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氮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
1. 实验室无需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
A. 浓硝酸 B. 硝酸银 C. 氯水 D. 浓盐酸
2. 常温下可以被浓硝酸溶解的金属是( )
A. 铝 B. 铂 C. 铜 D. 铁
3. 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 测定密度 B. 放入硝酸中 C. 放入盐酸中 D. 观察外观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可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和稀硝酸
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做喷泉实验 所有的氮氧化物均易溶于水
铵盐受热分解一定都会产生氨气
可用淀粉试纸鉴别红棕色的蒸气和气体
A. B. C. D.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管壁出现小水珠
B. 常温常压下,将等体积的和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很快褪色
C. 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它的消毒能力比强
D. 久置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浓硝酸分解生成的溶于浓硝酸
6. 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 )
A. B. C. D.
7. 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将红热的丝伸入如上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的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催化氧化的产物中有
C. 加热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具有热不稳定性
D. 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内有存在
8.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原理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氨气可作喷泉实验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B. 氨气可与氯化氢反应是因为氨气有还原性
C. 实验室制取氨气用和固体混合物是因为铵盐易溶于水
D. 液氨用作制冷剂是因为的热不稳定性
9. 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氮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经催化氧化生成 B. 为红棕色,可转化为
C. 密闭体系中,存在 D. 的溶液与反应可生成或
10.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铵盐都可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B. 浓硝酸不论与铜或碳反应,均体现其强氧化性
C. 硝酸是一种黄色、具有一定挥发性的酸,保存时不可用橡胶塞
D.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和混合气体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支持燃烧
11. 室温下,某兴趣小组在通风橱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试管中开始无明显现象,逐渐有微小气泡生成,反应越来越剧烈,液面上方出现浅红粽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试管中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之后向绿色溶液中持续通入,溶液变为蓝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中浅红棕色气体为,是硝酸被还原生成的
B. 等质量的完全溶解时,试管中消耗的更多
C. 换成之后重复实验,依然是试管中反应更剧烈
D. 试管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有
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宋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 瓷器主要原料是
梦溪笔谈中“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 磁石主要成分是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 焰硝是指
本草纲目中记载石碱条:“彼人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 石碱条主要成分是
A. B. C. D.
13. 将分别通入无氧、有氧的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中,探究体系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记录
变化
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 溶液无氧中无白色沉淀、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 溶液无氧中有白色沉淀、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所示溶液降低的原因:
B. 曲线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
C. 与曲线、、对比,可知曲线所表示的过程中是氧化价硫的主要微粒
D. 依据该实验预测的溶液无氧也可以氧化价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14. 用氢氟酸在玻璃上雕刻花纹,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参加反应的质量为,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________,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被还原的与未被还原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自然界固氮,可将少量转化为等氮肥,转化途径如下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转化为,列举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将二氧化氮和的氧气混合同一试管中,将试管口倒插于水中,充分反应,若无气体剩余,、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氧气有剩余,则、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
15. 汽车尾气主要含有、、、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能形成酸雨,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尾气中的、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被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已知:,。同温同压下,恰好将和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则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16.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标准状况下,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溶液吸收尾气( )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通入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
在实验室里,和均可用排水法收集( )
能够与人体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
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和(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
17. 向质量为的和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至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和分别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产物中的物质的量。
18. 同温同压下将 和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装满水的量筒,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则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可能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硝酸银见光或受热分解,;氯水中见光分解,导致氯水的变质。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解答】
