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石
灰
吟
解
理
诗
题
赞颂石灰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自由朗读,然后与同座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于谦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学
自
古
诗
锤
凿
焚
chuí
záo
fén
写法:左窄右宽,右部中间“艹”的一横最长。
最后一横要短一些
写法:注意“凵”框儿里面不要写成了“羊”。
里面只有两横
字
识
认
词
结合石灰煅烧过程,看看图片上哪些过程与于谦的描写是一一对应的?
近
走
作
者
石灰是怎样开采的?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
烈火焚烧:石灰烧制过程中要经历的痛苦。
等闲:平常。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译文: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碎成粉末
粉骨碎身
不怕牺牲
坚贞不屈
于谦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近
走
作
者
资 料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画像于座位之侧。他在17岁时写下了《石灰吟》。
于谦为官清廉。正统年间,太监王振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受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从此,“两袖清风”成为佳话。
京师保卫战胜利后,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
《石灰吟》这首诗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像石灰,像于谦这样呢?
岳飞 文天祥 司马迁
屈原 刘胡兰
陈毅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展
拓
延
伸
构
结
梳
理
石灰吟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不畏艰难
坚贞不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石灰吟
一、教学目标
1.读准“劲”字的读音,会写“锤、凿、焚”3个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石灰吟》和《竹石》,默写《竹石》。
3.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晓诗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石灰吗 石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石灰:看看自己周围的墙壁,白白的墙壁就是用右灰刷就的。)谈白色象征的寓意,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2.导入新课,再来看看“吟"字,什么意思?回忆接触过带“吟”的古诗 ,揭示诗题。
二、读诗文
1.初读诗歌,生自读,教师正音,指导写字。
2.读出节奏
每一首古诗都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味。谁来试着读一读。点拨:节奏有快慢,语调有起伏,这样就会吟诵出古诗的韵味来。我和大家合作读古诗,老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连起来齐读)
三、懂诗意
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自己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目标)
2.交流展示。
(1)结合查找石灰煅烧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2)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交流词语理解,“锤、击、若等闲、粉骨碎身、清白”等词语的意思。
(3)小结: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全诗从开采、煅烧、磨碎、成形,句句在说石灰。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生诵读全诗)
指名读古诗,要做到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指生读、有评价)
四、知诗人
1.小组合作:《石灰吟》这首诗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它还写了谁?
结合资料体会于谦的品性。
结合资料一:据说十五岁时于谦被录取为钱塘县秀才。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画像于座位之侧。十七岁时和同窗出游时看到石灰煅烧的过程,他有感而写出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石灰吟》,想想当时的于谦写此诗时心中想些什么?带着感受读古诗。
结合资料二: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少时写下的《石灰吟》,他为官清廉,想想他为什么不愿意给王振送礼行贿?带着感受读古诗。
结合资料三:于谦摆被捕后为什么不屈服?试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 一定有无数的话想向世人诉说,他最想说什么呢?千言万语道不尽于谦的心怀,不如化作我们深情的吟诵。2.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伟大人格的印证。
2.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像石灰,像于谦这样呢?(岳飞、文天祥、司马迁、屈原、刘胡兰等等)
3.朗诵古诗文,绝不能抛开历史的环境,一定要透过文字唤醒人格心灵,正如王崧舟老师品读于谦《石灰吟》所说的那样:“每一个字都是一道光,照亮的不仅是那个历史语境中的伟大的灵魂,而且是当代语境中每一个与之相遇的灵魂。”今天,我们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学习他的崇高精神,让我们深情地背诵于谦的《石灰吟》!
六、课后作业
1. 找一找:收集同类型托物言志的诗作,与同学交流。如:于谦《咏煤炭》、王冕《墨梅》、王安石《梅花》
2.读一读:“千锤万击”、“ 粉骨碎身”等词语,再到其他的诗句中找一找类似的出自诗文的成语。
七、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石灰吟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A.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粉”的意思是粉末。
B.《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C.“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锤”的意思是用锤子敲打。
D.《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二、填空。
(1)《石灰吟》这首诗歌中,诗人于谦托物言志,通过对石灰不畏“___________ ”和“_________,即使“_______________”,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这首诗中作者借物言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运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很多词语有双重含义。请写出下列词语对于石灰和作者的不同意思。
1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2 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清白
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__________ 淡墨痕:_________________
夸:____________________满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2)A
二、(1)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不同流合污 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①石灰:所经受的磨难 作者:恶势力的打击 ②石灰:清清白白的颜色 作者:高尚的情操
三、1)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2)吾:我;淡墨痕:淡淡的墨痕;夸:称赞;满乾坤:弥漫在天地之间。诗句的意思: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4)“岁寒三友”指的是:松 竹 梅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 墨 纸 砚(5)《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