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声音的知识及其应用,你认为科学合理的是( )
A.声音由物体运动产生的
B.摩托车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2.运载三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已成功返航。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在风和日丽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空其中的空气, 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表明( )
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波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D.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5.生活中处处有声,看似简单的声现象背后蕴含着很多奥秘,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分散,清晰听到人体内发出的声音,说明听诊器能提高声音的音调
B.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罩内闹钟铃声变小,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发声且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D.在无风的环境中,扬声器旁边的蜡烛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6.下列物体和现象中,正在产生声音的是( )
A.未敲击的音叉 B.拨动绷紧的吉他弦
C.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D.静止放在桌面上的杯子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B.水面下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声音能够在水中传播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8.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鸟鸣声最快 D.一样快
9.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切能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只要发声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③振动停止了,声音能继续传播 ④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我国将在2025年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B.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二、填空与作图题
1.“鼓声悠扬天地间,鼓槌敲打不间断”。鼓声是鼓面的 产生的;用力敲击鼓面,鼓声会更大,说明响度与 有关;在太空中敲击鼓面 (填“仍能”或“不能”)产生声音。
2.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一位同学在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将耳朵贴近管口,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由 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响声是由 传来的。
3.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 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
(3题) (4题) (5题)
4.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画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盲人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该导盲杖说明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5.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7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超声测位仪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这种仪器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6.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三、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是课本“自我评价与作业”中的实验,小明用这个实验装置可以做很多与声音有关的实验,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硬泡沫小球,如图甲所示,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这是探究声音是由 产生的;
(2)通过橡皮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甲所示,比较两次小球的运动情况,这是探究声音 与 的关系;
(3)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再将另一个完全相同音叉靠近这个音叉但不接触,如图乙所示。用橡皮槌敲击音叉,观察硬泡沫小球的运动情况,这个实验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2.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发声体:音叉、闹钟;
②把 (填“音叉”或“闹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上方,然后 ,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钟声的距离/m 2.1 2.8 3.7 5.2 1.2
③依次将各种材料盖在闹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
(2)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3)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材料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4)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你认为 (填“蓬松多孔”或“平整光滑”)的材料隔声效果好。
四、综合题
1.小明面对悬崖大喊一声,经过4s听到第一次回声;
(1)求:小明与该悬崖相距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利用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为什么?
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的声波,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 (填“会”或“不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3)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的特点。
(4)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5)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的生物是____(填字母)。
A.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答案
一、1.B 2.D 3.C 4.C 5.C 6.B 7.B 8.D 9.C 10.B
二、1.振动;振幅;仍能 2.钢管;空气 3.反射;响度;空气
4.振动;信息 5.液体;10;不能
6.解:如图所示:
三、1.(1)物体振动 (2)响度;振幅 (3)能;能量
2.(1)闹钟;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嘀嗒声 (2)小 (3)袜子 (4)蓬松多孔
四、1.(1)解:声音到达悬崖的时间
答:小明与该悬崖相距
(2)答:不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亮与地球之间有真空
2.(1)20000;不能 (2)会 (3)较强穿透力 (4)信息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