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考考你:君主集权的强化【学习目标】
1、了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清朝的建立及采取的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分析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影响,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
3、认识文字狱的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一、满洲的兴起时间:首领:建立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金清太祖--努尔哈赤思维拓展
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哪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共同之处: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二、清朝的建立时间:1636年建立者:皇太极清太宗--皇太极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满洲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图三、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大兴文字狱
(康熙、雍正、乾隆)——君权强化的标志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这句话的意思是,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跪受笔录沈阳故宫乾清宫军机处这些建筑的不同布局主要反映出皇帝与臣下的关系: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说明王宫大臣对皇帝的牵制作用。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突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文字狱案例
1.《明史》案
清初、湖州富商庄廷龙写了一本明史稿,请人补写了明崇祯时期及南明历史,书成后称为《明史》,并用自己的名字刊行。康熙时,有人揭发《明史》中有违禁内容,于是参与编撰、印刷、销售的200多人被株连,其中70多人被杀。庄廷龙已死,他的尸体被挖出砍碎。维 止一维止2.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3.胡中藻案 乾隆时,胡中藻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因“浊”放在“清”字前,被视为攻击大清王朝混浊腐朽。胡中藻及家族中16岁以上的人全被处死。历史与现实从明清的文字狱展开联想,谈一谈今天怎样对待思想和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因为人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所以我们要从明清的文字狱当中吸取教训,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注意对人才的培养,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朝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扼杀思想的进步,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这些表明封建制度已日益腐朽和渐趋衰落,中国也恰恰是从明清时期开始落后于西方。走上辩论台辩题: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小结皇帝内阁和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一个主题满族清朝君主集权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