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2 07:5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基础练:
1.下图是英军随军画师绘的《1860年中国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武装侵略中国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  )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北京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的清朝皇帝是(  )
A.乾隆帝 B.嘉庆帝
C.道光帝 D.咸丰帝
3.右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圓明園—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  )
A.1840年 B.1842年 C.1856年 D.1860年
4.某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一个条约有以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个条约应该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中国人称之为“库页岛”。“库页岛”这个名称只能留在中华儿女屈辱的记忆中。清政府被迫割让该岛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天津条约》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趁火打劫,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  )
A.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8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12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阅读下表内容并判断: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战争的国家 英国 英国、法国
发动战争的目的 打开中国的大门,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主要影响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都发生于19世纪中期。(  )
(2)这两次战争的发动者都是英国和法国。(  )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北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
(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提升练:
8.《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要中国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
A.割占中国香港岛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在中国设立工厂 D.抢劫北京城
9.“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复兴之路》解说词)这里的“危机”是指(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
10.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这里的“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1.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12. 如图是被大火焚烧后留下的建筑遗址,造成这一历史罪证的强盗是(  )
A.英、法 B.德、意 C.日、俄 D.西班牙、葡萄牙
13.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有两个国家出兵参战侵略中国 ②侵略军进攻路线大体都是从南向北 ③侵略军都占领了北京 ④都签订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片“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15.“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望厦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
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
到的。
——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 “果园的主人”指谁 “果子”指什么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 为什么
(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5)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核心练:
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的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基础练:
1-5 CDDCB 6C
7.
答案:(1)C (2)B (3)A (4)C (5)A
提升练:
8-12 BACBA 13C 14C 15A
16.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清政府。列强在华的特权和利益。
(3)不会。它的目的是取得清政府(即“果园的主人”)的好感,谋求在华更大利益(即“获得果子”),坐收渔人之利,而非为中国(即“果园”)着想。
(4)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练:
1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