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亚洲及欧洲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 亚洲及欧洲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1 23: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 亚洲及欧洲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的是( )
A.大西洋 B.欧洲 C.北冰洋 D.太平洋
2.发源于亚洲中部的山地、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印度河 B.叶尼塞河 C.湄公河 D.长江
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下列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下列关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河顺地势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B.亚洲没有无流区
C.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内流河有锡尔河和额尔齐斯河
D.高原山地区河网稠密,平原丘陵区河网稀疏
5.亚洲河流内流区面积广大,属于世界著名内流河的是( )
A.长江、黄河 B.恒河、印度河
C.湄公河、黑龙江 D.阿姆河、锡尔河
6.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
A.青海湖 B.里海 C.黑海 D.地中海
7.小明环游亚洲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几乎天天下午都要下雨,这个国家是( )
A.日本 B.印度尼西亚 C.印度 D.俄罗斯
8.如下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地势与河流流向关系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10.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积最大的洲 B.按照方位分为6个分区
C.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D.北回归线穿过3大半岛
11.以下相关亚洲之最表达准确的是( )
A.亚洲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位于西亚的死海,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C.亚洲最长的河流是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
D.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读亚洲轮廓图,完成下列12-13题目。
12.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B.地跨热、温、寒三带
C.四面环海,气候湿润 D.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
13.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a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不同
D.d地的传统民居是冰屋
读下图1亚洲地形水系图和图2景观图,完成下面14-17小题。
14.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四周 D.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15.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特点是( )
A.亚洲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向中部汇聚 B.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亚洲河流众多,且短小湍急 D.亚洲河流众多,均为外流河
16.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C.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D.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
17.图1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如图2所示,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C.河流影响 D.地形不同
下图为亚洲简图,读图完成下列18-19小题。
18.关于亚洲的地形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19.图中①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纬度高,气候寒冷
C.海陆因素 D.地形地势因素
亚洲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下图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④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亚洲气候分布图中②③两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显著,其原因主要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洋流因素
二、解答题
22.亚洲是我们的“家”,对自己的“家”,你了解多少?读图回答问题。
(1)邻居A是____洲。与邻居B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
(2)我们“家”东临世界最大的____洋;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半球。
(3)我们“家”的地势____高____低;因此河流多发源于____部,呈____状流向周围的海洋。
(4)我们“家”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气候具有显著的____气候特征。
(5)我们“家”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高原。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洛文尼亚全国平均海拔为557米,最高峰为属于阿尔卑斯山脉的特里格拉夫峰。斯洛文尼亚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加工是该国传统产业。下图示意斯洛文尼亚概况。
(1)斯洛文尼亚位于________(填大洲名称),地形以________(填地形类型)为主,境内陆地最大高差为________米。
(2)雷卡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据此判断流域降水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填季节),该河流航运价值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斯洛文尼亚发展木材加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亚洲的海陆位置是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接壤,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岭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故选:D 。
2.B
【详解】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印度河注入印度洋,湄公河和长江注入太平洋,故选B。
3.B
【详解】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A
【详解】亚洲内部有大面积无流区;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高原山地区河网稀疏,平原丘陵区河网密布;BCD描述错误;A正确。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长江、黄河注入太平洋,为外流河;恒河注入孟加拉湾,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为外流河;湄公河注入南海,黑龙江注入太平洋,为外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注入咸海,为内流河,ABC错误,D正确,该题选D。
6.B
【详解】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故B正确。青海湖是中国最大湖泊,故A错误。黑海没有之最,故C错误。地中海不是湖,故D错误。故选B。
7.B
【详解】小明环游亚洲时发现有一个地方几乎天天都要下雨,说明这个国家是位于赤道附近的东南亚国家,这里以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以上四个国家中,只有印度尼西亚最可能,故选B。
8.C
【详解】亚洲地面起伏大,其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③正确;①表示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排除①;④表示河流由四周向中间汇集,排除④;排除ABD,故选C。
9.D
【详解】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它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温带,A、B、C说法正确;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故选D。
10.C
【详解】亚洲的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是面积最大的洲 ,故 A说法正确;亚洲按照方位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6个分区,故B说法正确;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C说法错误;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3大半岛,故D说法正确。故选:C。
11.D
【详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A错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B错误;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注入太平洋,并非叶尼塞河,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山脉,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D正确;故选D。
12.读图可知,亚洲北赤道穿过,地跨南北半球,亚洲在东经26°到西经170°之间,跨东西半球,故A正确;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地跨低、中、高纬度,故BD正确;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邻欧洲,所以三面环海,故C不正确.故根据题意选C。
13.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A不正确;a地在亚洲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B正确;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故C不正确;d地地处西亚,气候炎热干燥,传统民居是墙厚窗小的房屋,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14.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四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亚洲的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特点是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发育了很多大江大河,既有内流河,又有外流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西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形成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河流湖泊众多,西部多为内流河,东部多为外流河,ABC叙述正确,D叙述不正确,根据题意,答案选D。
17.图1中①地距海近,降水丰富,森林茂密,②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沙漠广布,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主要的形成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从图中可知,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A、B、D都是正确的,故C符合题意。
19.从图中可知,①地位于亚洲北部,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故选B。
20.据图可知,图中④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与丙图相符合。故选C。
21.据图可知,图中②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距离海洋近,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③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远,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造成这两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故选B。
22.
(1)邻居A位于亚洲西部是欧洲。邻居B是西南方向的非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2)我们“家”亚洲东临太平洋,北邻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北半球的范围是0°→90°N,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所以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3)我们“家”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亚洲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状分布,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都位于亚洲的中部,比如我国的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动。
(4)我们“家”亚洲的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南部被赤道穿过,南北跨纬度较大,气候复杂多样;亚洲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在亚洲东南部沿海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5)我们“家”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它是亚洲内陆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23.
(1)
据图和已学知识可知,斯洛文尼亚位于欧洲,全国平均海拔为557米,所以地形以山地为主。斯洛文尼亚最高峰特里格拉夫峰2863米,最低处0米,所以境内陆地最大高差为2863米。
(2)
据雷卡河的月径流量及年径流量的分布可知,雷卡河冬季的河流流量最大,又知雷卡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所以雷卡河流域内降水最多的季节是冬季。雷卡河的航运价值低是因为该河流经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再加上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都不利于发展航运,所以航运价值低。
(3)
斯洛文尼亚发展木材加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斯洛文尼亚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发展林业,森林资源丰富,为发展木材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