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快与慢》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由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B.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2.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路程越大
B.由速度公式s=vt可知,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C.用1m/s的速度向东和向西走,结果相同
D.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定义方法称为比值定义法,物质的密度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定义的
3.下面能描述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运动到A点时共运动了240m B.乙的速度0.5m/s
C.乙比甲晚40s出发 D.甲、乙在A点速度相同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5s末的速度是5m/s,则( )
A.它在第1s内运动的路程是1m B.它在第1s内运动的速度是1m/s
C.它在前3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 D.它在第6s末的速度可能比5m/s大
6.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中学生的手掌宽约为15cm 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的时间间隔是5s
C.全新2B铅笔长度约为10m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米/秒,后一半路程速度为6米/秒,那么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米/秒 B.4.8米/秒 C.5米/秒 D.6米/秒
8.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 m/s和10 m/s,则两车都运动10 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 )
A.1∶1 B.3∶2 C.2∶3 D.1∶3
9.《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以下诗句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B.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C.在0~4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与作图题
1.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500 s才能到达地球。真空中的光速c= 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km。
2.某大桥双向8车道,桥面总宽52 (填单位符号),全长:1120m,一列280m长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 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3.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位置距球门,球速可达到,即 ,则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 s.守门员扑点球时,我们往往看到球向球门左边飞去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这说明足球到达球门的时间要 (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应时间.
4.如下左图所示,在2021年8月1日进行的第32届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上,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冲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苏炳添的百米速度是 m/s(保留一位小数)。比赛中,以苏炳添为参照物,跑道旁的广告牌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5.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如上右图所示是甲、乙的s—t图像。乙的速度为 米/秒;甲在第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米;运动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9米,甲、乙的运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若运动12秒时,甲、丙两车相距0.5米,则丙的速度 甲的速度(选填“一定大于”、“可能大于”或“一定小于”)。
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记录如下,请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面出其s-t图象及v-t图象。
时间/秒 5 10 15 20
路程/米 10 20 30 40
三、实验探究题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用电子停表记录小车滑行的时间,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数字分别如图中所示。已知电子停表显示时间的方式为“小时:分:秒”,AC之间的距离x=80cm,B为AC的中点。
(1)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时间为 s。
(2)小车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cm/s。
(3)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和BC段的平均速度vBC的大小关系是vAB vBC。
(4)如果小车还未到达C点小明就按下了停表,那么他测得的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将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
(5)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请你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四、计算题
1.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东华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利用节假日前往距离他家7.2km的渠县高速路口担任疫情防控自愿者,某日早上5:00他父亲开车送他前往,途经黄花大道北段时有一段长2100m的区间限速路段如图所示,在该区间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60s后东华父亲才意识到超速。求:
(1)东华父亲在限速区间超速行驶了多少米?
(2)东华父亲行驶完剩下路段最终不会被判定在该区间超速,他必须将车速降低到多少km/h(不计减速所需时间)?
(3)最终他们于5:08到达目的地。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10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0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
(3)请你对驾车司机写出一条警示语。
五、科普阅读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则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m;
(3)通过计算,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 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 m/s。
答案
一、1.C 2.D 3.A 4.A 5.C 6.D 7.B 8.B 9.B 10.D
二、1.3×108;1.5×108 2.米;20;运动 3.30;0.305;小于
4.10.2;运动 5.0.05;0.1;相反;可能大于
6.
三、(1)5 (2)16 (3)< (4)大 (5)减小斜面的倾角
四、1.(1)解:东华父亲在限速区间超速行驶速度v1=90km/h=25m/s
由 可知,东华父亲在限速区间超速行驶的路程
答:东华父亲在限速区间超速行驶了1500m;
(2)解:由图可知,汽车在区间测速路段的最大平均速度为70km/h,根据题意可知,区间测速路段的长度
由 可知,在不超速的情况下通过整个区间测速需要的时间
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剩下路段的行驶时间最少为
剩下路段的长度
剩下路段的平均速度
答:东华父亲行驶完剩下路段最终不会被判定在该区间超速,他必须将车速降低到45km/h;
(3)解:整个过程的行驶时间t′=5∶08-5∶00=8min
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的平均速度
答: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的平均速度为54km/h。
2.(1)解: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且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所以制动前的行驶速度
答: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0m/s;
(2)解: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酒后的反应距离
汽车从采取制动措施到完全停止行驶的总路程
所以汽车将不会撞上障碍物。
答:若司机酒后驾车,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
(3)解:因为酒后的反应时间会更长,汽车要运动更长距离才能停下,危险性增大,所以可提出的警示语: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五、(1)不能;反射能力强 (2)68 (3)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