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学生学科素养能力提升化学学科AB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兴化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学生学科素养能力提升化学学科AB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3 10:14:59

文档简介

九年级学生第三次学科素养能力提升
化学学科B卷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D B A D A C B A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11.(每空1分,共6分)
(1)3H (2)H2O
(3)Na+ (4)Al
(5)O (6)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12.(每空1分,共8分)
(1)不能 (2)c (3)受热易分解 (4) ①不完全 ②调大
(5)Ca (6)乳化 (7)c
13.(每空1分,共4分)
(1) ①蒸发 ②①③⑤ (2) ①15 ②小于
14.(每空1分,共8分)
(1) ①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②气泡均匀连续冒出
(2) ① BFE ②250 ③偏小
(3) ① B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4)②③
15.(每空1分,共4分)
(1)使溶液充分接触,反应迅速完全 HCl、NaCl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产生浑浊第三次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能力提升
化学学科A卷 参考答案
1.D 2.BC 3.B 4.CD 5.AD
6.(7分)
(1)CuO CaCO3
(2)生石灰 用于建筑业、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答一点即可)
(3)置换反应
(4)2H2O 通电 2H2↑+ O2↑
(5)K2CO3+2HCl=2KCl+H2O+CO2↑ 或 K2CO3+H2SO4=K2SO4+H2O+CO2↑
7.(11分)(除第(5)问2分外,其余每空1分)
(1)bc
(2)Na2SO4、NaOH ACD
(3)减弱 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电导率下降(合理即可)
(4)CO2+Ba(OH)2=BaCO3↓+H2O
(5)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钡,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电导率下降(1分);当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加入的稀硫酸电离出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溶液中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电导率上升(1分)。
(6)3
(7)原混合溶液中的水和反应生成的水,均导致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只要答到离子溶度降低等合理即可给分)
(8)减小
8.(12分)(除计算题5分外,其余每空1分)
(1)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NaHCO3+HCl=NaCl+H2O+CO2↑;
(2)平衡气压;
(3)防倒吸;
(4)尽可能多吸收二氧化碳,增大碳酸氢钠产率;
(5)防止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6)吸收氨气,防止氨气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拓展延伸】
解:m(CO2)=12g+100g-107.6g=4.4g
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分
106 117 44
x y 4.4g
= x=10.6g .................1分
= y=11.7g .................1分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 ×100%≈88.3% .................1分
m(NaCl)=11.7g+12g-10.6g=13.1g .................1分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88.3%;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3.1g。
第1页(共1页)九年级学生第三次学科素养能力提升
化学A卷
(考试用时:与物理共用90分钟
满分:40分)
请注意:1.答题前,请考生将班级、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140-16Na-23S-32C1-35.5Fe-56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
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点燃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2.实验室有一包铜和铁的混合粉末。某校学习小组为测定其中铁的含量,并制取硫酸亚铁
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酸亚铁溶液
溶液X
加过量固体了
过滤
混合粉末加过量稀硫酸
+固体Y
20.0g
过滤
洗涤、干燥
固体M
在空气中
16.0g
充分灼膜
固体N
加适量稀硫酸
硫酸铜溶液
A.溶液X呈黄色,其中含有两种溶质
B.固体Y只能是铁
C.固体N的质量为20.0g
D.混合粉末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5%
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结晶
B
鉴别淀粉和葡萄糖
分别取样,滴加碘酒
C
检验CO2中混有HC1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
稀释浓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九年级化学A卷共4页第1页
0000000
4.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前后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魔氨原子
8
点燃
0-氧原子


0-氢原子
反应前
反应后
A.
甲的化学式为NH3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D.
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9
5.“价一类”二维图能反映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是碳元素的“价一类”
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碳元素
化合价

N
4
+2
X
-CHa
氢化物
单质氧化物酸
盐物质类别
A.a=-2
B.
X点对应的物质可以是金刚石或足球烯(C0)
C.
X、Y、M、N点对应的物质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Z
D.取N点对应的钠盐10.6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C02气体的质量一定为4.4g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
6.(7分)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只有D为单质。A是一种氧化物,其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4:1;B在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E是最常用的溶剂:H是草木
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图中一”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
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1
、。
(2)F的俗称是▲,C的用途是△
D
F
(3)A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E
(4)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

0
@,1
九年级化学A卷共4页第2页
0000000九年级学生第三次学科素养能力提升
化学B卷
(满分:40分考试用时:与物理同场共90分钟)
请注意:1.答题前,请考生将班级、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
B.黄金
C.铁
D.氯化钠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氮酸钾、石灰水
B.液氢、水、生铁
C.金刚石、干冰、纯碱
D.石墨、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
4.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a(OH)2+CuSO:=CaSO4+Cu(OH)2↓,该反应属于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5.“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 HCO
B.KCI
C.CO(NH2)2
D.(NH4)HPO4
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防疫佩戴的口罩中放置了铝合金的鼻染条,主要是利用其密度小、耐腐蚀的优点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C.按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D,炒菜时油锅起火可放入菜叶灭火,原理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7.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贴标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九年级化学B卷共4页第1页
0000000
C,溶液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事故处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一5%的碳酸氢钠溶液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醋具有挥发性,可用于家庭除水垢
D.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9.一渠清水利千秋一“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用水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贵任
C.分别加水溶解可鉴别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三种白色固体
D.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则所有溶液中的溶剂都是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11.(6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氢原子
(2)冰水混合物
(3)钠离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5)
表示
(6)写出符号“P20,”中数字的含义:“+5”表示
九年级化学B卷共4页第2页

00000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