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蜜蜂(片段教学)
教学目标
1、利用微课让学生会读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用问卷星的调查结果梳理课文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文脉络的呈现。
3、通过抓关键词的方式,引导学生写清实验步骤,概括实验过程,培养表达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写清实验步骤,概括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法布尔《昆虫记》的语言特色:生动有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呀,方老师带来了一只小昆虫,瞧!
它来了!——(生:蟋蟀)有一位科学家是这样描写它的【PPT 蟋蟀的文字介绍】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配乐+学生朗读)
师:刚刚这段文字里,你最喜欢哪一处,对于蟋蟀的描写?/你觉得哪一句很有趣?
(预设1:“它演奏出来音调饱满,非常响亮,明朗而精美..”
生:蟋蟀能演奏出音乐来。
师:是呀,在作者眼里,蟋蟀成了一位演奏家呢!多神奇呀!)
(预设2:“它的乐器不过是一只弓,弓上有一只钩子以及一种振动膜”
生:这句话写了蟋蟀身上的乐器。
师:哇!演奏家蟋蟀还自带乐器呢!看来作者是一个奇思妙想的人!(如果有学生问弓是什么?可以回答:蟋蟀是靠翅膀发声的,两个翅膀上都有刺,相互摩擦就发出声音啦!)
预设3:没有人回答
师:孩子们,平时我们都听过蟋蟀的叫声,这叫声到了作者眼里,竟变成了美妙的音乐声呢!明朗而精美,让人久久回味呢!
师:同学们,这么有趣的动物介绍,你知道出自哪里吗?——是的,出自于《昆虫记》,是由法国一位非常有名的昆虫学家,【PPT 法布尔《昆虫记》】法布尔创作的,那你们还想不想,去法布尔的昆虫世界看一看呀? 好,请休息——上课!
(设计意图:利用ppt插入视频——《昆虫记》“蟋蟀歌唱”,交流描写的有趣之处,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二、直接导入,书写课题
1、以课后“资料袋”中介绍法布尔资料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一起走进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是科普作品里的经典,语言生动准确,记录的都是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他曾经这样说【PPT 出示资料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法布尔笔下的另外一种昆虫。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资料袋”,让学生认识法布尔,为后文进一步感受法布尔严谨细心、善于观察做铺垫。)
2、学写“蜜蜂”两个生字;(播放“蜜蜂”的写字教学微课视频)
师:瞧!是什么?【PPT蜜蜂 】——(蜜蜂)蜜蜂也是这节课我们需要书写的生字,课前,老师准备了微课视频,一起来学习吧。
(学习微课视频)
(设计意图:此处“蜜蜂”的写字教学,采用微课进行学习指导,直观形象、简单易懂,打破了传统的生字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3、生练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拿红笔当场评价)
4、读课题
师:好,把笔放下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迎接蜜蜂吧,(师板书:14)来,齐读课题,第十四课,起——
三、预习反馈,交流感受,梳理脉络
1、通过问卷星的统计结果,展示反馈学生预学效果。(课前学生通过问卷星完成预学作业)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老师也通过问卷星看到了你们写下的感受,(ppt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能看出来你们都很认真。老师对你们填写的问卷进行了整理,我们一起来看看。(ppt问卷调查分析)先看第一个部分这是谁写的?同学们想想,这些内容是围绕实验的什么方面写的?第二个部分,这是写实验的具体——过程。最后一部分呢?
(设计意图:以问卷星方式呈现学生预学的结果,进行反馈点拨。这样能既能进行初学预热,又准确地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2、引出实验结论,随文识字:“超常”(百度汉语)
师:谁能为大家读一读实验的结论?(指名读)“超常”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生字时,我们可以查阅工具书,可以问老师,也还可以在网上利用百度汉语进行查阅,下面我们借助百度汉语一起来学习“超”的字义。
(设计意图:利用百度汉语这一软件教学,学习形式新颖,音形义全方位掌握,学习生字快速高效。)
3、梳理课文脉络,引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师:孩子们,法布尔,是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科普作家呢,这篇文章就是按照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论的顺序来写的。为了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文结构进行整理,请看。这样是不是一目了然呢?
(设计意图:此次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文写作脉络的梳理呈现,清晰明了,为学生后文研读实验过程做铺垫。)
四、抓关键词,梳理实验过程
1、过渡
师:那法布尔到底是怎样开展这次实验的呢?想知道吗?(生:想)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2段!PPT:第二段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PPT:默读要求找出关键的实验步骤,圈出其中的关键字词。
2、学生自由默读,圈画实验步骤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法布尔做这个实验的步骤。那他第一步是做什么?
生:捉了一些蜜蜂 (PPT句子“捉了一些蜜蜂)(师相机指导提炼:这里面最关键的字是什么?)——捉( PPT圈“捉”师贴字卡)(师评价:你真厉害,简单的几个字就把意思说清楚了。)
师:那第二步呢?
生:把它们放到纸袋里。(PPT句子)(师引导:哦,把它们放到纸袋里,概括成一个词)——放( 圈“捉”,师贴字卡)
师:放入纸袋后,第三步是什么?
生: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师引导:等什么?)等蜜蜂。(PPT句子)( PPT圈“等”,师贴字卡)(师评价:原来作者还找了个小帮手呢!)
师:那作者接下来干了什么?
生: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PPT句子)(师引导:哪个词比较关键?)走——走四公里。( PPT圈“走”,师贴字卡)
师:同学们的语言越来越精炼了,真不错!法布尔走完四公里,下一步是?
生:(PPT句子)做了白色记号(师引导:我们再简单一点,做——记号) PPT圈“做”,师贴字卡
师:最后一步是什么?
生:(PPT句子)放蜜蜂 ( PPT圈“放”,师贴字卡)
3、师生互读,读出过程
师:孩子们,我们刚刚找出了法布尔实验步骤的句子,并且圈画了其中的关键字词。(手指板书)你们看,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特点?(生:都是动词)对的,通过它们,我们就清楚地知道了法布尔师如何做实验的。所以,抓关键词句PPT“抓住关键词句”也是一种理解课文的好方法呢。你们学会了吗?
现在,方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合作,再来读一读这个过程,老师读红色的字,你们读蓝色的字,准备好了吗?
师: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生: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生: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生:等着),自己带着蜜蜂,——(生:走了四里路),打开——(生:纸袋),在它们身上——(生:做了白色记号),然后——(生:放了出来。)
4、学生借助提示再读
①同桌互读
师:哇,孩子们,咱们第一次合作,就这么默契!老师太喜欢你们了!那现在,请你们借助这些动词(手指板书:动词)和提示PPT:第二段 再来读一读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吧。请你们读给同桌听,相互比一比,看谁表达更流畅,开始吧!
②指名读(学生说一个,PPT出示一个答案)
师:好,谁愿意来试一试?或者你想推荐你的同桌,也可以!(师评价:哇,你一字不漏,准确无误,真是太厉害了!/)谁愿意挑战他,再来试试?(师评价:表达的真流畅,真是一个比一个强!)
③齐读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设计意图:借助关键词梳理实验步骤,了解法布尔的整个实验过程,为后文体会法布尔用词的准确做铺垫。)
5、小结:
师:同学们真不错!看,在介绍实验过程的时候法布尔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呀!那被法布尔放飞的蜜蜂是一帆风顺的飞回了家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