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1简单机械(填空、探究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2022·浙江·一模)麻糍是一道传统美食。如图,师傅手握大锤,高高举起,然后落下,糯米团在不断的捶打下变得更有韧性,而后成为好吃的麻糍。
(1)捣麻糍第一步:师傅手握大锤,高高举起。此时可以把大锤和木柄看作杠杆,把师傅下方手的握点看成支点O,请判断此杠杆的类型为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2)捣麻糍第二步:大锤在最高点,然后落下(未接触麻糍)。在下落过程中大锤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______。
2.(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气弹射装置。气缸内蒸气体积膨胀能推动活塞向右运动,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内达到起飞速度。
(1)牵引索与蒸气活塞之间的两个滑轮为___________滑轮;
(2)活塞向右运动时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 (选填 “静摩擦、“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
3.(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如图是北京冬奥会比赛的部分场景。
(1)左图是冰球运动比赛。冰球运动员手拿冰球杆打击冰球,此时冰球杆相当于一根___________杠杠(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右图是冰壶比赛。。运动员要不停地“擦地板”,这个过程叫做“刷冰”,刷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使冰面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造成冰面熔化,在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分离来减小摩擦力。
4.(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如图甲是一种落地式海报架, 图乙是海报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若视海报架为杠杆,水平向右的风将其吹倒的瞬间,支点是___________(选填“B”或“C”),请在图乙中画出此时重力G的力臂l2___________;
(2)若要使海报架抵抗更大的风力,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_。
5.(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如图是一款健身拉力器原理图。斜面的倾角为30°,重500N的物体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小衢通过定滑轮拉着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1m的过程中(此过程弹簧一直处于被拉伸状态),小衢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500J,克服弹簧拉力做功为150J,则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______J;物体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忽略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
6.(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斜面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力F把一重为600N的物体从光滑斜面底部匀速推到顶部(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已知斜面长L=3m,高h=l.5m,则力F=___________N。
(2)请通过分析推理说明当光滑斜面高度不变、倾角增大时,匀速推动同一物体时所用力F的变化情况。( )
7.(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二模)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已知拉力F为8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动滑轮重为___________N,3s 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J。
8.(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生活中利用杠杆的事例很多,某同学分别用图示甲、乙两种方法扛着同一物体行走,感觉物体放的位置不同,效果不一样,体会到杠杆使用大有学问。请你分析: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___________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_____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利用了___________滑轮来提升重物,若重物重为100N,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___________N。
10.(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一模)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图2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式图: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由图2可知,该杠杆属于________杠杆。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________。
二、探究题
11.(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一个“电子秤”,不同组员设计了如图甲、乙不同的“电子秤”的结构简图 其原理为:将待测物体放到托盘上,力敏电阻受到压力时其电阻就会发生改变,电流表的示数也就会发生改变,再从已标注相应质量值的电流表刻度盘上读出待测物体的质量 其中电源电压U为12伏,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欧,R是力敏电阻,其阻值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图乙中AB是以O为支点的杠杆,AO=3厘米,BO=15 厘米,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A端会给力敏电阻5牛向上的压力
(1)往甲的托盘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待测物体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请你计算出乙的测量范围;( )
(3)在甲中,若要用电压表替换电流表,重新设计“电子秤”,其要求为:电压表的示数随着托盘中物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请你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 )
12.(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科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
(1)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应该将细线向___________ (选填 “左”或“右”)移动。。
(2)调节水平平衡后,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做了几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表中。小科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小江认为这个结论不能反映普遍规律,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小江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次数 动力F1/N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l1/m 阻力F2/N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l2/m
1 0.2 0.04 0.4 0.02
2 0.2 0.04 0.1 0.08
3 0.2 0.05 0.3 0.05
(3)铅笔水平平衡后,小科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如图丁),则铅笔_______。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水平平衡
13.(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科先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每个钩码50g),在杠杆右边B处用弹簧测力竖直向下拉,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__N 时杠杆便会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14.(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时,在10s内绳子自由端被匀速拉下6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120N,求:
(1)在此过程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F的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5.(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小明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2: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3: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物块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相关的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斜面倾角 30 30 30 30 35 40
斜面的表面材料 木板 毛巾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物块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25 1.45 2.50 3.75 1.35 1.48
得出结论:分析上述数据,斜面的省力情况与___________有关;
