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鹿角和鹿腿
教学目标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2.回顾《陶罐和铁罐》,互文阅读《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北风与太阳》了解内容,粗知寓意;
3.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4.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体会语言、神态等词语。
难点:尝试续编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猜谜游戏:
同学们,课前咱们先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吗?老师说寓言故事中的关键词,你们说寓言故事的名字。(板书:寓言故事)
出示课件:农夫 庄稼 兔子 《守株待兔》
狼洞 羊圈 《亡羊补牢》
河 船舷 宝剑 《刻舟求剑》
2.图片展示,引出“对比”
师:把这些差别很大的东西放在一起,给他形成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会让人觉得更加的有趣,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板书:对比)
师:那么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我们的教学现场有鲜明的对比吗?(生汇报)
二、新知探究
(一)聚焦课内,精讲“对比”
1.回顾课文
(出示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
是的,他们就是咱们刚学过的一则寓言——《陶罐和铁罐》中的主人公。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推进故事情节展开,揭示寓言的寓意的?
学生说出——对比,师引导:是的,那寓言中都有哪些对比呢?
(生汇报,有哪些对比。)
师板书:人物 特点 结果
3.总结方法
浏览寓言,找出对比借助对比,得出寓意。
(二)拓展练习,找“对比”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更多的寓言故事中,去寻找更多的对比,并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启发。
出示学习要求:
1. 请同学们运用扫读或跳读的形式阅读二单元的三篇文章《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北风和太阳》。
2. 各小组从中选择一篇文章合作学习找出“对比”,思考寓意,完成阅读记录卡。
合作共研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阅读卡:
寓言故事
对象
性格特点
结果
寓意
2.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归纳。
(三)从读到写,用“对比”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运用对比,创编寓言故事。这不,老师准备了两个寓言故事,可是只写了开头。
1.出示要求:请选择一个开头,用上“对比”创编寓言故事。
故事一:《蜜蜂和蚂蚁》......
故事二:《橡树和芦苇》......
2.学生创编,展示成果。
三、课后达标
1.继续创编上面的故事。
2.好书推荐《 拉—封丹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四、学后反思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对象 特点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