸦片尽数上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抗拒禁烟,唆使英商拒交鸦片。林则徐下令封仓,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洋馆。义律无奈之下命令英商上缴鸦片。从4月至5月,林则徐收缴了110多万千克鸦片。从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面对英国借端武装侵略的局势,积极进行战备,以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一度无隙可乘而北上发难。由于投降派诬害被年职遣戍新疆,他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建策防备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萌州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精忠爱国的写照。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评价林则徐。
知识点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4.(2022年四川德阳) 下图是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日军 D. 八国联军
5. (2022年四川遂宁)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雅克萨之战
6.(2020·全国初一)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知识点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重难点】
7.(2022年山西晋中)“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22年湖南湘潭)“口岸在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21·广东深圳市·八年级期末)根据《虎门条约》,在19世纪50年代及以后,若中国境内英国人与中国人出现矛盾冲突,处理的方法是
A.由中英协商处理
B.由清朝官员依中国法律处理
C.处理中国人,英国人不被处理
D.由英国驻华领事按英国法律处理英方当事人
能力点一 林则徐禁烟 【易错点】
1. (2022年江西)“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人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新文化运动
能力点二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易错点】
2. (2022年四川遂宁)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雅克萨之战
能力点三 《南京条约》的影响 【重难点】
3.(2022年河北)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4.(2022年山西)“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素养点一 虎门销烟——家国情怀
1.(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素养点二 鸦片战争——时空线索
2.(2022年甘肃白银)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素养点三 《南京条约》的影响——历史解释
3.(2022年广东)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第1课 鸦片战争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 (2022年江苏连云港)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A. 祖冲之 B. 李清照 C. 曹雪芹 D. 林则徐
【答案】D
【解析】表格中戚继光是抗倭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他研究的主题,因此,林则徐可以入选。1839 年 6 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D项正确;祖冲之是古代数学家,排除A项; 李清照是南宋的词人,排除C项;曹雪芹是小说家,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中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图中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所以a为鸦片走私。鸦片走私导致中国产生严重灾难即为财政危机,故b为财政危机。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对中国为入超,故c为入超。中国茶、丝绸等广受欧洲欢迎,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所以d应该是出超,D正确。题目图片反映的是鸦片走私给清政府带来了财政危机,并没有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所以选项中b对应民族危机是不正确的,排除A;英国为了为扭转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因此a应该是鸦片走私,而不是开埠通商,排除B;题目图片反映的是鸦片走私给清政府带来了财政危机,并没有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所以选项中b对应自然经济解体是不正确的,自然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以后,排除C。故选D。
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中学生都应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况茶叶大黄(一种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任凭)尔年年版运出洋,绝不靳惜(吝音),恩莫大.
——摘自林则徐《谕各国夷人呈缴婚土稿》
材料二 林则徐自去岁去粤,日日使人刺探(打听、侦查)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报纸),具如西人极藐水师.
——摘自(魏源集)(上册)
(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一边进行海防的整顿工作,逮捕烟贩,一边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期三天,将所有鸦片尽数上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抗拒禁烟,唆使英商拒交鸦片。林则徐下令封仓,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洋馆。义律无奈之下命令英商上缴鸦片。从4月至5月,林则徐收缴了110多万千克鸦片。从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面对英国借端武装侵略的局势,积极进行战备,以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一度无隙可乘而北上发难。由于投降派诬害被年职遣戍新疆,他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建策防备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萌州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精忠爱国的写照。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评价林则徐。
【答案】
(1)从以中国为中心,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倡导积极了解西方。
(2)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为此,后人崇敬和纪念他,把他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同时林则徐具有历史前瞻性,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详解】
(1)材料一中林则徐仍然停留在对西方世界陌生错误的认识中,仍以中国为中心,他认为外国人如果不食用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没命,因此他主张通过禁止出口茶叶、大黄来制裁“外夷”。但是在材料二中他却“日日使人刺探(打听、侦查)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报纸),具如西人极藐水师”认识到我方水师的势弱,积极倡导了解西方。
(2)概括材料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材料四反映的是林则徐在广州积极备战,防范英国入侵。在被遣戍新疆后仍然忠心为国,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并远见卓识的献策防备沙俄。综合来看,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为此,后人崇敬和纪念他,把他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同时林则徐具有历史前瞻性,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知识点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4.(2022年四川德阳) 下图是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日军 D. 八国联军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抗击的侵略者是英军,不是英法联军、日军和八国联军,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5. (2022年四川遂宁)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雅克萨之战
【答案】A
【解析】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被迫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6.(2020·全国初一)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14年葡萄牙人首次来到中国南部海滨,325年之后的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武力方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所以答案选A
知识点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重难点】
7.(2022年山西晋中)“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 年8 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一处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没有规定开辟通商口岸,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2年湖南湘潭)“口岸在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排除B项;《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排除C项;《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1·广东深圳市·八年级期末)根据《虎门条约》,在19世纪50年代及以后,若中国境内英国人与中国人出现矛盾冲突,处理的方法是
A.由中英协商处理
B.由清朝官员依中国法律处理
C.处理中国人,英国人不被处理
D.由英国驻华领事按英国法律处理英方当事人
【答案】D
【详解】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领事裁判权指的是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故D符合题意;由中英协商处理与领事裁判权不符,排除A;由清朝官员依中国法律处理违背了领事裁判权,排除B;处理中国人,英国人不被处理与领事裁判权不符,排除C。故选D。
能力点一 林则徐禁烟 【易错点】
1. (2022年江西)“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人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6月3日,实行销毁”、“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人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及所学知识可得,虎门销烟,1839年6月,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94年中日之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的加深,排除C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能力点二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易错点】
2. (2022年四川遂宁)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雅克萨之战
【答案】A
【解析】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被迫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能力点三 《南京条约》的影响 【重难点】
3.(2022年河北)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答案】A
【解析】1842年的《南京条约》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而且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正确;《马关条约》不是打破中国独立发展道路的开始,排除B项;《辛丑条约》促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排除C项;《九国公约》促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2年山西)“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 年8 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一处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没有规定开辟通商口岸,排除D项。故选A项。
素养点一 虎门销烟——家国情怀
1.(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指的是康熙帝时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入侵我国黑龙江的沙俄侵略军,“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体现的是林则徐禁烟,以上都是维护国家主权之举,B项正确;题干名句所指事件均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排除ACD项。故选B项。
素养点二 鸦片战争——时空线索
2.(2022年甘肃白银)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派远征军入侵中国,A项正确;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BCD项。故选A项。
素养点三 《南京条约》的影响——历史解释
3.(2022年广东)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答案】A
【解析】1842年,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由材料“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可知,上海贸易地位快速提升,排除B项;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B项;上海是通商口岸,并非太平天国控制的地盘,没有实践《资政新篇》,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上海成为民主革命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