拓展交流:已知实验中,斜面长均为1.2m、第1次实验中斜面高为0.6m,则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16.(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某实践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量程为20g,最小刻度为1g的杆秤(如图)。
【制作步骤】
①做秤杆:选取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在木棒左端选择两点依次标上“A”、“B”;
②挂秤盘:取一个小纸杯,剪去上部四分之三,系上细绳,固定在秤杆的“A”处;
③系秤纽:在秤杆的“B”处系上绳子;
④标零线:将5g的砝码系上细绳制成秤砣,挂到秤纽的右边,手提秤纽,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0”;
⑤定刻度。
【交流评价】
(1)步骤④在该位置标零线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已知秤杆的刻度是均匀的,这种均匀的刻度是如何标定的呢?请你简要描述秤杆刻度标定的方案___________;
(3)使用一段时间后,若秤砣磨损,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选填“偏小”或“不变”或“偏大”)。
参考答案:
1. 费力 动能
【详解】(1)[1]把师傅下方手的握点看成支点O,手握位置为动力作用点,锤头的重力为阻力,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2)[2]大锤在最高点,然后落下,大锤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大锤的重力势能减小,大锤的速度增大,所以大锤的动能增大,所以大锤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2. 定 滑动
【详解】(1)[1]根据图片知道,牵引索与蒸气活塞之间的两个滑轮固定不动,为定滑轮。
(2)[2]活塞在气缸内壁表面滑动,所以,产生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3. 费力 做功
【详解】(1)[1]根据图片可知,使用冰球杆击打冰球时,阻力作用在杆的尖端,动力作用在中间的手上,而顶端的手为杠杆的支点。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相当于费力杠杆。
(2)[2]运动员要不停地“擦地板”,这个过程叫做“刷冰”,刷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冰面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造成冰面熔化,在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分离来减小摩擦力。
4. C 增大∠BAC的角度或在支架上增加物重(合理即可)
【详解】(1)[1][2]根据图乙可知,水平向右的风将海报架吹倒时,其它的点都在运动,只有点C固定不动,则此时支点为C,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将重力作用线延长,从支点C作重力作用线的垂线,从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重力的力臂l2,如下图所示:
(2)[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①当风力和重力不变时,要使海报架不易吹倒,就必须增大重力的力臂,而减小风力的力臂,即增大∠BAC的角度。
②如果风力,阻力臂和动力臂都不变,那么可以增大海报架的重力,即在支架上增加物重。
5. 250 100
【详解】[1][2]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1m,则斜面的高度
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
克服摩檫力做功为
W额=W总-W1-W有用=500J-250J-150J=100J
物块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
6. 300N 见解析
【详解】(1)[1]推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600N×1.5m=900J
推力做的总功
W总=FL
由于物体从光滑斜面底部匀速推到顶部,所以
由此解得
F=300N
(2)[2]由于不计摩擦,所以
FL=Gh
当物体重力G和斜面高度h不变、斜面倾角增大即L减小时,所用力F增大。
7. A 40 300
【详解】[1]由甲图可知,动滑轮被3段绳子拉着,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三倍,故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A。
[2]动滑轮的重力为
[3]由图可知,3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5m,则有用功为
8. 小于 小于
【详解】[1]把肩膀看成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减小,动力减小,所以甲图动力小。
[2]肩膀承担动力和阻力,阻力不变,甲图,动力小,肩膀承担的力小、受到的压力小。
9. 动 60
【详解】[1]由图可知,当人向上拉绳子时,滑轮随着物体一块向上运动,滑轮是动滑轮。
[2]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
10. 省力 变短
【详解】试题分析: (1)由图2可知,OB>O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该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2)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变短。
考点: 杠杆平衡条件
11. 变大 0-0.4千克
【详解】(1)[1]往甲的托盘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待测物体时,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则它的电阻减小,根据“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
(2)[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从丙图可知当
时,力敏电阻受到压力为25牛,又因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A端会给力敏电阻5牛向上的压力,因被测物体给力敏电阻增加的压力为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
可知
由上式可得
即待测物体受到的最大重力为4N,
图乙电子秤的测量范围为0-0.4kg。
(3)[3]若要用电压表替换电流表,重新设计“电子秤”,其要求为:电压表的示数随着托盘中物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已知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故当物体质量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得此时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故由此可知电压表应该与R0并联,电路图如下
12. 左 见解析 B
【详解】(1)[1]根据甲图可知,铅笔的左端下沉,则左端较重,为了减小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则细线应该向左移动。
(2)[2]小江认为这个结论不能反映普遍规律,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小江接下来的操作是:用弹簧测力计斜拉住杠杆一侧的细线,使杠杆平衡;测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记录相关数据。
(3)[3]铅笔水平平衡后,小科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则左端铅笔的重力保持不变,但是力臂却减小了,则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铅笔的右端下沉,故选B。
13. 见解析 1.5 见解析
【详解】(1)[1]实验中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2]杠杆一格长度是L,一个钩码的重力
G=mg=0.05kg×10N/kg=0.5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4×0.5N×3L=F2×4L
F2=1.5N
(3)[3]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拉力的力臂减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增大。
14.(1)600J;(2)72W;(3)83.3%。
【详解】解:(1)物体上升的高度
在此过程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的功
拉力F的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1)在此过程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600J;
(2)拉力F的功率为72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15. 斜面倾角、斜面的表面材料 80
【详解】[1]由表中数据1、2可知,当斜面倾角θ和物块重G一定时,斜面的表面材料越光滑,斜面越省力;
由表中数据1、3、4可知,当斜面倾角θ和斜面的表面材料一定时,物体的重力变为原来的几倍,拉力会变为原来的几倍,即沿斜面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由此可知,斜面省力情况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无关;
由表中数据1、5、6可知,当斜面的表面材料和物块重G一定时,斜面倾角θ越小,斜面越省力。综上所述,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角θ和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与物块重G无关。
[2]斜面做的有用功
W有=Gh=2N×0.6m=1.2J
斜面做的总功
W总=Fs=1.25N×1.2m=1.5J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
16. 避免秤杆自重(除秤砣外)对实验的影响 见解析 偏大
【详解】(1)[1]B点是支点,当在秤盘上没有放置物体时,秤砣挂在“0”点与杆秤自重平衡,所以步骤④标零线的目的是避免杆秤自身重力对称量的干扰。
(2)[2]先在秤盘上放20g砝码(或物体),移动秤砣直至秤杆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20,再将0~20之间分为20等份,依次标上相应刻度。
(3)[3]使用一段时间后,若秤砣磨损,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由图可知,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右边的力减小,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右边力臂增大,所以测量的质量会偏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