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用作制冷剂,故正确;
可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但不能装稀硝酸,故错误;
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够使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气压差,所以能够形成喷泉实验,故正确;
难溶于水,故错误;
铵盐受热分解,分解产物与铵盐种类、分解温度有关,不一定生成氨气,如硝酸铵受热分解可以生成氮气,故错误;
溴蒸气和气体都可氧化生成碘单质,都可使淀粉试纸变蓝色,不能检验,应用水或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故错误。
故选A。
5.【答案】
【解析】A.碳酸氢铵加热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看到管壁出现小水珠,A正确:
B.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的和完全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两种强酸,品红溶液不褪色,B错误;
C.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单位物质的量的得电子能力是的倍,故消毒能力比强,C正确;
D.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溶于浓硝酸,使其呈黄色,D正确。
6.【答案】
【解析】常见有颜色的气体为卤素单质、二氧化氮等,以此解答该题。
、、都为无色气体,为红棕色、有毒气体,故选C。
7.【答案】
【解答】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的压强迅速减小,水充满试管,故A正确;
B.挥发的氨气在红热的铂丝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遇氧气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所以瓶口出现红棕色气体,故B错误;
C.加热碳酸氢铵,固体逐渐减少,有液滴产生,说明有水生成,所以可以说明碳酸氢铵受热不稳定,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水,故C正确;
D.氨气在红热的铂丝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遇氧气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锥形瓶内有存在,故D正确。
故选B。
8.【答案】
【解答】
A.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大量溶于水使容器内外形成压强差,能形成喷泉,故A正确;
B.氨气可与氯化氢反应是因为氨气是碱性气体,故B错误;
C.实验室制取氨气用和固体混合物主要是利用强碱制弱碱,故C错误;
D.液氨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热,故D错误。
9.【答案】
【解答】
A.根据图像,为,为,可经催化氧化生成,说法正确;
B.为,为无色气体,与氧气反应可转化为,即,说法错误;
C.价的含氮氧化物有、,密闭体系中,存在,说法正确;
D.为硝酸,与稀硝酸溶液反应生成,与浓硝酸反应生成,说法正确。
10.【答案】
【解析】A.所有的铵盐都可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故A正确;
B.浓硝酸不论与铜或碳反应,都将其氧化到最高价,均体现其强氧化性,故B正确;
C.硝酸是一种无色、具有一定挥发性的酸,由于其具有氧化性,所以保存时不可用橡胶塞,故C错误;
D.空气中和的体积比为,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和混合气体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支持燃烧,故D正确。
11.【答案】
【解析】试管中浅红棕色气体为和的混合物,与稀硝酸反应,硝酸被还原为,部分遇到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为红棕色的,项错误;
等质量的完全溶解时,因稀硝酸被还原为,的化合价由降到,而浓硝酸被还原为,的化合价由降到,故试管中消耗的较少,项错误;
换成之后重复实验,遇浓硝酸发生钝化,试管中无明显变化,项错误;
试管中持续通入氮气后,可以把溶液中溶解的带走,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说明试管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中的不同,与其中溶解的有关,项正确。
12.【答案】
【解答】
A.瓷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是二氧化硅,A错误;
B.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不是,有磁性,、无磁性,B错误;
C.焰硝指的是,C错误;
D.植物燃烧后产生草木灰,其中的主要成分是,D正确;
答案选D。
13.【答案】
【解析】曲线表示在无氧环境下,氯化钡溶液变化较小,说明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溶液降低的原因是,项正确;
曲线所示溶液明显降低,且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将价硫氧化为价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项正确;
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在有氧环境下,变化几乎相同,所以不能说明曲线所表示的过程中是氧化的主要微粒,项错误;
的溶液在无氧环境下可以氧化二氧化硫,依据该实验预测的溶液无氧环境也可以氧化,项正确。
14.【答案】
小;
吸水性;浓
;或;;
;;;;
;
【解析】用氢氟酸在玻璃上雕刻花纹,原理是氢氟酸和二氧化硅反应: ;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利用石灰乳和氯气取漂白粉,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浓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吸水性;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浓;
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参加反应的质量为,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其体积为。铜为,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离子方程式,被还原的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的化学方程式为:、。将转化为,可以利用、、与硝酸反应;
根据,、体积比为时完全吸收,将二氧化氮和的氧气混合同一试管中,将试管口倒插于水中,充分反应,若无气体剩余,、满足关系式;若氧气有剩余,则、满足关系式 。
15.【答案】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与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任填两种即可
【解答】
一氧化碳来自于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来自于与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任填两种即可;
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
汽车尾气中的、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被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体积为,则体积为,据得失电子相等,则有:,,则二氧化氮为,所以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之比是。
16.【答案】
17.【答案】稀,;
生物物质的量,由可知铜的物质的量为,则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氧化铜质量,物质的量为,根据铜原子守恒产物中的物质的量为。
【解答】
和分别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物物质的量,由可知铜的物质的量为,则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氧化铜质量,物质的量为,根据铜原子守恒产物中的物质的量为。
18.【答案】解:和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反应:,最后剩余的气体可能为,也可能是气体,气体缩小的体积为:,
若剩余气体为氧气,设参加反应消耗的氧气为,则消耗的为,即:,解得:,则氧气的总量为:,;
若剩余气体为气体,则有,说明过量的为,反应消耗的气体总体积为,设反应消耗的氧气为,则消耗的为,则有:,,即此时氧气为,原来的的总量,
答: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可能、或、。
【解答】
先判断剩余的气体的成分,若为氧气,然后根据计算,求出参加此反应的和,最后相加得到原来的氧气,若剩余气体为,说明过量,先根据求出过量的,然后根据求出参加此反应的和,最后相加得到原来的的体积,据此进行解答。和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反应:,最后剩余的气体可能为,也可能是气体,气体缩小的体积为:,
若剩余气体为氧气,设参加反应消耗的氧气为,则消耗的为,即:,解得:,则氧气的总量为:,;
若剩余气体为气体,则有,说明过量的为,反应消耗的气体总体积为,设反应消耗的氧气为,则消耗的为,则有:,,即此时氧气为,原来的的总量,
答: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可能、或、。
第1页,共1页