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图中区域与美称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中华水塔 B.乙——东方甜岛 C.丙——干旱的宝地 D.丁——鱼米之乡
2.图中区域与自然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台风频繁 B.乙——洪涝、水污染
C.丙——水土流失 D.丁——绿洲退化
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70年来,中缅在各领域深化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读中缅油气管道及其附近区域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中缅油气管道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质条件复杂②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洪涝
③途径广阔的冻土区
④多次跨越山脉和河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建设中缅油气管线带来的影响有( )
A.增加了波斯湾石油的输出量 B.开发沿途的旅游资源
C.拓宽中国石油运输通道 D.解决缅甸能源紧张的局面
绿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就像是沙漠瀚海上美丽的珍珠,镶嵌在沙漠里,闪烁着神奇的色彩。读塔里木盆地图(下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图中沙漠边缘地区的聚落分布呈
A.多呈点状或带状 B.呈团块状
C.呈三角形 D.呈菱形
6.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水资源
C.交通 D.开发历史
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也是迄今国内最长的一条天然气输气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读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与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轮南-上海)相比,二线工程( )
A.输送线路更短 B.供气来源多样 C.途径地区较少 D.修建工程量小
8.通过此工程,广州市民用上了天然气。该工程对广州市的主要意义有( )
①缓解能源短缺②加快能源开发
③增加财政收入④改善大气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石化8月25日发布消息,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现了新的亿吨级油气田,开辟了新的规模增储上产新阵地。读图,完成下面9-12小题。
9.图中代号能表示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石油和天然气属于( )
A.可再生能源 B.非可再生能源 C.清洁能源 D.新型能源
11.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距海洋近,植被茂盛 B.河湖众多,鱼米之乡
C.沙漠广布,能源丰富 D.山清水秀,瓜果飘香
12.由于当地生态十分脆弱,在顺北油田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环境。若保护不当,会造成( )
A.土地荒漠化 B.地震 C.泥石流 D.寒潮
二、解答题
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D_______。
(2)A、B、C主要位于我国的第______级阶梯,属于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
(3)图中ab一线是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该线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造成该线东西两侧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4)B所在地区水资源短缺,而C所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将C所在地区的水资源输往B所在地区的著名工程是______工程。
(5)新疆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资源特别丰富,而______工程可使之得到大规模开发,并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材料二:塔里木河相关数据对比表
下游河段 年代 水量(立方米) 地下水位(米) 胡杨林(公顷)
20世纪50年代 14.6亿 3~5 5.4万
20世纪90年代 2.5亿 11~13 0.7万
(1)请从海陆因素方面简要分析造成该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
(2)简述该地区城镇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3)材料二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什么问题?根据上述问题,请说出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4)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小明和小玉同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读图可知,甲是东北地区,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丙是塔里木盆地,丁是西藏地区;“中华水塔”指的是丁青藏地区;“东方甜岛”指的是台湾岛;“干旱的宝地”指的是丙塔里木盆地;鱼米之乡”指的是乙长江中下游平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甲东北平原的自然灾害主要低温冻害,A错误。乙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入海口处,地势低洼,洪涝灾害贫乏,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B正确。丙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沙和干热风,C错误。丁青藏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严重,D错误。故选B。
3.①中缅油气管道穿行于中南半岛的在崇山峻岭之中,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故①正确;②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洪涝,故②正确;③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半岛上没有冻土,故③错误,即ABD错误;④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中缅油气管道在修建过程中多次跨越山脉和河流,故④正确。故C①②④正确;故选C。
4.中缅油气管道主要是将我国西部富足的油气输出国外,我国不在波斯湾沿岸,故A错误;油气是通过管道运输,对于旅游交通没有影响,所以不能开发沿途旅游资源,故B错误;该管道能拓宽中国石油输出渠道,加大石油出口力度,故C正确;油气管道输送只能减轻缅甸油气短缺现象,不能解决,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5.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多分布在沙漠边缘,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6.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成为城镇、人口分布的限制因素,在盆地边缘地带和山前冲积扇地区,由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补给,水资源较为丰富,从而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人口、城镇和交通也主要分布在这里,因此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为水源,故答案选B。
7.读图可知,与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轮南-上海)相比,二线工程供气来源多样。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能源缺乏。西气东输工程将天然气输送到这里,可缓解当地能源紧张局面,①正确;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能源缺乏,②错误;西气东输对广州市财政收入增加影响不大,有利于资源开发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③错误;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当地大气质量,④正确。综上所述, ①④正确。 AB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9.读图可得,①是准噶尔盆地,②是塔里木盆地,③是天山,④是昆仑山。故选B。
10.自然资源根据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矿石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
11.塔里木盆地距海洋远,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能源丰富,瓜果飘香。我国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众多,被称为“鱼米之乡。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12.顺北油气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以沙质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在顺北油田开发过程中若保护不当,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故选A。
13(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中各地形区的位置可知,A是东北平原,D是四川盆地。
(2)我国自西向东共分为三级阶梯,A、B、C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属于季风区。
(3)由图可知,ab一线大致经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由于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东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西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
(4)由图可知,B所在的地区为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C所在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将C所在地区的水资源输往B所在地区的著名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
(5)将新疆地区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的工程叫做西气东输工程。
14. (1)图示为塔里木盆地,当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山脉的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
(2)内陆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而盆地的边缘有高山融水补给,故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水源充足;山麓冲积扇,地形平坦。
(3)问题:据材料二数据分析可知,自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河段水量大大减少,地下水位变深,胡杨林面积锐减,说明生态环境已经恶化。
措施:在基本满足塔里木河干流生产、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地调配流域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搞好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结束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历史,改善干流下游的生态环境。
(4)这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小明的观点:大力发展当地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同意小芳的观点: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足,应当限制当地农业生产,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