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六单元·第15课
八角楼上
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927年,毛主席在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因为那座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就叫八角楼。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工作。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请你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运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八角楼 斗争 年代 夜幕降临
腊月 文章 握笔 凝视 察觉 清油灯
会认字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八角楼 年代 深夜
披着 轻轻 胜利
会写字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①夜晚来临,天空像被幕布盖住一样。( )
②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
③与“厚”相对。 ( )
④集中注意力看。 ( )
⑤深思。 ( )
⑥发觉,感觉。 ( )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猜猜我是谁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薄
凝视
沉思
察觉
会写的字
楼
年
夜
披
利
轻
最后一笔“竖”要写得舒展。
上部横要短;下部要紧凑,捺画伸展。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寒冬腊月 夜幕降临 八角楼 清油灯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毛主席每天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每当……时候……就……”换个词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只要天一黑,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冬天最冷的时候。
毛主席冬天穿不上棉衣,说明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毛主席依然忘我工作,辛苦地操劳,这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呀!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
灯光太灰暗了。
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觉察到。
清油灯发出的光亮太小了。这小小的灯火,就像星星发出的光亮。
他在思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革命之火,一定会越烧越旺,革命力量会不断壮大,形成燎原之势,锐不可当。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他不畏艰苦、忘我工作,著作字字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
八角楼上
条件艰苦
每当……时候……就……
忘我工作
布置作业
找一找毛主席忘我工作的小故事,和同学分享。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